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7章 水库泄洪
狂风裹挟着暴雨,如猛兽般肆虐着。
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上,溅起层层水花,天地间仿佛被一张巨大的雨幕所笼罩。
宋向阳身上的斗篷和蓑衣,在这磅礴的雨势面前,不仅无法阻挡雨水的侵袭,反而在他忙碌时成了累赘。
他索性一抬手,将它们扯下,扔到一旁。
此时,他正从守夜屋里取出一根长长的木顶,深一脚浅一脚地迈向堤坝。
雨水顺着他的脸颊不断流淌,模糊了他的视线,他只好摸索着来到第三个闸口被堵住的地方。
他双手紧紧握住木顶,使出浑身力气,狠狠地戳向那被杂物堵塞的闸口。
每一下戳动,都伴随着他沉重的呼吸和坚定的眼神。
随着木顶的不断动作,闸口处的水瞬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螺旋状,仿佛一个吞噬一切的漩涡。
那口子在水流的冲击下,越变越大。
宋向阳见状,心中一惊,急忙抽出木顶,身体迅速向后退去。
他深知这漩涡的危险,稍不留神,自己就可能被卷入其中。
来不及多想,他撒腿就往水库下方的沟渠跑去。
雨水在地面上汇聚成湍急的水流,好几次差点将他绊倒。他跑到沟渠边,迅速用渔网和木顶在沟渠中拦住几截。
此时,闸口处的渔网早已被汹涌的水流撕扯得稀巴烂,那巨大的口子,无疑会让许多鱼儿趁机逃脱。
宋向阳全身早已被雨水浸透,裤腿紧紧地裹在腿上,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
他看着沟渠内,已经能清晰地看到有鱼儿在跳跃,心中焦急万分。
他顾不上闸口那边的混乱情形,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最后一截被拦住的地方。
雨水不断地划过他的脸庞,让他的视线变得模糊不清,但他依旧努力地睁大眼睛,试图捕捉每一丝动静。
他抬起头,望向天空,那厚重的乌云如墨般翻涌,丝毫没有散去的迹象,这场雨似乎没有任何停歇的意思。
此时,水库的水位急剧上升,已经吞没了水库上游的一些田地。
两侧的山体在雨水的长期冲刷下,不时有滑坡的泥土和树木滚落至水库,溅起巨大的水花。
宋向阳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盯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只有那狂风暴雨和不断上涨的水位提醒着他,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
直到刘有财急匆匆地赶来,才打破了这份寂静。
刘有财撑着一把小黑伞,在这狂风暴雨中,那把伞显得如此单薄。
风大雨急,他不得不双手紧紧握住伞柄,用尽全身力气掌控着,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
他来到水库边,看了一眼那高悬的水位,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然后一路小跑至宋向阳身边,大声喊道:
“我昨天都把第三个闸口给放开了,是不是给一些渣渣给堵住了?”
“那闸口堆满了杂柴和树枝,应该是上面带下来的,再晚点,这水库都要漫溢了。”宋向阳同样大声回应道,声音被风雨声掩盖了不少,但他的焦急之情却溢于言表。
看着刘有财脸上露出的愧疚神情,宋向阳连忙说道:“不打紧的,我这边已经弄好了几处网子,等雨停了就可以把这些鱼给捞上去。你去帮忙看看鸭棚那边,我还没来得及看那边的情形。”
刘有财看着宋向阳那浑身湿透,如同落汤鸡般的模样,干脆收起小伞,转身又一路小跑去查看鸭棚了。
宋向阳望着他的背影,只见他中途可能是赤脚踩到了石子,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但他没有丝毫停歇,咬着牙继续朝前跑去。
宋向阳收回视线,拿起锄头,用力地挖了挖渔网边上的一些泥沙,将它们堆在渔网周围。
幸好之前对水库进行了清淤,还能沉积一些泥沙,要不然这次这些渔网可能都会被泥沙堵住。
而且,水库排水的沟渠弯弯绕绕,长度有几十米,这也使得泥沙不至于一股脑地直接冲下来。
