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慈子孝程处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不是善茬

长安县长寿坊。

延兴寺、弘法寺、崇义寺并立,长安县衙也在其中。

十字街北的西面,吴国公府。

两支没开锋的木枪抡得虎虎生风,程处默与尉迟宝琳像两头莽牛,斗得不可开交。

纵然尉迟宝琳更壮一些,武艺、力气却压制不了程处默,让他有些气馁。

两个肩膀撞在一堆,程处默岿然不动,尉迟宝琳却退了两步。

“尉迟大郎,身子虚了啊!莫不是纳了小妾,不知道收敛啊!”

程处默取笑。

尉迟宝琳把木枪扔给部曲,翻了个白眼:“你个中男哪里知道成丁的快活?童子鸡!”

二十一岁成丁,要承担全额租庸调、遴选为府兵,但正经成亲年龄却是男二十、女十五。

像尉迟宝琳这货只纳妾、不娶妻的,还能厚颜自称未婚。

大唐没有三妻四妾的说法,一般是一夫一妻多媵多妾。

只有娶了正妻,才叫成婚了。

跟后世某些朝代有异的是,主人不能勾搭婢女,那叫“奸”。

尉迟宝琳自取一壶虾蟆陵阿婆清酒饮用,让部曲给程处默烹制了五味杂陈的茶汤。

两个人的性子都接近,尉迟宝琳自然知道程处默即便夺情了,依旧恪守酒色之戒。

“三天之后,我入匡道鹰扬府,阿弟年幼,就托尉迟大郎关照了。”

程处默吃了一口茶汤,慢慢说明来意。

尉迟宝琳眸子里露出一丝戾气:“代我多杀几个突厥人。程处亮这里,谁敢给他委屈,我会打上门讨个公道。”

身为长安城顶尖纨绔子弟之一,尉迟宝琳可不是什么善茬,长安祸害里可是有他大名的。

祸害里头,他的排名还在程处默之上。

但尉迟宝琳有个好处,说到做到,从不耍马虎眼。

程处默接着询问:“尉迟宝琳,知道哪里弄得到磷粉吗?”

本朝名医甄权的《药性论》提到了磷粉,可知这东西并不罕见。

当然,磷粉真正广泛运用的地方是冶炼。

可程处默与尉迟宝琳活动的区域多半在长安县,西市里主要是与胡商交易的物种,自然见不到磷粉。

尉迟宝琳得意地饮了口酒:“这就是你年轻了,这种容易着火的东西,怎么可能随便弄到?”

“要是阿耶在,随随便便就能从少府监弄到磷粉,可惜他去当了劳什子襄州都督。”

“我嘛,只能从雍州冶监弄出一箱。”

尉迟敬德性情耿直,房玄龄做的事看不顺眼了,照样直斥其非,所以才被外放去襄州了。

程处默笑了一声。

他要是找阿耶帮忙,应该能弄出磷粉来,就是得应对阿耶的絮叨。

对年轻人来说,阿耶娘的碎碎念就跟唐僧念紧箍咒一般难受。

“八月末你给我带一箱。”程处默毫不见外。

“又要我出钱!”尉迟宝琳嘀咕。

不过,只是说说而已,程处默推崇礼尚往来,就是不给磷粉钱,早晚也能回馈相当的礼物。

狐朋狗友不少,真正能托付的人,却只有尉迟宝琳一人。

“记住了,磷粉可不能密封,会出事的。”尉迟宝琳叮嘱。

同时,这东西还怕水、怕火,麻烦得要死,尉迟宝琳不知道程处默要了干嘛。

懒得想,懒得问。

-----------------

六月二十九日。

程咬金上朝,程处默背起行囊,腰挎横刀,一身粗布衣裳,跟继母崔氏、阿弟程处默告别后,牵着两匹马出府。

一匹战马,得胜钩上挂着一双四棱锏、一石角弓、一胡禄生鈊箭,一匹驮马。

军中有制,十人一伙要自备六匹驮马,没马的地方可以用牛、驴、骡替代。

胡禄是类似箭囊的东西,民间一般一胡禄装二十支箭,军中普遍是装三十支兵箭。

大唐现在的府兵制,程处默感觉像是朝廷跟府兵合伙,把战争当成一项事业。

因为自备马匹及部分兵备的缘故,大唐的府兵家境相对好得多,不是没饭吃了才当兵的。

因为家境好,多数府兵的体力充沛,不存在营养不良。

怀德坊东门站满了长安县官吏,身着绯袍的正五品上长安令杨纂,堵住了程处默的去路。

程处默冷冷地看着杨纂,一言不发。

不得不说,莽牛似的程处默很有压迫感,即便杨纂身边有司法佐、司法史护卫,依旧没有安全感。

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即便杨纂是正五品上京县令,头上同样有无数上官,有无数人他惹不起。

认真说起来,程处默也是他惹不起的半个。

“御武副尉程处默,你三日前在长寿坊的事犯了!长安县公廨走一趟吧!”

杨纂面色紧绷。

程处默认真地看向杨纂:“长安令指的是下官揍你的狗儿子杨守澹呢,还是揍那个巫婆袁氏?”

杨纂怒目而视,牙缝里迸出话来:“那叫犬子!”

程处默诧异了:“犬可不就是狗吗?狗儿子没错嘛。还有那个巫婆袁氏,正在教你的狗儿子谶语。”

“下官记得那巫婆的话:‘山高水长,杨纂为王’。”

杨纂脸都绿了。

程处默最后一句刻意加大了声音,从西市出来的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大巴掌用力地拍到杨纂肩头,程处默差点没把他拍进土里:“治病救人,是我辈该做的事,明府就不要太感激我了。哈哈哈!”

杨纂可以肯定,谶语绝对是程处默捏造出来的,可扣到袁氏身上,竟然恰如其分。

袁氏因为谶语被告到长安县,还是杨纂以“证据不足”为由开释的,他们之间也有一定往来。

这句谶语落到杨纂身上,他这辈子都不可能觊觎三品了。

乌头门下,崔氏身着钿钗礼衣,带着几名部曲走来:“本夫人道是哪个吃了狗胆的,敢坏我家大郎应圣命入鹰扬府的事。”

“正好,本夫人也想去皇城敲一敲登阖鼓,立于肺石下,看看宿国夫人的身份有没有一点颜面。”

告御状敲的鼓叫登阖鼓,告状人需要在一块赤红如猪肺的石块旁边等候天子垂询。

严格按照程序来说,崔氏应该先告到雍州,不满意再告到大理寺,再不满意才告御状。

可是,国夫人的身份,让她能无视这些程序,直接一步到位。

杨纂面如猪肝,一口气堵在胸中,竟不知如何是好。

他就是给程处默添个堵,怎么就变成这模样了?

程处默泼脏水倒是基本操作,问题宿国夫人要告御状,事情闹大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