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滇省临海,大明两洋
朱慈煊接见了这个自称孟族勃固王室后人的苏比亚。
询问一番才清楚其的来历。
早前莽应龙统一洪沙瓦底,并未有效的统治地方。
各地土司侯王独立一方。
莽应里继位穷兵黩武,搞得民不聊生,百姓进入寺院躲避。
平民和小土司投奔大土司。
马都八的孟人逃进暹罗寻求庇护。
勃固王室后人,苏比亚的爷爷趁势于马都八自立,成为马都八侯。
及至五十年前,阿那毕隆重新收复下洪沙,其又不战而降,遂留下部分势力。
洪沙瓦底,是指下洪沙的大金沙江三角洲。
原为孟人的汉达瓦底。
莽瑞体攻克勃固,改其名为洪沙瓦底。
洪沙,意为战胜敌人。
朱慈煊看向苏比亚:
“你虽为我大明过去的旧臣之裔,但孤有言。”
“征勃固大光马都八,立大功者为侯王。”
苏比亚俯身开口:
“奴婢愿意为太子殿下拿下勃固城,以彰大明王威。”
朱慈煊听着苏比亚磕磕绊绊的汉语,问道:
“你有多少兵马?”
苏比亚:“奴婢有两千勇猛战士。”
“但勃固守将,昂山的万夫长阿郎帕是我的妹夫,我愿意为大明劝说此人归顺殿下。”
“勃固王宫为我祖先所建,臣亦知晓一条密道,从未被东吁王室发现。”
朱慈煊看了眼沐天波,后者正看着沐王府的金字红牌陷入惆怅中。
朱慈煊耸了耸肩,看向苏比亚:“你若攻下勃固,可为勃固侯。”
“若孟族各部土司皆愿奉你为王,孤且许你王位。”
在孟族名望深厚,有自信被拥立的苏比亚立即跪下。
叩拜谢恩:
“奴婢定如先祖,效贡大明,秉持忠顺,恪守臣节,世守汉达瓦底,抚缉部众。”
苏比亚即出,联系相熟的部族土司,领兵五千,匆匆奔向勃固城。
等朱慈煊接见完剩下的土司首领,率领大军向勃固进发。
半途中,苏比亚和他妹夫就带着昂山的首级来报。
攻下勃固,沐天波召集孟族各大土司,商讨侯王归属。
在苏比亚手握重兵,血脉传承下,没人反驳其为勃固王。
再立碑册封苏比亚为勃固王。
稍作休整后。
朱慈煊分军为二。
白文选武大定领兵三万东进马都八,他和沐天波带着余众继续南下大光。
大光的洪沙贵族们听到昂山连一天都没扛住。
陷入孟族人的重重包围。
待朱慈煊兵临城下,立即开城投降。
这一天,刚好是永历十四年的最后一天。
汉人的除夕。
苏比亚依照手下汉人的习俗,匆匆布置一番,大摆宴席。
除夕夜宴。
朱慈煊之下,沐天波邓士廉马宝陈安德皆是面上带笑。
平定整个洪沙瓦底。
能作为复国反攻的根基,更关键的是,大明朝廷终于不用再流离播迁。
站稳脚步,再无外敌之忧。
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能征服整个洪沙瓦底,行在无患,如何不让人欣喜。
风上之地各国也是纷纷遣使来到大光,觐见大明。
邓士廉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崇祯年间的京师。
那时虽各地民乱,但大明还是那个万国来朝的华夏大国。
朱慈煊向沐天波敬了一杯酒:“老国公。”
“昔日云滇竟然临海?”
沐天波痛饮一杯:“太子殿下,何止临海。”
“大明开国,乘继蒙元,麓川宣抚司为我云滇内藩。”
“阿瓦、大古剌、底兀剌为我外藩,连天竺的底马撒也时常进贡沐王府和京师。”
“那时商路通畅,常有商人从昆明运货至勃固,贩茶瓷给西洋和天方商人。”
“三宝太监七下西洋,连默伽(麦加)天方之国,西人称呼的阿非利加亦然遣使进贡成祖皇帝。”
滇省临海,大明两洋。
朱慈煊心中自语。
看勃固大光马都八此时的繁盛。
若下洪沙仍旧是华夏领土,何尝不能成为一个小魔都。
在葡萄牙航行世界,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英国后来居上,荷兰马上车夫之前。
海洋是大明的。
大明的舰队驰骋两洋,威服天下。
朱慈煊饮尽杯中酒,当场吟诗: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宴席顿时为之一静。
苏比亚、葡萄牙人米丹不懂汉诗,但见大明群臣都放下酒杯,也赶紧正襟危坐。
邓士廉心中琢磨。
太子殿下送给陛下那首十四年来家国,切身合意。
这首贺知章的太和,也能应承当下。
大明永乐时,不正是万国来朝吗?
二祖列宗护佑太子失魂后英明神武。
四宗……
思宗崇祯,安宗弘光,绍宗隆武。
皇上永历如果死后,庙号也多半是昭宗。
正应四宗顺位于太子。
唐王绍武帝,在位一个多月,算不了正经的大明皇帝。
太子身为神宗万历的曾孙,也是呼应曾孙继绪。
但太子吟这首诗干嘛?
谁是唐明皇?
真准备干掉皇上,继承大位?
朱慈煊开口打断邓士廉的胡思乱想:
“诸卿,唐玄宗,和成祖永乐帝相比如何?”
邓士廉陈安德一时怔住。
他俩能比较吗?
有啥相同之处。
一个杀儿子,一个杀侄子?
“邓阁老,你是进士出身,不谈李隆基的晚节,他开元与天宝之初,如何?”
朱慈煊点了点邓士廉。
邓士廉神情有些古怪,斟酌道:
“唐玄宗前期不谓是中兴之主,再开唐统,四夷臣服,开辟盛世。”
朱慈煊摇摇头:“李隆基灭突骑施、突厥,慑服六诏,逼压吐蕃,兵至河中地,长安西出万里亦是唐土。”
“武功当进历代帝王前十。”
“又轮文治,李杜、孟王,唐诗传至后世,唯宋时仁宗可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盛世又有几人能做到。”
朱慈煊自顾自又倒了一杯酒,举杯望向诸文武:
“天宝之前,李隆基何不是自比唐太宗。”
“但论及文治武功。”
“成祖皇帝亦有永乐大典传世后代,七下西洋,索贡蒙古。”
“汉唐皆言,日月所至,皆为汉土。”
“但唯我大明做到了真正的,日月所至,皆为明土。”
“成祖当为真正的千古一帝,远迈列代先王。”
朱慈煊再次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目光灼灼的看着几位文武。
“努尔哈赤为我明臣,起兵反叛,僭称天命。”
“诸卿莫要懈怠畏惧,当下只不过是安史之乱。”
“天命在孤,孤自为唐代宗唐宪宗,中兴祖业,再创永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