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中医食疗学发展简史

一、远古至周代

远古时期,人类在生存与繁衍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出许多既可饱腹充饥,又能治疗疾病的食物,并将食物中具有显著治疗作用者分离出来,称为药物,故有“药食同源”之说。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火的应用是人类的一大进步,由生食到熟食,缩短了食物消化的过程,减少了胃肠道疾病;扩大了食物的范围,使人们能够得到更多的营养素,增强了体质,促进了智力的发展,还治愈了许多疾病。

殷商时代,宰相伊尹著有《汤液经》一书,记录了采用烹调技术制药疗疾的过程。《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伊尹与商汤谈及:“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其“阳朴之姜,招摇之桂”不仅阐述了烹调技艺,还指出姜、桂既是食物,又是药物,不仅为调味佳品,还可辛温发散风寒、宣通阳气、温胃止呕。酒的使用在古代已相当广泛,少量饮用可通经活血,兴奋精神,并作为烹饪食物调味之用。《山海经》一书中,载有药品110余种,其中不少既是食物,也是药物。在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食物类药品占四分之一,如乳汁、蜜、猪脂、牛脂、食盐等,书中所载50余种疾病,有一半左右可行食疗。

周代,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各行各业的分工也较细。据《周礼·天官》记载,医生又称医工,分为4种,即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食医的任务是根据当时帝王的身体状况,随时调配膳食,选用珍禽异兽、鲜果时蔬,与各种滋补药物一起,烹饪制成色香味俱美的佳肴,供帝王食用。而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可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这说明用五味与五谷从饮食方面治疗疾病,是当时治病的首选方法,可见古人对食疗的重视程度。另外,周朝还设有检查监督饮食卫生的“内饔”官职,“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以确保饮食清洁卫生,对中医食疗学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二、秦汉时代

《黄帝内经》为食疗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指出了饮食过量或偏嗜可以致病,如《素问·痹论》谓之“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食物的五味对人的生理病理均有一定的影响。《素问·宣明五气》指出:“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灵枢·五味论》说:“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灵枢·五味》:“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同时强调食物必须要合理调和,配伍恰当,食物的选用与五脏相应,亦常以五味分类,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灵枢·五味》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另外,在药治与食疗的关系上,指出食疗更倾向于调养,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黄帝内经》共载有13首治疗方剂,其中食疗方占6首。

战国至秦汉时期,人们对应用食疗有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包括食疗配伍规律、饮食禁忌以及中药联合治疗等。如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和食物,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石榴、核桃、胡瓜、苜蓿、芫荽、西瓜、无花果等食物,马援又从交趾带回薏苡仁种子,大大增加了食物的品种,促进了食疗的发展。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神农皇帝食禁》说明,先秦时期人们极其重视饮食宜忌,并且总结出一些中医食疗规律。《神农本草经》中收录了中药365种,其中食物多达50种,上品中有酸枣、葡萄、大枣、海蛤等22种,中品中有干姜、海藻、败酱、赤小豆、黍米、粟米、龙眼、蟹等19种,下品中也有9种食物,并记录了这些食物的功效。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所述食疗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确定食疗的原则,即辨证择食、辨证配膳,书中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对食疗的具体运用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二是选用不少食疗方剂,如桂枝汤、百合鸡子黄汤、当归生姜羊肉汤、蜜煎导方、猪肺汤等;三是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食禁问题,如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的五脏病食禁,并指出应注意食物相克。此外,在《伤寒杂病论》中专列“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讨论了“食禁”的问题。

三、晋唐时代

东汉末年三国分裂的局面结束以后,晋王朝建立,直至隋唐,政治渐趋稳定,经济繁荣,食疗学呈现了较快的发展。东晋张湛撰《养生要集》。南北朝时期,刘休著有《食方》。隋以前有关食疗的专书有27种,但多已失传。隋以后,食疗颇受人们的重视。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食疗应用不仅广泛,而且记载有不少具有较高科学价值的内容。他在“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方”中指出:“取好豉一升……以好酒三斗渍之,三宿可饮,随人多少,欲预防不必待时,便与酒煮豉服之……”同时书中还载有3个“食禁”专篇,即卷七中之“治食中诸毒方”“治防避饮食诸毒方”“治卒饮酒大醉诸病方”。

