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164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5章 东林

袁枢说道:“史可法说的,权贵侵占盐利,是对。但那是国初,不是现在,大明历代盐政改革,从叶淇,到几十年前的袁世振,在盐利上分得最多,并非勋贵,而是盐商。”

“再说明白点,是徽商。”

“至于徽商背后是什么人?”袁枢说道:“我不好说。不过,袁世振这个人,在泰昌元年,被阉党污蔑纵子受贿,但在当今登基后,毕自严推荐复官,却被当今否了。”

“他是什么人?是谁的人?你也该知道了吧。”

刘正已经并非吴下阿蒙了。

最近恶补大明掌故。

所谓阉党,也就是魏忠贤。是什么时候开始起来的,是天启中,天启皇帝登基后。

而泰昌元年,这个时间段也太特殊了。

因为泰昌元年只有四个月。

从八月初一到十二月末。

而泰昌元年这四个月太精彩了。发生太多事情了。半年内,连丧两帝,里面风云诡谲,不知道养活了多少历史学家。

但是魏忠贤在这个时候,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

这个时候,说袁世振下台,是魏忠贤干的,太抬举魏忠贤了。

不客气的说,魏忠贤真已经上位了。这个时候正是各方势力短兵相接,厮杀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心思去动袁世振。

而谁最痛恨魏忠贤?

是崇祯。

崇祯上台之后,对阉党可是下了狠手。

崇祯之初,众正盈朝。东林党人尽皆起复,史可法也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官场,并进入升迁的快车道。

如果袁世振真是被诬陷了。

崇祯绝对不会不起复了。

这就说明,袁世振绝非普通贪官。因为大明的风气,区区贪污算个事,只有贪污不区区,才算一个事。

这里面很多东西,刘正还搞不明白。

但是利益指向,已经很明显了。

“东林?”

“不错,东林。”袁枢说道:“你知道东林是什么吗?”

刘正心中闪过无数念头。

东林是什么?

东林党是什么人?

刘正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

“还请师叔指点。”

“这些话,其实是先父告诉我的。”

“东林本质上是清流。”

“这就要从武宗皇帝说起。”

“武宗皇帝驾崩之后,皇位空悬四十多天,杨廷和在这其间,掌控天下,成为大明第一个权臣:名为首辅,实乃丞相。”

“世宗皇帝登基之后,为了掀翻杨廷和,搞起了大礼仪。虽然得偿所愿,但程朱理学已经完了。”

“国朝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尽在今日。”

“杨慎这一句太对了。一场大礼仪后,大明忠臣都死了一半。”

程朱理学那一套,非常僵化,但本质上,是维护皇权的。

但被世宗皇帝硬生生打崩了。

礼法的神圣性,荡然无存。

皇帝的神圣性,又如何存在?

皇帝没有神圣性,就不是天子了。

“世宗修道,让天下人战战兢兢。但越是战战兢兢,反噬也就越大。”

谁又来填补这个?确定大明皇帝至尊无上。

世宗皇帝入宫修道,固然自己想修仙,本质上,也是真要当神仙。

神仙皇帝,才能与天子相匹敌。

“世宗仙逝。留下来一个烂摊子。”

“程朱理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被挺杖给打死了。皇帝将天下人当做家奴,但天下人不是家奴。新帝登基,朝廷大政,何去何从总要有个说法。”

“徐华亭上位,提出口号:‘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

“威福,政务暂且不提,何为公论?清流。”

“以公论代替礼教。”

“天下大事,以天下人公论是为是。”

“听起来不错。”

“但天下真有公论?”

“无非是操纵公论?”

“而言官在朝廷势重,盖因言官是公论之喉舌。”

“以言官制衡大臣,攻击政敌。以言官能够进退大臣,每一个首辅下台,都是言官先行。”

“蔚然成风,党争之烈,由此而成。”

“徐阶,高拱,张叔大,在的时候,尚能压制言官。”

“这个时代,所谓公论,无非是首辅之论,朝廷之论。借言官之后说出来。”

“而张叔大死后,大明另外一半忠臣也死了大半。”

死在嘉靖梃杖下,大多是真信奉儒家的君臣父子的。

张居正,为朝廷做事,死后如此凄惨。

天下但凡聪明人都知道,不会谋国胜过谋身了。

“但是张叔大之后,神宗亲政,削内阁之权,容不得强势首辅。但首辅一弱,言官清流就强了。”

“也就真有公论这个东西了,为言官清流所掌控。”

“朝廷言是,公论为非。”

“朝廷言非,公论为是。”

“神宗时内阁,就变成了风箱里的老鼠,被皇帝与公论两头堵。哪一个首辅都坐不稳。”

“清流欲上位,那就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今日弹劾首辅,明日弹劾皇帝,所谓酒色财气疏。”

“至于神宗殆政,朝廷缺员七八,天下人更以清流为是。而东林不过是清流一支而已。声威日盛,众心归附,一夜之间,清流就是东林,东林就是清流。”

“东林本质就是文社。论文章上下。”

“东林论文章是为是,东林论文章非为非,如此一来,科举就为东林所掌控,一篇文章,东林说好,天下皆说好,而考官不取,那就是考官不公。”

“天下人,为了功名,无不亲近东林。”

“从文章朝政本为一体。”

明代虽行八股,但风气开放,所写之文章,有非常多的政论,论朝政之是非,指摘大臣。

“于是,进退大臣,指谁为贼,谁就是贼,指谁为忠,谁就是忠。”

“天下以东林为是,朝中为非。”

“不得不承认,东林是有正人君子的。但是东林的毛病,从来就都很明显。”

“满口议论,口诵圣人之言,有舌绽莲花之能。真要做事的时候,一个个比一个拉胯,因为公论而登高位,他们知道事情该怎么做吗?因为公论而爆得大名,海内敬仰,盛名所累。最怕被公论反噬。做事情的事情一定想要公论满意。”

“一个想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人,如何能做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