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岳家
岳老太爷回过神来,清了清嗓,看向岳勤之。
“老二,我已托人去打听到,珩儿离家后便与几位武将家的公子一同去了益州戈阳,如今边塞不宁,镇守朔关的戈阳军又兵微将寡,若不是还有安昌王在益州帮衬着,怕是朔关一带早已被那些坦沙蛮夷部族攻占,陛下早前便已下旨封广信将军陈威为定西大将军,即刻前往益州重振戈阳军,稳固朔关,想必珩儿定是从与他交好的几个武将家公子那里听到消息,便跟着去了益州投了戈阳军。”
岳勤之刚听到戈阳军的字眼便惊讶地站了起来,岳珂倒是依然低头喝茶,一副早已知晓的模样。
不过岳珂的确从没担心过兄长的去向,因为前世差不多就是在不久后的年关时节,她就收到了兄长的家书,所以岳珂早已知晓哥哥岳珩是去了益州从军。
前世自己直到被林芳婉杀害时,兄长都好端端地在戈阳从军,想来也是,林氏在后宅虽还有些手段,可绝不可能把手伸到戈阳军中,所以即使重生回来,岳珂虽思念岳珩,却没有担心过哥哥的安危。
“父亲,是儿子没有管教好珩儿,没想到这个孽子竟敢自己去投军,儿子实在是愧对岳家的列祖列宗。”岳勤之说着便扑通一声跪下,一边抽泣一边连连向岳老太爷磕头。
岳家兄弟三人一向感情深厚,岳大老爷见自己二弟如此模样连忙心疼地去拉,一边拽着岳勤之的胳膊一边宽慰着自己的二弟:“二弟,珩儿一向是咱们岳家小辈里最有出息的孩子,他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他这样做定有他的道理,你千万不要过于自责,父亲不会怪罪于你的。”岳大老爷说完便眼巴巴地瞅着岳老太爷。
岳老太爷仍然神色淡淡道:“老二,我看你这官是越做越回去了,若珩儿去戈阳投军是犯了大错,如今我早已派人去戈阳把他抓回来锁在家中了,还犯得上托人去打点嘛?”
“父亲,您的意思是?”岳二老爷猛然抬头红着眼睛看向父亲。
“咱们岳氏世代得天家庇护,才得了如今的好光景,可大靖最不缺的就是世家门户,咱们岳氏要想在大靖长长久久地繁荣下去,光靠着考功名搏仕途终究是不稳的,文官需要一步步稳扎稳打小心翼翼才能熬出头,一步都不能行差踏错,可武官却不同,大靖在武力上本就薄弱,陛下如今是有意扶持新兴武将,重新振兴我大靖的军事与兵力,重整戈阳军从而讨伐一直在朔关一带作乱的坦沙部族,便是这第一步。我们岳家向来走的是文官之路,我从前倒是没什么其他想法,可没想到珩儿倒是有些男儿热血。”岳老太爷一边说一边似是满足地点着头。
岳勤之浸染官场多年,自是能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可他到底为人父,珩儿又是他与李氏的第一个孩子,若岳珩真能荣耀归来他自是比任何人都高兴,可这行军打仗到底是在刀尖上搏出路,戈阳又是在朔关这种民不聊生的边陲之地,岳珩本就是个金尊玉贵养大的公子,学堂的武夫子也只教授了些防身用的拳脚功夫,难顶大用,若真有什么闪失,他怎么有脸去见李氏。
趁着岳勤之思虑的空挡儿,林芳婉忙出来打岔。
“老爷万不要自责,此事都怪妾身,若非老爷抬举妾身做了这二夫人,珩儿又怎会负气出走呢,这一切都是妾身的错。”说罢便也跟着跪下。
本来听着岳珩从了军又是去了朔关,林芳婉听得心里一阵阵窃喜,她巴不得明天就听到岳珩战死沙场的好消息,可听着听着却发现岳老太爷似是在夸赞岳珩的一片精忠报国之心,林芳婉岂能看着风头朝岳珩偏去,便立刻站了出来,她这一番话,便是想说岳珩并非是为了什么忠君报国,只是与她这个继母斗气出走罢了。
岳勤之还在一边愁眉苦展地幻想着自己的儿子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危险,此时根本听不出林氏话里的意思。
