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公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38章 坏事传千里

古人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太子府,以及宰相府,众多大臣对林耀祖的讨论并不影响林耀祖呼呼大睡,他压根不在乎这些人如何看待自己,部分自己人已经绑定,跟自己关系计极佳,任何时候都会无条件地站在自己这一边。

部分人则是作为盟友,会在不损害自己太多利益的前提下跟自己利益交换,为自己说话。

还有一部分人才是将林耀祖当做是敌人的少数群体。

事实上,任何时期的朝堂内讧,都是一部分声音大的跟另一部分人干架,大多数人不参与,只吃瓜。

现在林耀祖要走,一部分人兴高采烈,另一部分则是酸了。被针对还能全身而退,还要负责更多事务,实际权力,跟隐形的声望都增加不少。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而是大事。

这意味着朝廷,皇帝都拿林耀祖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林耀祖回到江南。也就是说,江南人的好日子很快就到了!

朝廷管束不了江南,需要容忍江南,江南的官员,以及士绅们都能活在阳光底下,不需要继续藏头露尾。

自从当年老宰相被杀,牵连大量江南官员,原本在夺嫡当中出了大力的江南士绅损失惨重,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

随后几次清洗,都波及江南。

直到林耀祖出生之前,两广发生的叛乱让朝廷损失惨重,这才有了随后的瓶颈时期。

这也让年轻气盛,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皇帝李成宏失去了进取之心。

现在朝廷对林耀祖没办法,江南将会有更多人靠拢林耀祖,跟林耀祖休戚与共,成为同盟。

哪怕这些人对林耀祖颇为不满,不支持改革。但在现实面前,他们却是愿意捏着鼻子支持林耀祖。

林耀祖是改革,而非是要大家的命,这一点他们的看得很清楚,也知道自己该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林耀祖随后几天仍旧在京师忙碌,跟宰相李若甫勾兑,将几个西南的官职拿到手之后,这才准备南下。

这个时候,消息已经发酵。

政治生物们对林耀祖的重视比之前多了几分,他们真心觉得林耀祖牛逼。敢跟皇帝叫板的人,过去不是没有,但坟头草已经三尺高了。

现在也就是皇帝年纪大了,才会收敛。

政治生物们不知道的是,皇帝并非是年纪大了才收敛,而是大金现在形势大不如前,他不希望在出现一次大规模的叛乱,让大金撑不下去。

突厥人,女真人,以及西南土司不断叛乱,现在大金上下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看大金的笑话,想要看看有没有机会改朝换代。

而林耀祖,以及高端的政治生物们早早就知道了皇帝的色厉胆薄。

现在就算皇帝的命令还是能送到地方上去,地方官员也不敢对地方士绅动手。人家是土皇帝,逼急了,人家立马造反。

宰相李若甫更是沉默许久,都想要给女儿找一个不错的人嫁出去,自己就一个女儿,跟林耀祖希望不大了。

这一次朝廷试探无用,碰到的都是软钉子,根本没有触及到林耀祖的根本。

就算朝廷调遣官员南下,将淮西官员全都撤换也没用,也改变不了局势。

最后皇帝还得捏着鼻子认栽,不得不将林耀祖放回去。无论是让林耀祖去西南,还是辽东的提议,都失败了。

他想要压制一下林耀祖,让林耀祖多在地方上一段时间,等他成熟起来之后,在一步步往上爬。

林耀祖压不住了!

......

京师南边的码头上船只如云,此处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从此处向南顺风顺水五日就能抵达杭州。

不过这是日夜兼程,若只是白天的话,还得慢一点,要十日。

即便如此,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南下速度也是惊人的。

林耀祖哪怕是知道这一条航道会随着时间推移,被海运逐渐取代,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后是想要再度让京杭大运河通航,都不容易。

但在眼下,海运生机勃勃,但还未到真正崛起的地步。

而运河运输虽然有种种麻烦,但却是这时代的命脉,若是运河运输断绝的话,不出一个月时间,大金就会自上而下崩溃下。京师以及北方的广袤土地能够健康发展下去,靠的就是来自与南方的海量物资。

单单是京师的人口,这就不是本地能养活的。

更别说大量军队所需,以及整个北方的需求。

这些需求是天文数字。

老百姓或许没钱买东西,也买不起东西,但权贵却不会收敛,他们的生活就是花钱,买买买。

一旦没有新鲜的货物运来,权贵们抱怨还可以解决,百姓的抱怨就只能用战争作为终结。

吃不饱饭的老百姓是会杀人的!

于是,林耀祖决定加大力度,他吩咐身边的秦婉儿道:“运输更多的粮食来京师,让百姓能吃饱肚子。”

“运输更多?本地粮食太多的话,只怕是会影响粮价,到时候商贾不赚钱的。咱们要是运输的话,每一船都是亏本的。”

“亏本?”

林耀祖笑了,亏本这次词汇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了:“这是政治任务,是不会亏本的。”

秦婉儿站在林耀祖身侧,并没有注意到林耀祖脸上带着几分冷意的笑容。

便宜的粮食好吃,但会打压本地百姓的种地积极性,也会让京师以及周边人口增加。

老百姓花费更少的钱,就可以吃饱肚子,京师这样的首善之地,自然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

但同样,一旦江南运输到京师的粮食减少,京师粮价就会暴增。到时候京师就会出现粮食问题,吃不饱的老百姓会闹事。

江南士绅无数,但这些人从未动过自己的脑子,用合情合理的方式控制北方,让北方不敢乱动。

粮食问题只是其一,各色的货物运输中断减少都可以让京师立马出现骚动。

而朝廷对此毫无应对办法,甚至朝廷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意识到京师的经济脆弱不堪,这不是行政力量,军队能够解决的问题。

就算朝廷想办法从南方调集粮食,也得问问江南的士大夫老爷们愿不愿意。

他们从中使坏的话,绝对不会有一粒粮食运输到京师。

而这就是林耀祖的底气所在。

皇帝是天下人的君父,但自己一旦控制粮食,拿自己也是天下人的君父,甚至皇帝今晚吃糠还是喝粥,都是自己说了算。

自己控制的是大金上下,皇帝控制的是自己自娱自乐的皇宫内部,那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