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春风学堂别夫子
顾青到了春风学堂。
这会儿,丁夫子正在给学生上课。
吴显、徐杰等人没能考过府试,还打算继续在春风学堂读书,等待明年再去参加府试。
而这一次,随着顾青一起前往应天府参加府试,也有着很大的收获。
第一点,是顾青带着他们一起了解了应天府,知道了很多以前从未曾在书上学到的知识。
以及,百姓们对于政务的看法,以自身的需求出发,对于大明朝廷国策的理解等。
第二点,就是胆识了。
顾青遇事而不慌,处事而不惊,这种稳若泰山的心性,也使得他们十分佩服。
并且也开始学着顾青的处世为人。
其实对于吴显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郎来说,也确实是正在养成心性的年龄。
都说三岁看小、五岁看老。
然而,真正心性养成的阶段,其实也就是他们在参加科举考试的这段路程中,就慢慢地养成了。
而大部分人都有一个慕强的心态。
顾青连中两次案首,已然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强者,成为了他们的榜样。
这不,回到了县城,就直接来了春风学堂,继续上课,一点儿也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
顾青和顾老三在学堂后院那边等着。
书童丁度给他们沏了一壶茶,又拿出了瓜子什么的,好生地招待着。
等到了丁夫子下了课。
顾青才连忙上前,躬身道:“夫子,学生回来了。”
丁夫子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嗯。”
随后便对顾老三说道:“顾三哥儿稍等一会儿,我和顾青说几句话。”
顾老三连忙道:“我,我们不急。”
丁夫子点头,示意顾青跟着他一起去了他的书房。
“你能考取县案首,在我的意料之中,而县案首只要是不犯错,便能过府试。”
“却没有想到,你能考取府案首。”
“这一年多,你的认真,我也看在眼中,却又感觉到了,你能考取府案首,也不仅仅是认真二字。”
“同龄人之中,我也很少见到有你这般稳重的学生。”
顾青回道:“夫子,可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
丁夫子其实并不是非要深究顾青为何只是读了一年书,就能够考取县案首、府案首。
他也见到过,天赋比顾青还要高的学子。
“或许吧。”丁夫子接受了顾青的解释,又问道,“你此后可有什么打算?”
顾青回道:“夫子,应天府知府汪大人在府试结束之后,曾相召学生问话。”
“学生蒙得汪大人赏识,有言想要引荐学生去崇正书院。”
这事儿,他也已经和萧元冈说过。
萧元冈自然是一百个支持,并且也有言,要是有什么困难,直接找他,他能帮忙便帮忙。
对于他们这些同样是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然后成为了大明官员的人来说,只要是德操还行的,见到了顾青这种学生,那都有心想要扶持一下。
而顾青若是能够进入崇正书院读书,在三年后的院试之中,再一次取得好成绩。
那也是江浦县的佳话。
等到以后,若是顾青还能青云直上,成为了进士,那更不得了。
江浦县为数不多的进士,更是春风学堂走出来的第二位进士,不管是对于江浦县来说,还是对于春风学堂来说,都能够带来非常大的荣誉感。
丁夫子也是愣了一下。
随即长舒了一口气。
“也好。”
“崇正书院乃是应天府最好的书院,你若是能够去崇正书院读书,对于你以后的路而言,也能平坦不少。”
“原本,我是打算推荐你去丁家族学。”
“不过,崇正书院更适合你。”
顾青连中两次案首,如今已经是童生,拥有了参加院试的资格。
而院试才是科举考试的真正四大关的第一关,只有通过了院试,才算是真正走上科举之路。
过了院试,就有了秀才之名。
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丁夫子也有秀才之名,才能成为春风学堂的夫子,若是一个童生,就算是有钱办的起私塾,也收不到几个学生。
而顾青如今过了县试、府试,三年之后参加院试,就需要去拜名师求学。
顾长庚考了这么多年,也没能考过。
并非是他的才学不行,其实他能够过县试、府试这两关,已经是超过了很多学生。
但是,他却又是诸多学生之中非常平庸的一个学生了。
虽为童生,却没能拜得名师。
仅仅是自己单枪匹马去参加院试,自然是会被刷下来。
丁夫子想要让顾青入丁家族学,就是想要让顾青借助丁家的关系,拜名师,学通义。
唯有如此,才能在三年之后的院试之中,考出一个好成绩。
只不过,没有想到的是,顾青竟然得到了汪知府的赏识,被其引荐到了崇正书院。
端的是好福气啊!
丁夫子都有一些羡慕了。
但凡他也能得到这般的赏识,也就不会止步于秀才,这些年也继续参加过科举,却没能更进一步,成为进士。
顾青连忙施礼,回道:“夫子这两年来谆谆教诲,学生铭记在心,若非夫子细心教导,学生也不会有今日之成就。”
这么一回话。
丁夫子也就明白了,顾青选择了崇正书院。
想一想,也觉得此乃人之常情。
拒绝了崇正书院,那就是拒绝了汪知府的赏识,而汪知府贵为应天府知府,拒绝了他,就是自断科举之路。
没有人会蠢到这时候,拒绝汪知府的引荐。
“嗯。”
“以后,若有什么需要,可以来学堂找我。”
“这学堂的书,还有丁家的书,你想要看,随时都能来借阅。”
顾青再一次施礼,说道:“多谢夫子。”
丁夫子让书童丁度送走了顾青和顾老三。
这可不是送出春风学堂就算了。
而是找来了丁家的牛车,专门送顾青、顾老三两人回顾家村。
坐在牛车里面。
顾老三动都不敢动。
他是第一次坐这种带着车舆的牛车。
生怕一个不好,把里面的摆件什么的给弄花了。
顾青则是想着有了汪宗伊的引荐,可以去崇正书院读书,这并不在以前的规划之中。
所以,必须要改一改以前的规划。
若能在崇正书院读书,三年之后的院试,或许就不会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