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报刊资料主要通过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校图书馆及数字图书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亚裔研究中心,旧金山唐人街图书馆,《世界日报》(洛杉矶分社)等报社图书馆及数字资料库等获取和收集,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本分析法、文本比较法与文献分析法。
(一)文本分析法
文本分析法是本研究揭示中美关系与美国华人身份、文化认同关系的主要方法。媒介文本分析法既可以是以定量为主的“内容分析”,也可以是非定量的语言学、文化批判、符号学分析。非定量文本分析是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微观、细化”研读来揭示文本深层次、引申意义的构建以及意义背后的社会性构建、权利分配、话语权等。由于定量的内容分析法不能揭示所分析的文本内容与生产该文本内容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之间的必然关系,本研究旨在通过华人报刊文本,来探寻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关系与华人文化认同取向之间的影响关系,所以主要采用非定量文本分析法,即通过分类、仔细研读文本语句、措辞等以揭示特定历史时期华人文化认同的表现与取向。对于非定量性媒介文本分析法,西方的“文化研究”往往将媒介文本与“差异群体”“他者”等文化研究相联系。西方社会中的移民群体、旅居群体都属于“他者”“差异群体”,而媒介所塑造的群体往往构成该群体在社会体系中自我“认同”的重要标准和尺度。 换言之,媒介文本对社会不同群体的认同或身份具有构建与再现功能。在国家关系发展变化的宏观社会背景下,美国华人报刊文本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美国华人文化认同的取向变化。
按照“二战”前后至“9·11”事件之前中美关系变化的四个时期,本研究分别选择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独立性和影响力的美国华人报刊:《华美周报》、《世界日报》(旧金山)(又称《民言日报》)、《太平洋周报》、《世界日报》及《星岛日报》。文本内容的选取主要基于所选报刊报道的两大叙事框架:一是美国华人同中国、美国及美国主流社会之间关系的报道,二是美国华人对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的态度及取向报道。
(二)文本对比法
除了文本分析方法外,本研究还采纳了文本对比法,包括国家关系变化前后的报刊文本比较——20世纪40年代前后《华美周报》与《华美周刊》的文本比较、中美关系变化期内的同一报刊文本比较——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世界日报》(旧金山)前后期文本比较,也有中美关系变化期内不同报刊文本比较——20世纪50年代中美关系对抗时期《世界日报》(洛杉矶)与《太平洋周报》的文本比较、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波动时期《星岛日报》与《纽约时报》对“李文和事件”及华人群体身份认同构建的文本比较。
(三)文献分析法
由于研究历史跨度较大,而文本内容收集的局限性,通过占有大量相关研究文献并对其分析是对一手材料研究的有力补充。因此,本书也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通过对中美关系变化各个时期相关所选报刊的专著、学术论文、期刊文献等研究和归纳,以进一步揭示中美关系变化对华人身份、文化认同的影响。此外,通过书籍、杂志、传记等文献分析,本研究在国家关系发展变化报道、美国华人报刊发展史等内容的阐述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
二、研究阶段划分
陶文钊、何兴强所著《中美关系史》(2009)认为,自1942年至2001年跨度60年的历史中,中美关系发展经历了四个起伏变化的突出时期,包括两个友好时期和两个对抗时期。本研究即以此划分作为依据,系统分析了这时期的各自代表性时段(1942—1945年、1949—1953年、20世纪70—80年代及20世纪90年代—2001年)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华人报刊文本,如《华美周刊》《华美周报》《世界日报》《太平洋周报》《星岛日报》等。
三、本书基本结构
本书由绪论及六章构成。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意义与创新、文献综述、概念定义及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第一章对美国华人报刊从1942—2001年期间的发展进行概述与介绍。第二章至第五章则通过对代表性华人报刊的系统梳理,分析1942—2001年期间,美国华人文化认同的具体构建取向及华人报刊如何再现华人文化认同的变化。
