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不为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黄得功

张献忠见他神色有异,便问他情况。

张定国听了,如实相告。

听到他的话,一众人都有些诧异,特别是张献忠。

他眉头一皱说道:“我是侦得左良玉那厮为了对付李自成离开了武昌,是个机会,因此才决定趁机前去夺取武昌。我都没和任何人提起此事,那人是怎么知道的?”

张献忠的四大义子之首的张可望听了,看向张定国,有点阴阳怪气地说道:“二弟,你该不会是不想去武昌,所以编了这么个人出来吧?”

四大义子中,张定国严肃军纪,爱护百姓,特立独行的风格,让其他人不满。因此,他和其他三人的关系,都算不上好。

张能奇和张可望的交情最好,听到这话之后,也跟着说道:“义父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张定国就不是擅长口角的人,他被这两人这么一说,只能向张献忠抱拳说道:“义父,孩儿愿为先锋,替义父拿下武昌城!”

如果只是面对张献忠的话,他或许还会把那人的事情,原原本本交代一番。但是,其他人也在,他就不想多说了。反正就算他说了,他也知道,他义父不可能同意他北上打鞑子的。

张献忠听到这话,脸色便好看了很多,当即同意了。

这边的事情,并没有因为唐平安的一番话而改变了历史,但是,唐平安这个人,却印在了张定国的心中。

…………

再说唐平安这边,在张定国走之后,他也购买了足够的物资,然后便冒着风雪赶路,往北而去。

等到傍晚时,雪停了,唐平安两人刚好撞到了一个破败的无人村子,便找了个稍微好点的房子过夜。

烤着火,吃喝之后,准备休息之时,唐顺终于忍不住,问唐平安道:“公子,我……我……”

唐平安听到他的话,便转头看向他,道:“是不是觉得我变了?”

唐顺一听,脑袋立刻变成鸡啄米,连忙点头的同时回答道:“公子的变化,太大了。就好像公子一下就从容自如,也不怕孤身北上,给我的感觉……就是公子好像干惯了这些事情一般,甚至连骑马都利索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后又补充说道:“还有,公子面对那些流贼……义军,说话都不怕了,还能和他们有说有笑,真的是变化太大了!”

都被穿越了,变化怎么可能不会大!

唐平安在后世大学毕业后从军,一直当到带兵的连长,退伍之后选择了拿一半的工资,然后自己写穿越历史网文,因此,对于明末这段历史的资料也熟悉。

此时,他听到唐顺的话,知道自己的表现和原本的唐平安,差别确实很大。

于是,他装出感慨的表情说道:“爹娘生死未卜,我不成熟都不行啊!“

人在高压之下,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被压垮了,一蹶不振;还有一种,是脱胎换骨,迅速成熟起来。

唐顺听到唐平安的回答,立刻便明白,那股贼军攻占县城,公子惊惧交加之下竟然发生了兑变,不再躲在房间里害怕,而是勇敢地走出了房间,甚至还去游说那股流贼北上打鞑子……

想到这个,他不由得心中感慨,看来人真的是被逼出来的!

老爷夫人要是还活着,一家人能团聚的话,估计会非常欣慰公子的变化吧?

接下来一夜无事,两人天亮就继续赶路,得益于张定国所送的良马,两人日夜兼程,八天之后,终于快赶山东地界了。

到了这个时候,哪怕天气严寒,路上遇到的人也多起来了,大都是南逃的百姓,有贫民百姓,也有富贵人家。

在建虏兵锋之下,贫富贵贱没有区别,都得逃难。

能有的区别,就是逃难的时候,是用两条腿走路,还是有马车代步。

他们看到唐平安两人竟然在这个时候逆流北上时,不管他们惶恐悲伤的心情,都有点惊讶,纷纷向他们两人行注目礼。

于是,唐平安便向他们打听消息。

“山东完了,全完了,听说连济南首府都被鞑子攻破了!”

“定州?肯定也完了吧,鞑子连济南城都打下来了,小小定州,肯定也守不住!”

“造孽啊,鞑子攻破城池,把人和财物都带走了,不听话的还都杀了!”

“朝廷官军?看到鞑子都望风而逃,还能指望他们?”

“前两日,有看到一支朝廷官军北上了,好像是黄字帅旗,也不知道是哪个?”

“不对吧,北上的军队确实是有,但是好像是流贼吧?”

