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女穿越古代成王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诗会风云

一、诗会前夕的紧张筹备

从皇宫回到丞相府后,林悦深知时间如白驹过隙,诗会三日后便要举行,而这无疑是她改写命运的关键一战,容不得有丝毫差池。她马不停蹄,即刻投身于紧张的筹备之中。

林悦决定先从诗词创作入手,毕竟诗会是以诗词论英雄。丞相府的书房,于她而言,便是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知识殿堂,各类诗词典籍琳琅满目,摆满了书架。她仿若一只不知疲倦的勤劳蜜蜂,在书的花海中忙碌穿梭,一本接一本地翻阅诗集,如饥似渴地汲取古人的智慧与灵感。从《诗经》的质朴纯真,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粹美好,到唐诗的豪放婉约,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奔放与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沉郁顿挫,再到宋词的细腻深情,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悱恻,她沉浸在诗词的浩瀚海洋里,试图寻觅那独一无二的创作灵感。

除广泛阅读外,林悦还频繁与府中的清客们交流探讨。这些清客在诗词领域皆颇有造诣,他们对诗词独到的见解和创作技巧,如同一盏盏明灯,为林悦指引方向。林悦虚心求教,从诗词严谨的格律、和谐的韵律,到精妙意境的营造、真挚情感的表达,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清客们亦被林悦的好学与聪慧所打动,纷纷倾囊相授。

“林姑娘,诗词之道,贵在情真意切,唯有以真情动人,方能写出传世佳作。”一位清客轻抚胡须,缓缓说道。

林悦颔首称是:“先生所言极是,小女子定当铭记于心。只是小女子也在思索,如何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融入别样元素,赋予诗词全新的生命力。”

清客们听闻,不禁对林悦的创新思维钦佩有加:“林姑娘能有此想法,实乃难得。或许姑娘可从生活点滴入手,以独特视角描绘世间万象,为诗词注入新的活力。”

林悦深受启发,决心在诗词中融入现代的生活感悟与独特观察视角。此后,她格外留意身边事物,一花一草、一砖一瓦皆成为她创作的灵感源泉。她漫步于花园之中,看着娇艳盛开的花朵,联想到现代社会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与珍惜,心中渐渐勾勒出诗词的雏形。

同时,林悦也未忘记提升诗词朗诵技巧。她深知,在诗会中,精彩的朗诵能为诗词增色不少。她让翠儿充当听众,反复练习朗诵的语调、语速与情感表达。有时为了一个字的发音,她会反复琢磨许久,力求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翠儿,你觉得我刚才这句‘花开似梦,梦醒时分情难断’,是读得激昂些,还是舒缓些更佳?”林悦虚心向翠儿请教。

翠儿歪着头,认真思考片刻:“小姐,奴婢觉得舒缓些,更能传达出那种情难断的惆怅之感。”

林悦听后,又尝试了一遍,果然觉得效果更佳。她感激地看向翠儿:“翠儿,多亏有你,你的感觉甚是敏锐呢。”

然而,在紧张的筹备过程中,林悦也感受到来自丞相府内部的压力。一些心怀嫉妒之人,见林悦因才华备受关注,心中妒火渐生,暗中对她的筹备工作进行干扰。

“听说了吗?大小姐为了诗会,整日与那些清客们混在一起,也不知是真为准备诗会,还是另有目的。”一个丫鬟在角落里低声嘀咕。

“哼,我看她就是想出风头。这次诗会高手如云,她能有什么胜算。”另一个丫鬟附和道。

这些流言蜚语传至林悦耳中,但她并未因此分心。她深知,此时专注于诗会准备,用实力回应质疑才是关键。

“小姐,那些人太过分了,竟在背后说您坏话。”翠儿气愤地说道。

林悦却微微一笑,神色淡定:“翠儿,不必理会她们。我们做好自己的事便好,待诗会结束,一切流言自会不攻自破。”

不仅如此,林悦还心生一计。她故意在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能听到的地方,谈论自己准备以田园风光为主题创作诗词,且朗诵时会采用激昂的风格。实际上,她暗中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从生活感悟出发,精心打磨诗词,同时对朗诵细节进行调整,只待诗会一鸣惊人。

