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0章 天下事在我
鲍勋这么早就敢跟别人说内定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救出鲍勋后,鲍勋在御史台的旧部全部倒向陈群,之后曹洪上疏议肉刑,王朗关键时刻支持陈群,让搁置多年议论不断地肉刑终于恢复。
陈群凭借此事声望大增,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辅政大臣。
可以想象,日后除了中书之外,整个洛阳都会成为陈群的应声虫。
肉刑都通过了,接下来肯定无人能制衡陈群,陈群会大力推行自己的九品官人法,让更多的世族豪门受益。
那之后,天下又有何人能与陈群相提并论?
镇军大将军府门前车水马龙,宾客盈门,前来道贺的官员络绎不绝,几乎踏破了门槛。
府内的正堂之中,更是人头攒动,大家都争相上前,生怕落后,满口阿谀之言滚滚不绝,如果黄庸在这甚至会以为自己不小心穿越到了星宿派。
“陈公不畏人言恢复肉刑,真乃拨乱反正之士,大魏有陈公,真乃社稷之福也!”
一位身着玄袍的中年官员,躬身作揖,语气激动,唾沫星子几乎要溅到陈群面前的案几上,而端坐于主位,一身素雅的朝服,面容清癯的陈群听了却没什么波澜,已经见怪不怪了。
现在的年轻人啊。
拍马都不更新。
来来回回就这一两句,真是蠢笨。
不过出于多年的习惯,陈群还是展现出了极好的修养,他微微颔首,声音平淡无波:
“分内之事,何敢言功。”
见陈群并无波澜,大家也知道之前这口花花的拍没有拍到上官的心坎。
另一位官员紧随其后,声音拔高了几分,似乎要盖过之前的同僚:
“陈公之功,盖世无双!依下官愚见,当今朝堂,非有丞相不足以统领百僚,安定社稷。
而放眼天下,舍陈公其谁?”
丞相二字一出,堂内气氛顿时热烈了几分,大家纷纷附和道:
“正是!陈公德才兼备,众望所归,当为百官楷模!”
“天子病重,吴蜀蠢蠢欲动,朝中若无丞相如何统帅百官?”
“请陈公勿再推辞,此乃天意民心所向!”
一声声吹捧,如同夏日午后的蝉鸣,聒噪而烦人。
陈群的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已经在心中大骂,趁着仆役更换香炉的空当,他低声道:
“把这几条狗的名字都记下来。”
仆役心领神会,知道陈群生气了。
在大魏提什么丞相,多少是有点阴阳怪气了。
陈群对大魏忠心耿耿,岂能闲的没事引火烧身,今天说这种话的人不是蠢就是坏,改天得找个机会让他们去为国尽忠征讨江陵,我看看这么多忠臣一人一口唾沫能不能把陆议骂死。
他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语气中已带上了明显的不悦:
“今日有劳诸公登门,群惶恐,已经略备薄酒,还请诸公莫要嫌弃。”
哇,陈公准备酒宴招待我们!
他心中有我们了!
众人喜不自胜,又开始低头苦思接下来这马屁该怎么拍。
就在大家因为搜肠刮肚进入短暂的沉默之时,一个清朗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在堂内响起,打破了这片沉寂。
“诸位上官,恕晚生直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人群后方,一个青年人挺直背脊。
他身材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正是吏部郎诸葛诞。
诸葛诞先是对着主位的陈群恭敬地行了一礼,而后才转向众人,从容不迫地说道:
“陈子世居颍川,衣食无忧,素来不受朝廷征召,难道陈子呕心沥血,只是为了做官、做大官?
那诸位上官真是错解陈子平生志愿!”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面面相觑,许多不认识诸葛诞的人更是差点当场爆粗开骂。
哇,这个人是谁,不要脸了?