南北朝陶弘景撰写《本草经集注》,将《神农本草经》上中下三品的药物分类,发展为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即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以及有名未用药七大类,其中米食、果、菜、虫兽类药就有195种,增加了不少常用食物,如大麦、昆布、海藻等。

唐代的中医食疗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孙思邈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已有“食治”专篇,明确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他把食疗作为治疗疾病的首选方法,详细介绍了谷、肉、果、菜等食物的治病作用,提出了“以脏补脏”的原则。如用动物肝(羊肝、牛肝)治疗夜盲症,用赤小豆、黑豆、大豆等治疗脚气病,用谷皮(椿树皮)煮粥,常食以预防脚气,并将能否正确应用食疗治病作为衡量医者技术良莠的重要标准之一。孟诜在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食治》的基础上,广搜民间之所传、医家之所创,加以己见,著成《食疗本草》,为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该书不仅重视食物的营养价值,而且特别重视食物的治疗作用,详细分析了食物的性味、配伍、功效、禁忌等,对食物的加工、烹调皆有阐明。

王焘所撰《外台秘要》记述的6000余首方剂中,食疗方剂不少,有关食疗内容非常丰富,如治寒痢用生姜汁合白蜜,谷皮煮粥防脚气病,治咳嗽时忌食生葱、蒜,治痔疮时忌饮酒及生冷等。

昝殷著《食医心鉴》,本书以食治为主,共列15类食方。

南唐陈士良收集神农、陶弘景、苏恭、孟诜、陈藏器诸家有关饮食之论,对饮食以类归之,附以食医诸方及四时调养脏腑之法而成《食性本草》十卷,对食疗做了系统的总结,为中医食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宋元时代

宋代用饮食治病防病已很普遍,《太平圣惠方》中,将食疗保健的作用总结为“病时治病,平时养身”,即具有食疗与食养两方面作用,并且列举了多种保健食品,如软食之粥、羹,硬食之索饼,饮料之酒、浆、茶、乳,菜肴之肝、肚,点心之灌藕等,该书所载的食用方和食膳类型对后世食疗学发展影响很大。《圣济总录》记有食治方285个,食膳类型又增加了散、饮、汁、煎、饼、面等。陈达叟著《本心斋蔬食谱》,载蔬食二十谱,别具一格。林洪著《山家清供》,载各种食品102种,不但治病,且赏心悦目,促进食欲。陈直所撰《养老奉亲书》是一本老年疾病治疗保健学著作,内载老年食疗方剂162首,对老年人的食疗贡献甚大。

到了元代,中医学在食疗方面有了相当大的发展。饮膳太医忽思慧著《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它超越了食疗的旧概念,从营养的观点出发,认为病后服药不如在未病前注意营养以预防疾病。“夫安乐之道,在于保养……”《饮膳正要》全书共3卷,它继承了食、养、医结合的传统,对每一种食品都同时注意它的养生和医疗效果。因此,本书所载的基本上都是保健食品,且对所载的各种食品均详述其制作方法、烹调细则。如椒羹面,用川椒3钱、白面4两做面条煮食,治胃弱呕吐不能食;黑牛髓煎,用黑牛髓半斤、生地黄半斤、白沙蜜半斤和匀熬成膏,治肾弱、骨败伤、瘦弱无力等。该书民族特色十分突出,记有西域及少数民族的食品,例如果品中的八檐仁、必思达,料物中的马思答吉、咱夫兰、哈昔泥、回回青等。《饮膳正要》将我国食物本草研究从着重于“食治”推进到着重于“食补”的新阶段,可以说是中医食疗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医食疗学的日趋成熟和高度发展。此外,贾铭《饮食须知》、吴瑞《日用本草》、娄居中《食治通说》、郑樵《食鉴》等,都从不同侧面论述了食疗,对中医食疗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五、明清时代

