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与数字经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4 第三次工业革命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科技的力量,开始大力发展科技。科学与技术的交替发展推动了新的行业的诞生,推动了已有行业的更新迭代,推动了各行各业乃至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抢夺势力范围,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几件具有历史决定性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预示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一是电子管的发明推动了电子时代的到来。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这一创举标志着人类正式迈入电子时代。电子管的诞生,不仅推动了技术应用向更微观的领域迈进,更为后续一系列电子器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早期的电报机、收音机、电视机等设备的广泛应用,无一不受益于电子管的革命性贡献。

二是原子弹的诞生。1939年,德国科学家发现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随后,美国启动了庞大的“曼哈顿计划”,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投向日本,彻底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人类掌握了毁灭性的核力量,也推动了核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后续的核能和平利用奠定了基础。

三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这一里程碑式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计算能力的飞跃。随着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集成电路等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子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升,应用领域日益广泛,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电子计算机是人类有史以来伟大的发明之一,其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代表,全面爆发。原子能的应用推动了核能发电、核医疗等领域的革新;电子计算机技术则引领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推动了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航天技术的突破则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篇章。另外,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领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突破,人类的科学技术研究进入前所未有的境地,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力量显著增强。

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六次再造过程,不仅推进了生产工具和社会各领域的重大变革,也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加速了人类社会的演进与发展,并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经济格局。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加速了全球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繁荣;另一方面,它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关系。在这场科技竞赛中,各国纷纷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期在全球经济版图中占据有利位置。

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社会阶层的深刻变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升级换代,新兴职业不断涌现,传统职业则逐渐衰退甚至消失。这一过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凸显,但同时也为中产阶级等新兴社会阶层的崛起提供了契机。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科技与人文日益融合共生。科技的发展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为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满足,科技与人文的有机结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对于我国而言,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科技革命,更是一次国家崛起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发展,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等举措,逐步构建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我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