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战略引擎:新型研发机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机构类型多样

“十三五”以来,科技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高度重视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先后制定新型研发机构的认定管理办法,发布支持措施,陆续开展认定工作。2019年9月9日,科技部发布《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新型研发机构是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可依法注册为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如图1-3所示,截至2020年4月,从组织属性上看,各省市报送的新型研发机构严格按照《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的组织属性要求设立。其中,企业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占比为57.80%,比事业单位类型(占比27.30%)和民办非企业法人类型(14.60%)的新型研发机构之和还要多。

图1-2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空间分布

图1-3 新型研发机构法人类型构成

如图1-4所示,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结构以多元主体为主,其中政府主导、企业主导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占多数。举办单位为2家的新型研发机构占比为36.80%,举办单位为3家的新型研发机构占比为21.70%,举办单位为4家的新型研发机构占比为8.10%,举办单位为5家的新型研发机构占比为11.70%。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的目标使命和功能侧重也各不相同,有侧重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型研发机构,有以应用研发为核心开展研发转化孵化活动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有完全以盈利为目标的新型研发机构。

图1-4 新型研发机构举办单位数目

如图1-5所示,近70%的新型研发机构注重机构管理制度现代化,分别以理事会或董事会的形式管理运营。其中40.60%的新型研发机构以董事会形式管理运营,28.80%的新型研发机构以理事会形式管理运营,未建立理事会或董事会的新型研发机构占比为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