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晨暖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读书会的交锋

##第三章读书会的交锋

读书会当天,苏小暖几乎要临阵脱逃。她站在活动中心门口,不停地调整着连衣裙的领子。

“别拽了,再拽领子要被你扯坏了。“林妙妙拍开她的手,“放松点,你美极了。“

苏小暖今天穿了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衬得肤色如雪。她很少这样精心打扮,以至于一路上引来不少回头率。

“我只是觉得这样太刻意了...“苏小暖小声嘀咕。

“这叫尊重活动。“林妙妙义正言辞,“快进去吧,要开始了。“

活动室已经坐了二十多人,文学院和计算机系的学生各占一半。苏小暖一眼就看到了俞辰阳——他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为他侧脸镀上一层金边。今天他穿了件深蓝色衬衫,袖口微微挽起,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

林妙妙拉着她在距离俞辰阳不远处坐下。主持人简短开场后,宣布今天讨论的书是《雪崩》——一部融合了计算机文化与哲学思考的小说。

“有谁读过这本书?“主持人问道。

俞辰阳举了手,苏小暖也迟疑地抬起手。主持人眼睛一亮:“太好了!俞学长,能请你先分享一下看法吗?“

俞辰阳站起身,声音沉稳:“《雪崩》最吸引我的是它提出的'元病毒'概念——不仅能感染计算机,还能感染人脑。这在今天看来颇具预见性,我们确实面临着信息病毒的问题...“

他的分析深入浅出,引得在场计算机系学生频频点头。苏小暖注意到他说话时偶尔会用手指轻敲桌面,像是在敲打无形的键盘。

“...所以我认为,作者预见了数字时代人类意识面临的异化风险。“俞辰阳结束发言,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苏小暖,她慌忙低头假装记笔记。

“谢谢俞学长!“主持人转向苏小暖,“文学院的同学有什么不同视角吗?“

全场目光突然集中过来,苏小暖的手指微微发抖。她深吸一口气站起来:“我...我认为书中女主角Y.T.的角色被低估了。她作为快递员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之间,实际上是连接两个世界的媒介人物...“

说着说着,她的声音逐渐变得坚定:“书中描述的信息病毒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语言问题。就像诗歌中的隐喻能'感染'读者思维一样,代码也是一种语言,同样具有感染力...“

她正说到兴头上,突然注意到计算机系那边几个男生在交头接耳,脸上带着不屑的笑容。一瞬间,她像被泼了盆冷水,声音戛然而止。

“请继续。“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俞辰阳直视着她,眼神专注得近乎灼人。

苏小暖抿了抿嘴唇,鼓起勇气继续:“总之,我认为《雪崩》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揭示了代码与自然语言的深层联系...谢谢。“她匆匆结束发言坐了下来,心跳如鼓。

讨论继续进行,但苏小暖已经听不进去了。刚才那几个男生的窃笑不断在她脑海中回放——他们一定觉得她的观点幼稚可笑。

活动结束后,大家三三两两地离开。苏小暖快步走向门口,想尽快逃离这个地方。

“你的见解很精彩。“

俞辰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小暖转身,发现他不知何时跟了上来,手里还拿着两本书。

“真的吗?“苏小暖不自觉地绞着手指,“我以为计算机系的同学会觉得...太文学了。“

“真正懂编程的人会明白代码的诗意。“俞辰阳递给她其中一本书,“这个你可能会感兴趣。“

苏小暖接过书——《数字时代的语言哲学》,作者是她很喜欢的一位学者。

“谢谢...我正好想读这本。“她惊讶于他精准的推荐。

“关于那个互动程序,“俞辰阳突然说,“我已经做了初步框架。如果你有时间,周末可以来计算机楼看看?“

苏小暖的心跳漏了一拍:“你是说...把我的诗做成程序?“

“对。不是简单的电子书,而是让读者能通过选择影响诗歌走向的互动体验。“他眼中闪烁着罕见的热情,“就像你诗中写的'分岔的小径'。“

苏小暖想起自己半年前写的那首《分岔的花园》,其中确实探索了选择与可能性的主题。他竟然记得这么清楚。

“好啊...周六下午可以吗?“她听见自己说。

俞辰阳点点头:“两点,计算机楼307。我会发定位给你。“他停顿了一下,“你的《电子星群》给了我很大启发。“

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苏小暖站在原地,手中的书突然变得沉甸甸的。

“聊得不错嘛~“林妙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把搂住她的肩膀,“他约你去哪儿?“

“只是讨论一个项目...“苏小暖轻声说,却忍不住摸了摸书的封面,那里还残留着俞辰阳手指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