二、府内暗流涌动

随着诗会日期的临近,丞相府内的暗流愈发汹涌。赵姨娘一直对林悦备受老爷和夫人宠爱心怀不满,此次诗会,她视为打压林悦的绝佳机会。她招来自己的心腹丫鬟,神色阴沉,低声吩咐道:“你想法子,把大小姐准备的诗词偷走,让她在诗会上出丑。”

丫鬟面露难色:“姨娘,这恐怕不好办。大小姐身边的翠儿看得紧,很难找到机会下手。”

赵姨娘瞪了丫鬟一眼,眼神中满是狠厉:“你就不会动点脑子?想办法支开翠儿,只要能拿到那些诗词,少不了你的好处。”

丫鬟无奈,只得应下:“是,姨娘,奴婢尽力而为。”

与此同时,孙姨娘也在打着自己的算盘。她虽未直接参与针对林悦的阴谋,但见赵姨娘有所行动,心中暗自期待林悦在诗会上出丑,如此一来,她儿子在府中的地位或许能更加稳固。

而林悦这边,虽察觉到府内异样氛围,却未料到赵姨娘竟会使出这般阴招。她依旧全身心投入诗会准备,对即将降临的危机浑然不觉。

这日,翠儿突然接到消息,称她母亲在府外突发疾病,需她立刻前去照顾。翠儿心急如焚,赶忙向林悦请假。

“小姐,奴婢母亲突然生病,奴婢得去看看。”翠儿焦急万分地说道。

林悦听后,心中满是担忧:“翠儿,你快去吧,照顾好你母亲。这里我自己可以应付。”

翠儿离去后,林悦继续在房间整理诗词。此时,赵姨娘的心腹丫鬟趁机溜了进来。她轻手轻脚地翻找林悦的书桌,终于在一个抽屉里寻到林悦准备在诗会上展示的诗词手稿。她心中大喜,忙将手稿藏于怀中,装作若无其事地离开房间。

待林悦发现诗词手稿不见时,已过去了好一会儿。她心中猛地一惊,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妙。她四处寻找,却毫无头绪。

“到底是谁?为何要偷走我的诗词?”林悦心急如焚,心中充满愤怒与无奈。

她深知,离诗会仅剩一天时间,重新创作已来不及。此刻的她,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孤立无援。

三、困境中的转机

就在林悦感到绝望之时,她突然想起与府中的一位老管家交情不错。这位老管家在丞相府多年,见多识广,或许能帮她想出应对之策。

林悦匆忙赶至老管家住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知。老管家听后,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林姑娘,此事必有蹊跷。依老奴看,定是府内有人嫉妒姑娘才华,蓄意为之。”

林悦焦急地问道:“管家,那您说我该如何是好?诗会明日便开始,我现在重新创作已来不及了。”

老管家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睿智:“姑娘莫急,老奴倒是有个主意。姑娘平日里博闻强识,对诗词见解独到。不如就以刚才与老奴讲述事情经过为灵感,现场创作一首诗词。以姑娘的才华,定能写出佳作。”

林悦听后,心中豁然开朗:“管家,您说得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林悦立刻返回房间,静下心来。她回想起自己穿越以来的种种经历,从初到丞相府的迷茫无措,到得知婚约的无奈心酸,再到为改变命运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以及此刻手稿被偷的困境,心中感慨万千。

不一会儿,一首诗词在她笔下诞生:

《破困境志存》

穿越古今梦亦真,相府风云始见辛。

婚约如枷心未改,诗途似雾意犹纯。

忽逢手稿遭偷去,又遇危机困此身。

且看明朝诗会里,才情绽处破迷津。

林悦反复吟诵这首诗词,觉得尚不够完美。她又仔细推敲字词,对诗词进行精心润色。此刻的她,心中重新燃起希望之火。

而另一边,赵姨娘拿到林悦的诗词手稿后,得意洋洋。她找来儿子的一位朋友,让他在诗会上抢先朗诵林悦的诗词,妄图让林悦出丑。

“只要你能在诗会上把这首诗词朗诵好,我定不会亏待你。”赵姨娘对那年轻人说道。

年轻人看了看诗词,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姨娘,这诗词虽好,但如此做法,恐怕……”