但岳珂却听得明明白白,她自然是听不得林芳婉朝自己哥哥身上泼脏水,于是放下手中的茶盏,没有任何犹豫地起身朝岳老太爷行了个礼便开了口。
“还请祖父体谅我父亲对二哥哥的拳拳爱子之心,但珂儿却认为二哥哥此番并非是一时冲动,也并非是因为父亲立了新夫人负气而走。二哥哥过去便常常同我说起,他心中十分钦佩那些为了大靖国土安稳、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二哥哥此番也是为了实现心中抱负,珂儿也相信二哥哥定能有所作为。况且,若二哥哥此番能搏出些军功来,也算是为岳家闯出了另外一条门道,我们岳家的儿郎今后就不只有考功名这一条路,瑄儿尚且年幼都要每日如此用功,一刻不敢松懈,孙女看这读书登榜实在是辛苦。”说完似是有些同情地望向在岳三老爷怀里如今只有八岁的六公子岳瑄。
岳珂前面的话听得满屋子的人都不自觉收了懒散坐直了些,但最后结尾的俏皮话却又把大家逗得笑了起来,连一向严肃的岳老太爷也嘴角上扬起来。
“老二,我瞧你家小五倒是比你看得明白,你如今是这官当得太顺,竟看不出岳家想在现在的大靖走下去,可不能只是求个稳。不过你也放下心去,珩儿既是我岳家的孩子,我便不会真的放任他不管,我已经派了人到益州去,益州刺史与我有些交情,在益州地界上,他定会照看珩儿的,行了,我还有公务要处理,大家各自散了吧。”岳老太爷说完便挥了挥手,岳大老爷立马上去搀扶着老太爷回书房去了。
岳珂搀起父亲,也准备回二房院子去,岳勤之似还有事想与老太爷商议,便嘱咐了林氏和岳珂几句,扭头跟去了书房。
岳珂自是与林芳婉无话可说的,随意行了个礼就带着丹桂离开了大房院子。
林芳婉却被刚才岳珂的一番话气得不行,又不能表现出来,便只能拉着岳瑾愤愤离开。
岳珂回到二房所在的岳家东苑,并不着急回房,而是朝着哥哥离开前居住的明正堂走去。
岳珩离家前便是住在仰月院东北向的明正堂,两座院子离得很近,从仰月院小东门出去便能通向明正堂的正门。
岳珂进了院子就直奔小东门走去,推开门朝明正堂望去,瞅了片刻便在明正堂门口看到了一个身量矮小的小厮。
这个小厮名叫阿良,是过去跟在岳珩身边近身伺候的。
阿良年约十五岁左右,身量却较同龄人瘦小些,面容倒是生的清秀,远远看去不像个小厮倒像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小公子。
阿良是自幼跟在岳珩身边的,岳珩待他也比普通小厮更亲厚些,岳珂自是知道他的,但哥哥临走时给自己偷偷也留了封信,除了一些嘱咐的家常话之外,便是告诉她阿良其实会些功夫,只是这深宅大院没处施展罢了,岳珂今后若有事需要帮忙便可以去找阿良,阿良能护她一时周全。
前世哥哥也是这么叮嘱她的,可岳珂看过信后便将此事抛到脑后了,那时的岳珂心里只觉得哥哥多事,她一个深闺小姐,真遇到什么事也犯不着去求助一个小厮,被人知道了成什么样子?
可现在岳珂却觉得若在最后一刻,阿良真能在四周护她周全,前世或许便能逃过一劫。
岳珂招呼丹桂去把阿良唤来,没一会儿阿良便低着头跟着丹桂走了过来。
“小的见过五小姐。”阿良请安道。
“阿良,我哥哥离家时可是叮嘱过你什么事?”
“公子叮嘱小的要护好五小姐,五小姐若有吩咐,小的定当竭力去办。”
“很好,我如今确有件顶顶重要的事需要你的帮忙,不过此事不能声张,万不能被人发现,我自是不能出面帮你,遇到麻烦你得自己想办法。”
“小的明白,五小姐尽管吩咐,小的现在就去办。”
“不是现在,是三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