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回家的渴望
人类的一大特点是,身在他乡时拼命想回家,一旦回到家里又日思夜想着远走高飞。苏丰年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在山东老家时,他做梦都盼着能离开那个人人都笑他“丰年不丰收“的穷乡僻壤。如今飘泊异乡,他每晚做梦都是家乡的黄土地和母亲的饺子。然而此刻,他既想不起家乡的泥土气息,也回忆不起母亲饺子的味道,满脑子都是艾拉被绑在礁石上等待海水淹没的惨状。
风暴在天亮前减弱了些许,海面上的狂涛依然此起彼伏,但至少不再掀起遮天蔽日的浪花。这对于准备冒险救人的一行人来说,已是上天恩赐的好消息。
“天要亮了,“林大森从洞口走回来,脸上的表情比窗外的天色还要阴沉,“准备出发吧。“
苏丰年早已整装待发,腰间别着艾拉送给他的那把小刀,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衣裤。他知道,一会儿下水时衣物越少越好。
“你把计划再说一遍,“沈明月严肃地看着苏丰年,“我想确保你没有忘记任何细节。“
苏丰年点点头:“我和托马克从海底隧道潜入,先救出艾拉。你们带着马水手在外围制造混乱,吸引卫兵的注意力。“
“记住,不要逞英雄,“林大森叮嘱道,“救人要紧,一有危险就撤。“
沈明月在苏丰年肩上捏了一下:“真没想到,咱们远渡重洋,非但没回到大明,反而要去拯救一个土著姑娘。若是能回去,这都能当话本子卖了。“
“卖不了,“林大森冷不丁插嘴,“这故事没人信,太离奇了。“
苏丰年没有心思跟他们说笑,只是默默地检查着随身携带的工具:火石、短绳、竹筒——里面装着托马克特制的烟雾粉末。
“时间到了,“托马克走过来,浑身上下只穿了一条短裤,“我们该出发了。“
托马克领着苏丰年从山洞的另一个出口离开,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来到一个隐蔽的沙滩。浪潮在不远处的礁石上撞得粉碎,声音轰鸣如雷。
“就是那里,“托马克指向海面,“透过迷雾能看到那座小岛,那就是神圣礁石。海底隧道入口就在这片沙滩下面。“
苏丰年眯眼望去,隐约能看到海面上一个黑乎乎的影子,想必就是关押着艾拉的礁石小岛。
“下水前,喝这个,“托马克递给苏丰年一个小瓶子,“这是我们部落传统的潜水药,能帮助你在水下憋气更久。“
苏丰年接过来一饮而尽,顿时感到一股辛辣之气直冲鼻腔,眼泪都差点流出来:“咳咳...这是什么鬼东西!比老家的高粱酒还冲!“
托马克面无表情:“椰子发酵液加上一些海草精华和......“
“算了,不用说了,“苏丰年擦了擦嘴,“反正已经喝下去了。“
两人来到浅滩边缘,海水冰凉刺骨,但苏丰年已顾不上这些。托马克深吸一口气,朝苏丰年点点头,两人同时潜入水中。
海底的世界出奇地安静,仿佛与上面的风暴完全隔绝。托马克熟练地在前方带路,苏丰年紧随其后。他们游过一片珊瑚丛,苏丰年惊奇地发现自己真的能比平时憋气更久,那药水确实有效。
游了约两刻钟,托马克突然停下,指向前方一个黑洞洞的缝隙——那是海底山壁上的一个狭窄入口。托马克做了个手势,示意苏丰年跟上,然后钻入洞中。
这条隧道比苏丰年想象的要长得多,蜿蜒曲折,有几处甚至窄到只能侧身通过。昏暗的水下视线让苏丰年几次险些撞上尖锐的岩石。他开始感到肺部灼烧般的疼痛,那股药效似乎快要过去了。
就在他以为自己要溺水而亡的时候,隧道突然向上延伸,托马克加速上浮,苏丰年用尽最后的力气跟上。两人的头同时冲出水面,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呼...呼...这就是...传说中的...海底隧道?“苏丰年上气不接下气地问。
托马克点点头:“这是我小时候无意中发现的。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它的存在。“
