乡巴佬鸡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9章 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文化最古老,最有标志性的符号。弘扬“中国精神”,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做的是把中国的汉字写好。

汉字与中华文明

中国汉字具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他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人伟大的创造和发明也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耐心以传承和立于世界民族之灵的最重要的载体,他不公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还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历史的贡献。汉字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有了汉字就有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记载,就有了中国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这是历史上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在世界上所有的文字中,只有汉字的书写具有艺术性,因为汉字富有“造型性”的特点,而书写的工具又是毛笔,中国书法艺术成为世界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被公认为中国艺术的最高代表。

写字与人品

古人云:字如其人。“书,心画也”(杨雄《法语》)。古人强调,书法要有骨气而不可有“市气”、“腐气”、“江湖气”“酒肉气”等。书法艺术到位了一定程度,书家作品所涌现的是文化积淀,是书家个人的学识,气质,精神与境界的统一体。唐代章怀瑾在《文字论》中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书法可以表现人格,思想,感情。汉字的横平竖直,上下包容,左右礼让,中正平和,极像一个端端正正的人,大大方方,亭亭玉立。

心正笔正。唐出了许多书法名家,如初唐时期的欧朝阳询、盛唐时期的颜真卿,晚唐时期的柳公权。柳公权不仅字写的好,人品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有一次,柳公权在写字,穆宗皇帝问:“你的字怎么写的这么好呢,能告诉我书法的秘诀吗?”柳公权毫不犹豫的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法出自内心,只有心地正直才能写出好字来,这就是柳公权写字的“法”。

字因人贵,中国人历来讲究书品和人品的统一,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书法作品都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古代著名书法家们的爱国情操,民族气节,高尚品格都在书法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东坡的《苏州寒食帖》,这三种法帖可以说是中国人格最典范的体现,后人把三种法帖称为天下第一、二、三行书。庄浪近代书法家李毓香、张宗裕、王自通、焦克敏,因书法艺术著名被后人尊为“庄浪四老”,也是作品与人品结合,每一个庄浪人不惜代价收藏他们的书法作品。

写字与书法教育

中国书法数千年的历史,在给予我们不胜枚举的佳作的国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书法教育经验。2013年时,国家教育部制定出台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意见明确要求中小学生学习和掌握硬笔,毛笔,书法,汉字的基本技法,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对不断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操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