食疗学的发展到明清时期逐渐成熟,一方面名医辈出,另一方面出现了不少医学名著和食疗专著。

朱橚撰写的《救荒本草》二卷,记载了414种野生食用植物的产地、形态、性味、毒性、食用部位、食用方法等,以备荒年之用。并详细介绍了有毒植物的加工处理方法。

徐春甫编纂的《古今医统大全》,详细记载了药膳的烹制方法,如第九十八卷记载了各种类型的饮食,像酒、醋、酱、茶汤、菜蔬、肉类、鲜果类、酪酥、蜜饯诸果等。吴禄辑的《食品集》是明嘉靖年间的一部食疗专书,分上下两卷,并分谷部、果部、菜部、兽部、禽部、虫鱼部及水部,共计7部,书中附录部分记载了饮食之宜忌。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食疗学方面有突出贡献:一是收集的食物资料丰富;二是保存了不少有关食疗内容的佚文;三是收集了大量的食疗方法,如在“百病主治药”部分“痢”病虚寒证下有秫米、丹黍米、粳米、白扁豆、扁豆花、糯谷、山药、大蒜、生姜、浮麦、麦面、小麦粉,以及蜀椒、胡椒、鲤鱼、鲫鱼、龟甲、乌骨鸡、牛乳、牛肝、羊脂、羊肝、羊肾、猪肝、猪肠等数十种食物。

高濂《遵生八笺》是一部养生学专著,在食养部记有汤类32种、粥类35种,书中强调了食疗养生保健的原则。

龚廷贤著《寿世保元》,着重阐述了饮食失节的危害性。他指出:“在谷肉果菜中,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则不伤其正。或有伤于食,必先问其人。”

食疗学的理论和实践在清代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对于食疗学内容的认识也渐趋完善。如康熙年间沈李龙所编纂的《食物本草会纂》,可谓广辑群书,书中精选了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食治》、孟诜《食疗本草》至清代的食疗内容,全书共12卷,自卷一至卷十将食物分为水部、火部、谷部、菜部、果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等。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总结的五汁饮、牛乳饮等食疗方在急性热病中得到广泛应用。王孟英撰写的《随息居饮食谱》一书,专论食疗,是一部指导食疗的专著,在序中他指出:“颐生无元妙,节其饮食而已。食而不知其味,已为素餐;若饱食无教,则近于禽兽。”

章穆的《调疾饮食辩》将食疗方按功用分为发表方、温中方、行气方等56种,费伯雄的《费氏食养三种》则将食疗方按风、寒、暑、湿、燥、气、血、痰、虚进行了分类,便于临床应用时寻找。其他尚有叶盛辑的《古今治验食物单方》、文晟辑的《本草饮食谱》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回顾这一时期食疗学的发展,可以看出它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可以说《本草纲目》就是食疗学科形成的代表性著作,它以“药食同源”为根据,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念出发,详细地记述了食物的效用。同时,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的问世,进一步说明辨证论治在食疗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也标志着明清时期食疗学已经走向了成熟。

六、近现代

近现代,在前人丰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食疗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已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反映出食疗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已经成熟。

近年来,关于食疗学著作大量出版,食疗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医药学家、营养烹饪工作者都投身于食疗的科学研究,使中医食疗进一步科学化、现代化。叶橘泉的《叶橘泉食物中药与便方》,窦国祥的《饮食治疗指南》,钱伯文、孟仲法等的《中国食疗学》,施奠邦的《中医食疗营养学》,翁维健的《中医饮食营养学》,倪世美的《中医食疗学》等,都对中医营养理论、保健膳食的制作,以及各种疾病的饮食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