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思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适合于变动的环境

环境变动,是非的标准必然也有所不同,配合着内外环境的变量来判断是非才能合理,如图6-1所示。

例如,当是非难明的时候,最好不要马上判断。稍微缓一下,让大家冷静地了解各种变量,再来裁决。

先立法后行政。在快速变动的环境中,势必因立法赶不上而拖垮行政。公众有某些需要,立法的速度难以配合,最好先以行政命令来解决,才能及时适应。

例如,有法可依,而且在法尚合理的情况下,当然可以依法行政。但是问题已经发生,却查不到法令,或者旧法年久未修,显得十分不合理时,如果坚持依法行政,不是不能解决问题,便是闭着眼睛不管情理,引起不满或抗争。

权利义务说得太明白、太确定,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时候因时因地而制宜,即使原则不变,所采取的应变方式也会变。

例如,因为不喜欢坐汽车,所以才约好一起乘坐飞机出游。不料返程时适逢强烈台风来袭,飞机停航,火车也不通,不得不坐汽车,弄得晕眩难受,好像也无可奈何。

内外部变量很多,不能依法而行的时候,唯有依理判断,做适当的调整,以求合理,才能够顺利解决问题。

图6-1 配合变数以判断是非

例如,原本打算在餐厅吃午饭,现在由于交通拥挤,恐怕来不及赶到目的地,因此临时变为购买盒饭,在途中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