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9章 郑家食品厂
夏云生自己在靶纸上数了数,“这不是51环吗?”
“那个三环是这位女士打的,她打了4发子弹,就上靶了这一枪。”
“真的假的?你别唬我?”
金艺珍得意的说道:“他没有骗你,欧巴的确打了48环。欧巴可厉害了!”
“可厉害了!”夏云生学着金艺珍的语气调侃她,惹得众人发出善意的笑声。
金艺珍也不恼,反而问道:“彩头是什么?”
众人了一愣,然后不由得笑了起来。男人有时候说比一下,比的只是过程,并不一定要有结果。显然金艺珍并不了解这一点,不过大家也没有怪他的意思。
夏云生大气的说道:“今天午饭我来请。”
金艺珍高兴的跳了起来,“又有好吃的了!”
中午的时候,众人去吃了烤全羊。吃完饭之后,刘庆余对众人说道:“下午我和吴叔回去一趟,看看那个食品厂。”
金艺珍立即说道:“我也要去!”
崔燕立即阻止道:“你不累啊?”
小姑子好像有点陷进去了,她必须要阻拦一下。
“不累啊!”金艺珍靠在刘庆余身边,“我要跟着欧巴去玩。”
崔燕张了张嘴,这小丫头没有听出来她是什么意思吗?她知道金艺珍只是图新鲜感而已,或许让她多和刘庆余接触一下,她就会感到厌倦。
刘庆余现在的事业刚起步,哪有那么多的时间陪着金艺珍?而且很快金艺珍就要和她一起回韩国,到时候分居两地,两人联系起来很麻烦,时间一长感情就肯定就淡了。
这么一想,她就放心了不少。
“老刘,我们28号回韩国。”
刘庆余笑道:“放心,我们最晚明天就回来。”
上了车之后,金艺珍更加兴奋了,她还是第一次和男朋友一起去玩,这对她来说非常新鲜。一路上,她都在问东问西,想要全方位的了解刘庆余。
“你们家族竟然有上百人,在一个村里住着的就有三四十人?”
“整个村都是你家的亲戚?那岂不是一个大家族?”
两人在后面聊得火热,吴三也在前面不断的打电话。
“菜送到了?没有找到人?我打电话问问。”
“李经理,才送到仓库那边……好,我让他等一会儿。”
“人一会儿就到,你在那等一会儿。”
“老孙,我们往回走了,大概两个小时就到,你到时候去老郑家等我们……”
天色微暗的时候,汽车开到了郑家食品厂的大门口。三人刚下车,门口的办公大厅里面就走出来了四五个人。
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埋怨着,“怎么这么慢?”
“已经很快了。”
吴三笑着说道,然后为刘庆余介绍道:“大侄儿,这是你孙叔。”
“孙叔好!”
刘庆余打了个招呼,“让孙叔久等了。”
“没事!”老孙好奇的看了一眼金艺珍,然后说道:“这是老郑,我已经和他们说好了,咱们趁亮先看看厂子。”
老郑也不废话,他并不认为刘庆余能买得起这个厂子。不说另外给他的钱,单单就是扛下那五百万的债务,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拿得出来的。
刘庆余等人跟着老郑走向厂房,不得不说食品厂的占地面积很大,单单院子里面的空地,就要好几垧地,比刘庆余今年种的西瓜地都要大。
厂房在另外一边,一边走,老郑一边介绍道:“厂子占地七万多平,是我补偿了三十多家人买回来的。从银行贷款的五百万,全都扔在了这些人的身上不说,我自己还搭进去了二百多万。我之所以想要那些钱,就是想要把投资的钱全都收回来。”
吴三对刘庆余使了一个眼色,刘庆余会意的点了下头。
食品厂外面的确有人家,征地的事情应该是真的,但是这里面应该有猫腻。这里可是市郊,七百万想要征三十多家的地?简直是在开玩笑。每家都有一千多平的院子,没个三五十万,谁能把地给你?
“这个厂房长120米,宽10米,里面设备齐全,冬暖夏凉,非常干净……”
刘庆余对他的话左耳听右耳朵冒,在他嘴里就没有不好的地方。
进了厂房之后,不由得让刘庆余眼睛一亮。里面有一些机器,摆放的还算整齐,但是其他的东西就有点乱七八糟的了。里面有人在干活,看上去挺忙的,不过显然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都是按照各自的习惯来。
刘庆余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这个厂房稍加改造的话,完全可以充当酿酒车间。墙上刷的是绿色油漆,窗户是塑钢的,几乎就是刘庆余理想中的样子。只要把设备买回来,就可以酿酒。
老郑略带得意的说道:“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
吴三挑眉,如果不是看过刘庆余的酿酒厂房,他肯定会给他比个大拇指。别看刘庆余的厂房装修不行,但就是看着比这个厂房舒服多了。
“还行!”刘庆余笑了笑,“郑老板,我听说你家种了不少黏苞米,不知道还剩下多少?”
老郑立即说道:“黏苞米不算在内啊!”
吴三皱眉,“黏苞米是厂子的财产,怎么能不算在内呢?”
“要是算黏苞米的话,那就再加五十万。”
“你怎么不去抢?”
老郑斜了他一眼,强硬的说道:“就我这个地方,也能卖上一千万,七百万卖给你们,已经很便宜了。”
吴三还要再说什么,被刘庆余拦住了。
“现在还没到谈价钱的时候,我只是想知道黏玉米还有多少,食品厂的财务情况如何,然后才好给价格。”
老郑听到这话,知道这个小年轻是明白人。
想要把食品厂卖出去,那必须是谈的整体。不管是地皮,还是厂房、机械、原材料,只要在食品厂账上的东西,肯定都要一起卖的。本来他还想着糊弄一下外行,能多弄点钱就多弄点。
“大概还有四五十万斤吧!”
“大概?”吴三立即察觉到里面的陷阱,“大概四十万斤还是五十万斤?”
四十万斤和五十万斤差了十万斤呢?如果这老家伙说话再嘘一点,那就奔着小二十万斤去了。
老郑摇头,“没有个具体数,黏玉米还没有打(脱粒)出来。”
刘庆余:“能带我们去看看吗?”
“跟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