第二章主要研究20世纪40年代前、40年代中期美国华人的文化认同构建。本章由三节组成,第一节论述20世纪40年代影响美国华人身份认同的三大影响因素:媒介认同、法律身份、经济地位。第二节则分析20世纪40年代以前美国华人的文化认同状况。通过对《华美周刊》等华人报刊的文本及相关文献分析,笔者发现这一时期的美国华人文化认同主要表现为“落叶归根”“文化隔离”模式。然而,伴随着第二代华人在美国社会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文化同化思潮倾向也开始在部分华人中萌芽与发展。第三节是本章的重点,通过对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华人报纸《华美周报》的文本分析,并将《华美周报》与20世纪40年代前的华人报刊《华美周刊》的文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结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华人文化认同环境较为宽松,倾向践行祖籍国文化与移居国文化的“融合”认同模式,其文化身份具有“双重认同”的特点。
第三章依次研究1949—1953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抗美援朝战争前,中美对抗关系背景下,美国华人的文化认同构建。本章分为二节。第一节论述这一时期美国华人文化认同的危机,包括华人的认同焦虑、美国主流媒体对华人意识形态化身份构建等。第二节通过对《世界日报》(旧金山)、《太平洋周报》的文本分析,并将这两份报刊同《华美周报》作文本对比分析,揭示在国家关系对抗历史背景下,华人无法实现“落叶归根”而被迫选择“落地生根”。“落地生根”的文化认同在实践过程中,表现为截然不同的认同模式:一部分华人在保留、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并接纳美国本土文化,形成了“文化融合”认同模式;另一部分华人则割断与祖籍国文化之间的联系,完全同化于美国社会,形成了“文化同化”认同模式。
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开启了1942年以来中美关系的第二个友好时期。第四章主要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即中美关系正常化背景下,美国华人文化认同的构建。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这一时期论述尼克松访华、中美建立友好关系的背景对整个20世纪70—90年代美国华人文化认同的影响与意义。第二节论述美国华人青年一代通过开启到祖籍国中国的“寻根之旅”对自身文化认同进行修正来证明国家关系正常化对美国华人文化认同的影响。第三节在概述20世纪6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前美国华人文化认同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世界日报》(旧金山)的文本分析及相关文献分析,揭示了在认同环境宽松、开放与多元的背景下,美国华人逐渐构建起以民族情感认同为基础的“中华文化认同”。
第五章研究20世纪90年代美国华人文化认同的构建。本章同样由两节构成。第一节详述了在这一时期中美关系波动的背景下在美国社会涌现的“排华”“反华”及“百人会民意调查”事件等认同构建环境里,美国华人的文化认同困惑。第二节,通过华人报刊《星岛日报》及美国主流报刊《纽约时报》有关“李文和事件”报道的文本对比分析,揭示了国家关系波动导致美国华人在被主流社会刻板化为“永久外国人”背景下的文化认同焦虑。
第六章为总结。基于1942—2001年的报刊文本分析结果,在中美关系变化时期的四个重要转折时段,系统分析了美国华人文化认同所发生的变化与规律。在国家关系和谐时期,美国华人报刊呈现出美国华人身份、文化认同环境较为宽松,其文化认同以“融合”模式为主,即保留、维持自身族群传统文化特性的同时,也融入美国社会与文化,甚至可以构建“双重文化认同”。然而,当国家关系表现为敌意、对抗时,华人报刊折射出美国华人的文化认同构建具有一定的极端性和复杂性。一方面,美国华人被迫在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及民族认同之间作身份割裂和分离过程中,会表现出复杂性。另一方面,在国家关系波动背景下,美国华人文化认同还表现出极端化倾向,即竭力向美国政府和社会证实或表明其忠实于美国、坚决同化于美国文化与社会的认同取向。这种极端性、复杂性的文化及身份认同取向,很好地证实了华人迫于国家关系变化而产生的认同焦虑与困惑。根据研究结论,本书末尾围绕“华人认同自觉”,对全球华人文化认同构建的启示及解决方案提出见解与看法,并对海外华人报刊发展及其研究的拓展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