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6章 知心明道求神武,垂钓把竿问得鱼
“这是问我心字诀领悟。”张悟凡心中一下明白。
自夜里梦醒,得了心字诀,他便开始参悟。
虽说只参悟这一会儿,连皮毛都没参悟到,但也颇有启发,让他梳理了一番心迹。
当下不迟疑,即道:“禀祖师,弟子初时亦如悟空师弟这般,只想修得长生逍遥。”
“后来拜入祖师门下,得祖师赐下法名悟凡。”
“祖师赐名之时,言我以凡心入悟,后又教我改定数之心,让我从此中悟我天命、大道。”
“如此种种,弟子此时方得弟子修道之心,长生逍遥固是此心,了断这天地间种种定数,亦是此心。”
祖师抚须笑道:“你倒是个固执的。”
“当知心越大,劫难越广。”
“是什么心都不要紧,能抵住劫难,不为所动便好。”
“弟子谨记祖师教诲。”张悟凡鞠躬感谢,心中欢喜。
祖师这些话,没有说对错,对他进行喝止,说明是他想多了。
这就说明,他佛陀神仙拜圣师的大道能成。
祖师又问了几个师兄的初心,也都无非长生逍遥而已。
随后便罢了课,散了场。
悟空拉住悟凡,笑道:“师兄刚刚说的天命大道,好像很是厉害,不知道师弟我能不能也学学这个?”
悟凡笑了笑,道:“祖师言,道不远人,这便是说大道人人可学可行。”
“那师兄你教教我?”悟空抓了抓腮。
悟凡摇头:“教不了你,我现在都没学到呢。”
“等以后如果我学会了,到时候你要是还有兴趣,那时再教你不迟。”
悟空大喜,“师兄这话,悟空我就记下了,待来时,师兄大道成了,可不许赖账。”
“不赖不赖。”悟凡笑了笑:“大道还远,咱们先去洒扫挑水。”
“走走走。”
说罢,拉着悟空便走了。
杂事办妥,去到静室,张悟凡不禁又想起昨夜梦里的事:“我以为我的开天斧已经练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没想到打一只鸡精,还要龙君帮忙拖着。”
“看来这个武艺,不能自己练把式,还要不断找人实战才行。”
他看了看对面打坐的孙悟空,“猴子的武艺照理说是西游记顶尖,但眼前的猴子还没学过什么武艺,找他实战,没什么道理。”
“还是要找师兄们切磋才行。”
“开天斧是大师兄传我的,大师兄的武艺,肯定够强,等下空了,就找机会找他试试,若他愿意和我切磋,那以后就天天找他。”
“就这么定了。”
主意打定,便也闭上了眼睛,安心调息打坐起来。
下午,忙完了其他,张悟凡便独自找到大师兄广智。
大师兄广智正坐在山上一条不起眼的水渠边,拿着一根竹竿,悬空钓鱼。
“大师兄,今日收成如何?”张悟凡凑近笑问:“莫非是空军?”
他看了看旁边的鱼篓,里面空空如也。
广智也不去看张悟凡,只是淡淡道:“钓鱼钓鱼,重在钓鱼,不在鱼篓。”
“你只看鱼篓空空,却不知我竿下满满。”
张悟凡笑道:“大师兄道法高深,境界非师弟所能及,看不到鱼篓中的鱼,也是正常。”
“只望师兄能多指点指点,好教我也早日能拥有大师兄这般高深境界。”
广智道:“我就知道,你找我,一准不是闲得。”
“都说法不可轻传,你几番来找我,我都轻易与你了,今番却不能再轻易与你了。”
“我正想着,怎么报答大师兄呢!”张悟凡一点不介意,反而十分欢喜:“大师兄你有什么想让我做的,尽管说来,我一定竭尽全力。”
广智道:“不要你竭尽全力,只要你竿下有鱼。”
“你也去旁边取个竹竿,和我坐在这里,咱们一起钓,什么时候钓上鱼了,我就应了你的请。”
“如何?”
张悟凡看了看广智手中连鱼线有没有的竹竿,也不想怎么用一根光秃秃的竹竿钓鱼,就轻松答应,道:“好,这事好办。”
说罢,即起身去旁边折了一根小拇指粗细的七尺青竹,也不折掉上面的枝叶,就直接拿在手里,来到了池边。
道一声“抛出信心满满的一竿”,做了个抛竿的动作,即坐在了广智身边,两眼盯住鱼竿下水渠,不再言语。
姜太公直钩钓鱼,已足传奇,而竿上尚有鱼线鱼钩。
这二人只一根竹竿,莫说鱼钩,就连鱼线都不要,也要钓鱼,当真奇怪。
二人却不觉得奇怪,还钓的有滋有味,兴致勃勃。
若问他们如何能钓得?有诗为答:
渠上垂竿为钓鱼,鱼游我钓各如如。
莫言竿上无钩线,要识心中清水渠。
竿上鱼从钩上得,心中鱼在水中初。
得鱼何必有钩线,已共逍遥游太虚。
张悟凡初时不知其意,只是广智让他钓,他也就钓了,心中也不去想要怎么才算钓上鱼。
他对山中一众师兄,都是全心全意,极虔诚的相信,从不怀疑这些师兄让他做的事,会是什么无稽之事。
这次钓鱼也是一样。
他不想不疑,坐着就干巴巴的看着水渠。
初时还不觉得有什么,渐渐的,就有了一些悠闲的感觉。
但这时,广智没有喊停,说明还没钓上鱼,他便也不着急,坐在那里,还继续钓。
又过了一阵儿,他眼中只有了眼前的水渠,别的事都忘了,不知不觉,就看到一条鱼,在他眼里游来游去,游来游去。
这鱼自在极了。
初时,这鱼还只是在他眼中的水渠里游,渐渐的,他眼中就没了水渠,或者说眼中的一切,除了那条鱼,都成了水渠。
那鱼也从来回前后游,变成了向四面八方,上下左右随意游。
此时,张悟凡的心中,也悠然有了一些明悟。
“鱼不可出于渊,水养鱼,亦限制鱼。”
“万法一水,众生一鱼。”
“执法者执水,治法着治水,众生如鱼处于水中,感执水治水之恩,受其所管所辖之苦。”
“不能自主。”
“此水,佛曰苦海,仙曰红尘,神曰凡俗。”
“皆言其中有种种苦难,道众生痴愚。”
“执法治法者有大法力,而不解此苦难,尽消痴愚,但执法治法,管制众生。”
“此管制,需信仰供奉,有奖惩赏罚,雷霆雨露,虽言恩德,实奴役也。”
“鱼若能自主,有不甘者,将出离水中,宁自绝而破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