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中教化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我在高中教化学:10月20日

暮色漫进教室时,日光灯管在玻璃窗上投下苍白的重影。我正整理着电解池实验的铜片电极,忽然听见衣料摩擦声从后门传来。林晓桐抱着习题册站在光影交界处,校服袖口沾着未洗净的硫代硫酸钠结晶,在灯光下泛着细碎的珠光。

“老师,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里的金元素...“她说话时无意识地用拇指摩挲习题册边角,纸张已经卷起毛边。我注意到她左手食指缠着创可贴,边缘微微翘起处露出淡褐色的碘酒痕迹——想必是昨天萃取实验留下的纪念。

程子航突然从后门探出头来,金属框眼镜滑到鼻尖:“阳极反应式配平有问题。“他怀里还抱着那个褪色的帆布标本箱,箱角沾着的铁锈红像是某种特殊的化学签名。三个男生跟在他身后,实验服下摆沾满草酸晶体,走动时簌簌落着星芒般的碎屑。

我伸手按下投影仪开关,蓝光中浮动的尘埃突然有了形状。林晓桐的圆珠笔在草稿纸上画出歪斜的电子轨道,笔尖突然顿住:“阳极泥富集贵金属的原理...“她仰头时喉结轻轻滚动,睫毛在眼睑投下栅格状的阴影,“是不是像淘金盘里的密度分层?“

程子航突然用铜丝在实验台上弯折出电解池模型,金属光泽在灯光下流淌成微型银河。“电子迁移路径不同。“他指尖敲击着自制的锌片负极,实验室特有的金属震颤声在寂静中荡开涟漪。我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硫化氢气味——这男孩定是又偷偷跑去地下实验室观察硫铁矿反应了。

粉笔灰簌簌落在黑板槽时,暮色已完全浸透窗棂。我在黑板上画出三室电解槽结构图,林晓桐突然举手:“老师!“她校服领口别着的铜制元素符号胸针在灯光下忽明忽暗,“如果用石墨代替铜阳极...“话音未落,程子航已从标本箱取出块状石墨,黝黑的断面在实验台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

当我在草稿纸上推导到第三个反应式时,窗外忽然飘来槐花香。夜风掀起窗帘的瞬间,月光如银汞般泻入室内,与日光灯的白炽光线在黑板前交织。林晓桐突然指着窗外惊呼:“路灯!“远处操场边的钠光灯正泛着熟悉的金粉色——那是我们上周焰色反应的集体记忆。

程子航的矿石标本不知何时铺满了三张实验台。辉铜矿的紫蓝光泽与黄铁矿的金色立方体在月光下交相辉映,仿佛微观世界的星云图谱。他正用万用表测量不同矿石的导电性,表盘指针的颤动频率与后排男生们的惊叹声产生奇妙共振。

凌晨一点的月光爬上讲台时,我正用硝酸银溶液润洗滴定管。林晓桐突然递来她的错题本,页脚密密麻麻的批注间画着卫星与分子轨道交织的涂鸦。“老师看这个。“她指尖点着某道燃料电池题目,碳素笔迹在月光中泛着石墨烯般的微光,“质子交换膜像不像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程子航不知何时站到了窗边,手中的铜镜将月光折射成跳跃的光斑。当光点落在黑板上的金属晶体结构图时,整个教室突然响起此起彼伏的吸气声——那些自由电子云的示意图正在真实光影中具象化。他耳后还沾着电解实验时的蓝色铜离子痕迹,此刻在月光中宛如某种神秘的化学纹身。

晨光初现时,我在讲台上发现林晓桐留下的笔记本。翻开的内页画着融合卫星太阳能板与电解池的装置图,铅笔痕迹里还夹着几粒闪亮的云母碎片。窗台上程子航的标本箱微微敞开,孔雀石的翠绿与辰砂的艳红在曦光中苏醒,像一组等待开启的化学密码。

走廊尽头的实验室传来器皿碰撞的轻响,晨风裹挟着碳酸钙粉末的气息漫过窗台。我望着天际泛起的鱼肚白,突然想起酒泉发射场那些装载着新型燃料电池的航天器——此刻它们是否正穿越电离层,在浩渺太空中绘制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电子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