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叙事研究:一种基于叙事视角和人称机制的文本细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一 西强博士印象

忘记是哪国的谚语了——“不要说你是谁,只要你说出你朋友是谁,我就知道你是谁”。几年前,正当我们组建国家项目(张志忠教授领衔,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团队时,著名青年学者、陕西师范大学李跃力教授向我力荐他的好友王西强博士。才子跃力,治学严谨,心气高迈,能入他法眼的青年学者不多,我信跃力。

与跃力神清骨秀的书院气不同,西强博士是带着山东汉子的质朴硬朗而又温文尔雅的春风来到这个团队的。初入项目组,他做了一次学术讨论会的综述发言,令人耳目一新。几十位学者发言一次听过,他机敏地扑捉了各位学者论说的新意要点,删繁就简,迅速归类,逐一点评,准确生动,博得满堂彩。这种活儿,需要很强的记忆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宽广的知识面和高屋建瓴的识见。他的点评,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西强科班是英语,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后,即留校任教,执教期间改换门庭攻读了中文系的硕士、博士学位,并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跟随杨扬教授做博士后研究。仅就三部学位论文的题目,即可见出他研究领域之广泛:学士论文《许渊冲古诗英译“三美论”研究》、硕士论文《从故乡记忆到多重话语叙事的视角转换——莫言小说叙事视角及其功能分析》、博士论文《曾朴、曾虚白父子及“真善美作家群”研究》;从他承担的国家、省、部、校等各级别的研究项目可以见出西强的兴趣和博学:“中国当代小说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研究”、“吴宓翻译研究”、“莫言小说英译研究”、“中国现代叙事诗史”(学术外译项目)……他关注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更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域外传播,他关注近代以来域外文学的输入,也关注中国作品的输出与接受。可以说西强博士学养的优势,在于打通了古今,也打通了中外,他是在一个深远宽广的视域里从事教学的,唯有此,他的科研方能高飞远举。

西强君的博士论文《曾朴、曾虚白父子及“真善美作家群”研究》展现了他的学术优势:论文从中国晚清文学与民国及现代文学的关系入手,进行了细致的史料爬梳和观点归纳,展现了百余年来关于曾氏父子研究与“真善美作家群”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西强深入地探究了文学史上这个始于1927年坚持了四年之久的特殊的文学团体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文化姿态、政治理想、变革思路和文学著译实绩。西强肯定了这个团体独特的“法国沙龙”式文学生活方式、群体性的文化模式、放低启蒙姿态以“建设群众文学”的主张;肯定了这个作家团体独特的历史贡献,也指出了他们的矛盾:他们是20世纪30年代积极参与中国文学变革的一支生力军,但他们又是顽强地坚守自己的文学个性、自觉地与“革命文学”主潮保持着一定距离的团队,他们独特的审美诉求、文学理想与社会现实政治需求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思想矛盾……西强君对“真善美作家群”的研究,为后人考察30年代文学的生态提供了一个颇为独特的历史视角,给人以深刻的历史回味和思想启发。西强君的这种研究,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这种研究,如果没有中国古籍整理的功夫,没有西学资源的背景,没有对当代文化的体察和思考,是很难做到的。

西强博士对于莫言的研究是在古今中外和中国东部与西部文化坐标点上进行的。他以“莫言与贾平凹小说叙事比较研究”的研究选题参与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对当今西部作家领军人物贾平凹与山东作家莫言进行比较研究,这个选题让他吃透了商洛文化、秦汉风度与齐鲁文化之间的差异,吃透了贾平凹“商州山地”的隐逸神秘与莫言“高密东北乡”的自由奔放;他的“莫言研究史料整理与研究”这个纵深长达三十五年的学术研究史的研究,让他踏破铁鞋,跑遍大江南北,深挖细找了每一个资料的来龙去脉、细枝末节……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孜孜不倦万苦不辞的求索精神,令人感动。西强博士不仅具有文学外部研究的宽广视域,而且有着对文学内部深入研究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很吃功夫的“笨”活儿,需要扎扎实实反反复复细读原著,来不得半点儿讨巧。他的莫言小说的叙事研究著述即是明证,他细读了莫言的十一部长篇和百余部中短篇,梳理考察了数百位评论家的论述观点,在此基础上,西强对莫言三十多年来小说创作的叙事视角、叙事功能、人称机制、语言表达、结构安排、审美风格……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学理性研究。这种需要理论、需要识见,又需要吃苦耐劳、细针密线的功夫活儿,在当今急功近利、萎靡浮躁的时风里显得尤为难得。只有三十几岁的西强博士,有如此深厚的中外文化学养,又有如此严谨扎实不辞劳苦的治学精神,可以预料,西强君的研究,未来可期。

目前这部书采取了一种板块式的结构,各个板块都可以独立成篇,不失为一种清晰的结构方式。但某些板块之间似乎缺少一种逻辑的联系,试想,如果以莫言创作时间为序来考察他几十年小说叙事蜿蜒起伏之变化,深究其变化的原因,阐发其变化的意义,总结莫言文学叙事之规律特点……这样写来,也许更顺当,更能体现学理的系统性。

贺立华

2017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