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探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争论的根本分歧

在古代史研究和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祖国疆域和少数民族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拙文曾提出个人的主张,即:“以我国历史上历代王朝疆域为历代国土的范围,因王朝统治的范围不同而历代国土有所变更伸缩”。许多同志(以下简称“诸同志”)不同意拙见。相反,他们则主张“应该以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的范围为标准去括套整个过去历史时期的疆域”[1]。这是争论的根本分歧,也是引起一系列其他问题的关键。因此,首先让我就这个问题来进行商讨。

我认为,诸同志所持的这个论点,是包含着以下错误的:首先,它背离了历史发展观的科学原理,而采用了简单化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的历史问题,从而否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相反,却说什么“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就等于说,我国今天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乃是从历史上一开始出现就成为今天这样一个永恒不变的“定型”的。这当然是很不正确的。

其次,它混淆了历史上的“过去”与现在的“今天”的不同时间观念,试图用“今天”的标准去处理“过去”历史上的疆域和民族。从而,就否认了我国古代疆域范围的变迁和民族之间分离、统一与融合的变化。说什么“不能因为他们(按:指某些民族)不曾处于当时汉族王朝统治下,或曾建立过自己的、与汉族王朝并存的独立政权或国家,就把它们算作外族或外国而排斥在当时中国的疆域之外”。可是,人们不禁要问,某些其他民族既然“不曾处在当时汉族王朝统治下,并曾建立过自己的、与汉族王朝并存的独立政权或国家”,也就是说,它们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而与汉族王朝并存的。那么,在当时,它们不算外族和外国,又算什么呢?可见,这种说法也是无法使人首肯的。

最后,正是由于以上的错误,也就必然导致另外一个讹误的论点,即颠倒了历史发展的顺序,强迫几千年前的国家和民族之间,也要按照他们制定的今天那个“框子”做标准来办事。这无异于说,我国今天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从远古以来就用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范围的框子事先“圈定”下来的。显然,这种说法,更是无论如何难以令人信服的。

应当承认,“以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的范围为标准”来处理祖国的疆域和民族,是有其正确的一面的。那就是拙文指出的必须以“从今天的角度”为前提。从这个前提出发,它就是一个真理。但正像列宁所说:“每一个科学原理的真理界限是相对的”[2]。所以马克思主义从来就否认有什么绝对适应于一切时代和地域的不变的公式。而是教导我们在观察和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和一切问题时,“不应将其看作处于静态而应将其看作处于动态的现象,换句话说,不应将其看作不动而应将其看作运动的现象”[3]。然而诸同志却没有很好地遵循这些教导,而是把那个本来正确的真理加以绝对化,忽视了它的“相对界限”,试图把它变成一把适用于任何时间和条件的“万能钥匙”,幻想拿到它就可以开启一切疑难的、错综复杂的历史问题的“门扉”,这就是他们不能不、而且事实上果然造成许多错误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