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与战术——升维认知才能降维打击
战略是什么
(1)战略的内涵
早在明朝时,哲学家王阳明就已经对战略的内涵做了精确的解读,战略设计就是“知”,战略执行就是“行”。他曾说过:“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无独有偶,著名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他说:“有效的战略要把行动和思考联系在一起,我们为了行动而思考,我们也为了思考而行动,我们尽力把这些逐渐汇聚起来,这正是战略学习的真正内涵。”
上面是从学术理论的角度为战略的内涵做了解释,对于战略的内涵,一些企业家也站在实际执行的角度发表过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比如,中化集团前董事长宁高宁曾说:“之前有两本小薄书在企业界流行,一本是《谁动了我的奶酪》,让人们认识到奶酪随时消失,在执行时战略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二本是《把信送给加西亚》,告诉人们接受任务时什么也别问,保证完成任务才是好样的,才算有执行力。”
这就把战略的内涵从纯理论的角度转变成了实际场景中的操作方法,战略的内涵要在具体的行动中体现。企业家想要把战略的内涵摸透,就需要多看多听知名企业家发表的与战略相关的观点和看法,这对了解战略的内涵十分有帮助。
(2)战略的原则
战略的原则主要有两点:第一,战略的聚焦点要“少”;第二,战略的起点要“小”。如图1-1所示。
首先,企业在制定战略时不要贪多,而是要尽可能地少,在一个时期内最好少到只有一件事情。做好一件事,比做好几件事更简单,也更容易成功。对企业来说,要集中精力攻一个点,不要盲目多元化。人们很容易把企业未来可以做的或者可能做的事情都当作应该做甚至必须做的事情。但其实不是所有你看到的机会都属于你,决定你的企业成败的可能就是那几件事和那几次关键的决策。
图1-1 战略原则的要点
其次,企业制定战略的起点要做“小”,而非求“大”。不要轻视这个“小”,任何企业在一开始的时候想准确找到那个足够好的“小”其实是件非常难的事情,需要你拥有优秀的商业直觉,甚至是非常好的运气。只有找准焦点,才能把企业的力量发挥出来。而且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地寻找新的突破点。
对于战略的原则,任正非曾提出了“力出一孔”的概念(如图1-2)。“力出一孔”是指选对一个方向,把所有的力量都收敛起来,然后集中向这个点进攻。针对“力出一孔”这个概念,华为总结出三句话,这三句话也代表了华为的战略原则:
第一句,以客户为中心,这个“孔”就是客户。
第二句,以奋斗者为本,搞活内部机制,产生巨大能量,推动公司前进。
第三句,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华为选择对了战略原则,并坚持了下去,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图1-2 对“力出一孔”概念的解析
(3)战略的转折点
战略的转折点,是指企业的根基即将发生变化的那一刻。这个变化有可能意味着企业有机会上升到新的高度,但也有可能标志着企业没落的开端。在这个转折点上,企业做的任何决策都可以引发巨大的效应,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企业在制定相关战略时需要格外慎重,不能任性而为。
(4)战略制定时的常见问题
战略制定时的常见问题主要是:贪多、求快、恋大、不认错。这是企业制定战略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老板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水平,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已经和企业的实际发展脱节,只是一味地求新求快,最终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伤害。
想要解决这几个问题,企业就要统一思想,培养争先和专注的精神。企业成功最需要的,就是拥有看清主航道、驶入主航道、赢在主航道的争先和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