赵姨娘瞪了他一眼:“有什么恐怕的!你照做便是,出了事有我顶着。”

年轻人无奈,只得应下。

四、诗会当日的风云变幻

终于,诗会的日子来临。南安王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京城中的才子佳人、达官显贵纷纷应邀而至,将王府花园装点得宛如一场盛大华丽的盛宴。

林悦身着一袭淡紫色长裙,裙摆如云朵般轻盈飘逸,上面绣着淡雅梅花图案,更添几分雅致。她的头发梳成典雅发髻,斜插一支玉簪,显得清新脱俗。她带着坚定神情,踏入南安王府。

诗会在花园中的一处亭台楼阁间举行,中央摆放一张长桌,上面摆满笔墨纸砚。诗会规则是,众人现场抽取题目,在规定时间内创作诗词,然后依次朗诵展示。

林悦抽到的题目是“春日抒怀”。她看着题目,脑海中迅速构思。此时,她已将之前的困境抛诸脑后,全身心投入创作。

不一会儿,林悦便完成诗词创作。她看着笔下作品,心中充满自信。

而另一边,赵姨娘安排的年轻人也在紧张准备。他手中拿着林悦被偷走的诗词手稿,心中忐忑不安。

诗会开始,众人依次朗诵自己的作品。有的诗词描绘春日美景,辞藻华丽,如“春林初盛绽繁花,粉绿相间映烟霞”,将春日的绚烂多姿展现得淋漓尽致;有的诗词借景抒情,意境深远,像“春日暖阳催柳绿,心中思绪伴云飞”,在美景中融入了淡淡的愁绪。但林悦都听得认真,她在汲取他人优点,同时为自己的展示做最后的准备。

终于轮到赵姨娘安排的年轻人朗诵。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开始朗诵林悦的诗词:

《春日感怀》

春至人间景色新,花开满树映池粼。

蝶飞蜂舞添佳趣,燕语莺啼唤客神。

忆昔初临心似梦,思今欲往意如纶。

愿将壮志酬天地,不负韶华不负春。

众人听后,纷纷赞叹:“好诗,好诗!此诗既有对春日美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志向的豪迈抒发,实在是佳作。”

年轻人心中暗喜,以为自己定会拔得头筹。

然而,就在这时,林悦从容站起身来,微笑着说道:“各位,刚才这首诗词,并非这位公子原创,而是有人从我这里偷走,企图在诗会上冒名顶替。”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林悦和那个年轻人。

五、真相大白与精彩反击

年轻人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你不要血口喷人!这诗词明明是我所作。”

林悦冷笑一声,眼神中透露出犀利与自信:“哼,你若说是你所作,那我且问你,这首诗词创作的灵感从何而来?其中‘忆昔初临心似梦,思今欲往意如纶’这两句,所表达的又是何种情感?”

年轻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他根本不知这首诗词背后的故事,只是照着手稿朗诵而已。

这时,林悦将自己被偷走诗词手稿的经过详细讲述一遍,众人听后,纷纷对这种卑劣行径表示愤慨。

南安王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如墨:“竟敢在本王的诗会上做出这等偷鸡摸狗之事,实在是可恶!来人呐,将此人拿下,查明真相!”

年轻人吓得瘫倒在地,连忙求饶:“王爷饶命,王爷饶命!是赵姨娘让我这么做的,与我无关啊!”

南安王听后,眉头一皱:“赵姨娘?这丞相府的事,竟闹到本王的诗会上来了。”

林悦趁机说道:“王爷,小女子还有一首关于‘春日抒怀’的诗词,愿为大家朗诵。”

南安王点了点头:“林姑娘请讲。”

林悦深吸一口气,开始朗诵自己刚才创作的诗词:

《春日志怀》

东风送暖唤春归,翠柳摇金映日晖。

花绽枝头添锦绣,云舒天际展芳菲。

历经风雨心犹壮,尝尽酸甜梦不违。

且趁春光书壮志,豪情付与彩云飞。

林悦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鹂鸣柳,将诗词中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憧憬完美表达出来。众人听后,不禁为之动容,纷纷鼓掌叫好。