此前没承包水库的时候,每逢水库泄洪,这沟渠便是孩子们最喜欢来捞鱼的地方。
那时村里管水库的人无心去捞这些游出来的鱼,所以孩子们常常能在这里逮到十几斤重的大草鱼,就连下方的田里,偶尔也能捕获一些漏网之鱼。
宋向阳望着最近的一块大田,那田足足有三四亩,是排水的第一块田,也是之前捡小鱼最多的地方。
他拿着剩下的渔网和锄头,艰难地走到那块田埂上。
他在坝口处停下,用一些茅材将坝口堵住,然后又在上面拦上一层渔网。
这片稻田没有决堤的危险,洪水经过沟渠那么多的弯道后,水势已经减弱,流到这块田的时候,坝口的出水和进水基本持平。
而且这块田蓄水多,泥沙也能在这里沉积,多拦上一层渔网,就能多截住一些逃下来的鱼。
做完这一切,宋向阳直起身子,长舒了一口气。
现在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只能寄希望于这场雨能尽快停下来。
他扛着锄头,沿着沟渠巡视了一番,见刘有财去了许久都没有回来,心中不免有些担心,便也朝着鸭棚走去。
鸭棚建得十分结实,完全能够遮风挡雨。
几百只鸭子蜷缩在一角,羽毛被雨水打湿,它们不停地啄着有些湿润的翅膀,发出“嘎嘎”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对这场暴雨的恐惧。
宋向阳走进鸭棚,用力拧了拧身上的雨水,水珠四溅。
他对着正在忙碌的刘有财说道:“老庚,你现在勾了等下还是会湿,等把上面的杉树皮再盖上一层薄膜纸才行。”
刘有财停下手中的锄头,抬起头回应道:“这稻草都湿了,先弄出来再说,这雨水混合着鸭粪都快成浆糊了,那些鸭子都不愿意待在这里面。”
“行,那你先弄着,我去瓦厂弄些油纸来,你记得清理鸭粪的时候别让那些浊水排进水库了。”宋向阳叮嘱道。
他深知鸭粪中细菌众多,在这大雨天,一旦排入水库,很容易引发污染和疾病。
说完,他转身走出鸭棚,再次踏入那狂风暴雨之中,前往瓦厂拿油纸。
瓦厂那边,已经提前用薄膜纸盖得严严实实,尽管雨势很大,但下面的瓦片却丝毫未受影响。
只是那两个已经挖得有点深的池塘里,两边的排水径一下子排不了太多的雨水,已经积了不少水。
但此刻雨势太大,他一个人也无法处理。
他只是来到溪水边,将用来引水车的坝口薅出一处口子,防止雨水过多把之前好不容易垒起来的坝给冲毁。
之后,他拿着油纸,又匆匆赶回水库。
刘有财已经把鸭舍收拾完毕,经过雨水的一阵冲刷,鸭舍显得格外干净。
两人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将油纸铺好,又找来一些断砖和石头,将油纸的边角压住,防止被风吹起。
鸭棚里的鸭子被雨水冻得瑟瑟发抖,宋向阳见状,又从守夜屋里取来一些干的稻草。
他打着刘有财的那把小伞,在雨中一点点地将稻草运往鸭舍。
每一趟来回,他的身上都被雨水打湿几分,寒风一吹,冷得他直打哆嗦。
两人忙完的时候,身上的衣服已经紧紧地贴在身上,寒冷的感觉从脚底蔓延至全身,他们的嘴唇都冻得有些发乌。
但他们顾不得休息,赶忙把那些鸭子都赶进鸭舍。
此时,鸭子的个头都已经有一两斤了,鸭舍显得有些拥挤。
那些鸭子在鸭舍里“嘎嘎”地叫个不停,不时地拍打着翅膀。
宋向阳和刘有财站在鸭舍外,看着里面拥挤的鸭子,两人商量着还得再建一个鸭舍。
这头一批肉鸭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卖了,到时候再买上新鸭子,不能和那些蛋鸭一起喂养。
这第一批鸭,宋向阳没花太多心思,全是刘有财在精心照顾。
他每天割鱼草的时候,还捞了很多的飃和捡了很多的小田螺来喂鸭子,甚至连自家的青菜都会偶尔抱上几棵过来。
而且,他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那些田里放鸭子。
宋向阳之前也偷偷给了他一份瓦厂的奖金,想着等第一批肉鸭出售的时候,再给他分上一些。
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刘有财现在对鸭子的各种喂养方法已经得心应手,遇到一些小病小灾,也能从容应对。
几十年后,刘有财回老家搞养殖,这段经历无疑成了他宝贵的财富。
不过,最让刘有财开心的,还有另外两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