现在都敢喊陈子了,以后喊什么我们都不敢想了。
陈群原本准备起身的动作也顿住了,目光投向这个年轻人,稍稍有些惊奇。
诸葛诞并未理会众人的惊讶,微笑道:
“以在下愚见,陈子生平志愿,不过要令天下安乐,大昌学问。
若天下平定,陈子所求不过抚琴弄香,著书授业,也只是天下不安,陈子才为这天下呕心沥血。
与其让陈子做丞相,以天下辛劳担陈子一肩,不如先令吏士勤加背诵《肉刑论》,再以朝廷出资,将陈子藏书买下,镌刻在太学门口石碑,好让天下人都知陈子学问。”
肉刑论是陈群父亲陈纪的篇章,陈群也是在父亲的学问的基础上搞了许久,这才把肉刑给发扬光大。
这足见诸葛诞是下功夫了,还知道这件事,比那些之前满口阿谀的人强了不少。
陈群摆了摆手,微叹道:
“不可!万万不可!公休,休得胡言!
太学门前镌刻,乃圣人经义正典,岂能随意更改?
真是一派胡言,请勿再语!”
陈群表面很生气,让诸葛诞闭嘴,可所有人都能看到他脸上却难以抑制地泛起红光,嘴角更是控制不住地微微上扬。
那份发自内心的愉悦,如同初春的嫩芽,顽强地从严肃的面具下探出头来。
继续说。
陈子很喜欢。
哇。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今天来陈群面前拍马的之前跟陈群都不算特别熟(特别熟的也不用特意来拍),此刻仿佛一下都找到了开关,尽管不敢开口,可众人都知道该怎么做了。
陈子!
陈子的学问!
得不断颂扬陈子的学问他才高兴。
一时间,看向诸葛诞的目光,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嫉妒,有佩服,也有恍然大悟。
陈群努力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目光稍稍温和了几分,又让仆役先带着众人去吃饭,自己去后院换件衣服。
他缓步走到书房,从桌案的书信里慢慢摸索,取出一张白绢。
这是曹洪昨日送来的书信,书信上,曹洪没口子赞颂陈群了得,还说他能当上辅政大臣,全是陈群说好话。
日后陈群让他往东他就不往西,全心全意为陈群效劳。
陈群以前很不喜欢曹洪。
但现在不一样,曹洪这样乖巧,还都是辅政大臣,日后要是愿意给自己当狗,自己在洛阳推行政令能更加稳固。
书信的最后,曹洪提到了吏部郎诸葛诞是个聪明人,现在徐庶已经不想当御史中丞了,鲍勋一时半会也不能官复原职,不如先让他上去历练历练,到时候一定唯陈群马首是瞻。
诸葛诞啊……
陈群想起这个名字,微微一笑。
他之前没有决定好谁来当御史中丞。
尚书令陈矫是他的自己人,很快司隶校尉会给鲍勋,要是再安排诸葛诞当御史中丞,三独坐都被他牢牢控制。
这权柄,跟蜀相应该也相差不远了。
他抄起笔墨,准备给曹洪回信,又想起什么,唤来仆役。
“那个黄庸,还在诏狱吗?”
仆役恭敬地道:
“不错,此前他去诏狱自首,又挨了刘慈的打,曹将军气不过,也把刘慈送进诏狱,现在高廷尉左右为难呢。”
陈群摇了摇头,微笑道:
“些许琐事,文惠还不是担心仲达不乐?
都是小事,差不多得了,曹子廉日后与我等一起辅政,这点面子难道还不给吗?
替我去给仲达传个话,就说……嗯,先让黄庸出来,有什么话,咱们以后不是好商量吗?”
仆役心领神会,微笑道:
“主人高明,司马仲达岂敢不从?”
陈群瞪了他一眼:
“胡说什么呢?这也是你能插嘴的?”
虽然是这么说,可陈群还是稍稍得意起来。
最近,他不管做什么都非常顺利,想要推行什么政令,都一定能做成,好像有种看不见的力量在不断的帮助自己。
天下事在我,我今行事,谁敢不从!
陈群的心稍稍颤抖,可随即又赶紧摇头,驱散了这个有点甜蜜的念头。
子桓对我这般厚爱,我要更加努力,一定要把九品之法发扬光大,让有德之人牢牢占据朝堂,这才能令吴蜀心悦诚服来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