“好一首《春日志怀》!林姑娘不仅才情出众,而且心怀壮志,实乃难得。”一位老学究赞叹道。

南安王也对林悦刮目相看:“林姑娘果然才华横溢,本王佩服。此次诗会,林姑娘当为第一。”

林悦连忙行礼谢恩:“多谢王爷夸赞,小女子只是有感而发。”

诗会结束后,林悦的名声在京城中更加响亮。而赵姨娘偷诗词的丑事也传遍丞相府,她受到丞相的严厉斥责。

“你做出这等蠢事,不仅丢了自己的脸,还让丞相府蒙羞!”丞相气得吹胡子瞪眼。

赵姨娘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老爷,妾身知道错了,求老爷原谅。”

丞相冷哼一声:“你好好反省吧,若再做出此等糊涂事,本相定不轻饶!”

经此一役,林悦在丞相府的地位更加稳固,同时也让更多人见识到她的智慧和才华。而她与秦王的缘分,也在这场诗会之后,悄然展开。

六、诗会余波与微妙缘分

诗会过后,林悦在京城声名大噪。她的诗词和机智勇敢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成为京城众多公子小姐们谈论的焦点。

“听说了吗?丞相府的林姑娘在南安王诗会上不仅识破小人阴谋,还凭借一首绝妙诗词技压群雄。”一位小姐在闺房中对同伴说道。

“是啊,林姑娘真是才貌双全,令人钦佩。不知哪位公子有此福气,能娶到她。”同伴羡慕地回应道。

林悦的名声甚至传到皇宫之中。一日,太后听闻林悦事迹,对她产生浓厚兴趣,便下旨宣林悦进宫陪伴公主读书。

“太后听闻你才华出众,特命你进宫陪伴公主。你可要好好表现,莫要丢了丞相府的脸面。”丞相叮嘱林悦道。

林悦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女儿明白,定不会让父亲失望。”

进宫后,林悦见到公主。公主性格活泼开朗,对林悦十分友善。两人很快成为好友,一同读书、作画、谈诗论道。

在宫中日子里,林悦偶尔会遇到秦王。秦王本就听闻林悦在诗会上的精彩表现,对她心生敬佩。如今在宫中相遇,两人不免有更多接触机会。

一次,林悦和公主在御花园中赏花,正巧碰到秦王也在园中。秦王看到林悦,眼中闪过惊喜光芒,他走上前,恭敬行礼说道:“林姑娘,自诗会一别,本王对姑娘才情念念不忘。今日于御花园得见,实乃幸事。”

林悦微微行礼,微笑着说道:“秦王殿下谬赞,小女子不过随心而作,能得殿下青睐,倍感荣幸。”

公主在一旁看着两人,心中暗自偷笑:“看来,本公主有机会促成一段佳话了。”

此后,秦王时常找借口与林悦见面。他们谈论诗词、分享见解,彼此了解越来越深,一种微妙情感在两人心中悄然滋生。

一次,御花园中微风拂过,林悦的发丝被轻轻吹起,秦王见状,不自觉地伸出手,想要为她捋顺发丝,却又在中途停住,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慌乱与羞涩。林悦察觉到秦王的举动,脸颊微微泛红,两人对视,眼神中满是羞涩与心动。

然而,宫廷之中,暗流涌动。一些人看到秦王与林悦走得亲近,心中不免产生嫉妒和担忧。他们开始在背后议论纷纷,企图破坏两人关系。

“秦王殿下怎能与一个丞相府的女子走得如此亲近,这恐怕会影响殿下声誉。”一位大臣在私下里说道。

“是啊,说不定那林姑娘是别有目的,想攀附秦王殿下呢。”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这些流言蜚语渐渐传到秦王耳朵里,但他并未因此疏远林悦。他深知,林悦并非爱慕虚荣之人,他相信自己的眼光。

“林姑娘,近日流言蜚语,你莫要放在心上。本王相信你,也相信我们之间的情谊。”秦王坚定地对林悦说道。

林悦心中感动,她看着秦王,目光坚定:“殿下,小女子亦相信殿下。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小女子都不会退缩。”

在这宫廷的风云变幻之中,林悦和秦王的感情在流言蜚语的考验下,愈发坚定。而等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