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史学边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编辑的话

编辑这本书,是编辑之幸。因为,在编辑的过程中感受着作者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工作认真踏实的态度,对教育全心全意的投入,对学生热切的拳拳爱心,时刻被感染着、感动着。

作者是一位中学历史教师。

作者是一位不到40岁即被评为江西省特级教师的教师。

作者是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作为信条。

他不是史学家,但像史学家一样较真,哪些历史常识有错误,他清清楚楚。比如,这句流传甚广的话“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经他整理分析,才在我的认识里给被误会的胡适先生正了名,更认识到这样的误会是如何造成的。他信奉“悠悠万事,教书为大”,深入地研究教学、研究教材、研究高考,探索出“‘就地取材’史料教学法”,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性并纠正了教材上诸如“陈独秀是秀才”等不少“硬伤”,指出了诸多高考历史试题的科学性错误。他心疼学生,大声呼吁“救救孩子吧”,认为高考命题应该有人文关怀,不能进行霸王式的命题,出那些以学生为敌式的试题,平时也不能让学生练习“垃圾题”。

书中有两句话,抄录如下: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已经考得太多,但忘记了为什么而考。

所以,从工作的角度,如何做好教师;从教学的角度,如何兼顾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如何提升史学修养;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如何培养专业精神;从教育目标的角度,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都可以从本书中感受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