“你有见过流贼不骚扰百姓的么?你有见过流贼主动跑去打鞑子的么?”

“朝廷官军就不抢百姓了?我跟你说,隔壁县的乡下,就是被朝廷官军给抢了的。真的是可怜了他们,躲过了鞑子,就没躲过该死的朝廷官军!”

“……”

唐平安打听了一番,说什么消息的都有。要是换了一般人,肯定分不清这些消息的真假和真实程度,但是他有历史作为依据,大概能知道是什么情况。

首先,可以确认的是,袁时中所领的小袁营确实已经北上,这会儿该是进入山东地界了。

朝廷官军中,还有北上抗清的,倒是出乎他的意料。帅旗是“黄”字旗号,就明末这个时间段来说,应该是驻扎在安徽的黄得功所部。

这个黄得功,从小兵一路杀上去的,后来成了崇祯皇帝组建勇卫营的两位领兵总兵之一。因为是御林军,粮草军械都能保证,战斗力很强,军纪也不错。

但是,明末这个时候,要救火的地方实在太多,最后这支勇卫营便拆分,各自作战。黄得功所部,主要就是保卫凤阳中都这边。

如果唐平安没记错的话,勇卫营中的另外一个总兵孙应元已经战死,而在他们两人之下的副将周遇吉此时升任山西总兵,从京师领兵赴任的途中,还和北归的建虏打了一仗的。

就明末这些总兵中,也只有黄得功和周遇吉等少数人是敢于和建虏打仗的了。

唐平安打听了情况之后,并没有害怕,继续北上追赶小袁营。

又过了两天之后,马上就要过年了,他们两人便进入了山东兖州府地界。

从进入山东地界开始,他们就又很少看到行人了。大概是能逃的,都逃的差不多了。

唐平安两人也谨慎起来,不再埋头赶路,而是会先登高瞭望,确认没什么危险才会继续赶路。

根据他的估计,满清在这个时候,大概率已经北返了,而袁时中的小袁营和黄得功的朝廷官军北上,也相对能保证南边更安全一些。

这日午后,唐平安两人正在赶路,忽然听到了隐约的号角声,还有厮杀的声音。

唐顺的脸色顿时一白,但是唐平安却是精神一振,立刻说道:“看来是赶上一场大战了,走,我们去看看。“

说完之后,他打量了下地形,便马上指了下前面不远处的一个山丘。

不等唐顺同意不同意,他便策马飞奔而去。

唐平安驱马上了山丘一看,顿时就看呆了。

就见很远处,应该是兖州城外,正有两支军队在厮杀。

明军是火的,军服之类皆是红色。这背对他这边的军队,就是红色军服。

离得太远,唐平安也看得不是很清楚。

就只是能看到,明军在进攻,并没有传说中畏惧鞑子如虎的样子,反而是自身像老虎一般扑向对手。

一杆旗帜非常醒目,迎风招展,隐隐约约,能看到好像是个”黄“字。

战场之上,有硝烟,能听到火枪的声音,更多的,是双方在冷兵器厮杀。

唐平安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战场之后,就觉得身上热血沸腾了起来,恨不得自己是其中一员去杀敌!

”加油,干掉鞑子!“唐平安看着战场,心中默默替明军加油。

那杆帅旗很容易辨认,已经杀到了满清军队中,连唐平安这边都能看到,红色军阵是凸出去了一块,很显然,黄得功打仗是真的很猛。

看样子,如果这样下去,估计要不了多久,满清军队的军阵,就会被他杀穿了。

”好,很好!“

唐平安不由得开口赞了一句。

如果明军都像黄得功所部一样,满清就不要想着嚣张了!

他正高兴着呢,忽然,就看到形势急转直下。

就见满清军队好像也切入了明军阵中,看那样子,似乎是想把明军突出去的那块给切断包围。

“这是想击杀黄得功?”

唐平安想着,心中着急,如果军阵真的被满清军队切断的话,黄得功就危险了。

战场的局势,连很远这边的唐平安,都能感受到非常激烈。

满清军队竭力想切断明军军队,而明军这边则是竭力跟上,吃掉杀进明军阵中的鞑子。

“黄”字帅旗好像没再移动,战场一下僵持着,就看是满清军队真能切断黄得功和手下的联系,还是明军能顶住,然后击穿满清军队的军阵了。

战场局势,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