苏丰年环顾四周。他们此刻身处一个狭小的洞穴,头顶是岩石,只有几处裂缝透进微弱的晨光。洞壁上长满了闪闪发光的苔藓,映照在水面上,如同繁星点点。
“这里是礁石内部,“托马克压低声音解释,“到地面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得爬上去。“
顺着洞壁上凸起的岩石,两人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爬。托马克显然对这里十分熟悉,动作敏捷如猴。相比之下,苏丰年就显得笨拙多了,好几次险些滑落。
终于,托马克停在一块平坦的岩架前,轻轻推动上方的石板。石板挪开一条缝,微弱的晨光射进来。托马克探头观察了片刻,然后示意苏丰年上前。
“艾拉就在上面,“托马克低声道,“有两个卫兵守着,背对着我们。“
苏丰年屏住呼吸,从缝隙中望去。他看到艾拉被绑在一根石柱上,头垂着,不知是昏迷还是在休息。两个魁梧的卫兵手持长矛,背对着这个暗道入口,注视着远方海面上隐约可见的船只——那想必是即将前来观礼的村民们。
“现在怎么办?“苏丰年问。
托马克从腰间取下一个小包:“我们用烟雾掩护。当卫兵被烟雾迷惑时,你负责解开艾拉的绳索,我来对付那两个家伙。“
苏丰年犹豫了:“能不能不伤害他们?毕竟那是艾拉的族人。“
“我只会让他们暂时失去行动能力,“托马克保证道,“不会有生命危险。“
计划确定后,托马克小心地挪开石板,丢出一个小包裹。包裹一触地便爆开,浓郁的红烟迅速蔓延开来。卫兵们顿时惊慌失措,咳嗽连连,目光四处张望,寻找烟雾的来源。
托马克和苏丰年抓准时机,从洞里跃出。托马克如箭般冲向两名卫兵,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两块沾湿的布。他敏捷地绕到卫兵身后,将布捂在他们口鼻上。卫兵挣扎片刻,便软倒在地。
苏丰年则直奔艾拉,抽出小刀割断绳索。艾拉软软地倒在他怀里,微弱地睁开眼睛:“苏...丰年?是你吗?我不是在做梦吧?“
“是我,“苏丰年紧紧抱住她,“我来带你走。“
艾拉艰难地摇摇头:“不行...船...他们的船马上就要到了...“
苏丰年朝海面望去,果然看到几艘船正向这座小岛驶来。最前面的那艘船上站着一个威武的身影,想必就是艾拉的父亲,莫尔卡兰的酋长。
“快走!“托马克催促道,“我们从原路返回!“
苏丰年背起艾拉,跟着托马克跳回洞口。两人刚刚落地,远处就传来了一阵愤怒的号角声——他们被发现了。
“走!“托马克当先钻入水中,苏丰年紧随其后,背着艾拉艰难地在水中前行。
回程比来时更加艰辛。苏丰年不仅要对抗海水的阻力,还要确保艾拉不会溺水。好在海底隧道虽长,但并不全是水下通道,中间有几处空气囊可以停下换气。每到一处空气囊,苏丰年就让艾拉呼吸一会儿,然后继续前行。
终于,他们重新回到了那片隐蔽的沙滩。三人筋疲力尽地瘫倒在沙滩上,大口喘着气。
“我们...成功了?“苏丰年不敢相信。
托马克的表情却异常严肃:“暂时而已。一旦酋长发现艾拉不见了,整个岛都会戒严。我们得赶紧回山洞与大家汇合,然后想办法离开这片区域。“
艾拉虚弱地抓住苏丰年的手:“为什么...为什么要来救我?我不是让你们离开吗?“
苏丰年握紧她的手:“在我的家乡,有句古话叫'士为知己者死'。你为了救我们,甘愿牺牲自己,我怎么能丢下你不管?“
艾拉眼中含泪:“你不明白...我父亲不会放过你们的。他宁可杀了我,也不会允许我和外族人在一起。“
托马克插话道:“先别担心这些。现在最重要的是回到山洞,和大家汇合。“
三人休息片刻后,便起身沿着隐蔽的山路前行。苏丰年背着艾拉,托马克在前面开路。他们走得很慢,因为艾拉的身体状况不佳,而且他们必须时刻警惕追兵。
当他们距离山洞还有一段距离时,突然听到前方传来打斗声。三人对视一眼,加快脚步向前。穿过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后,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呆了:林大森、沈明月和其他人正与一群莫尔卡兰战士激战。从战场的状况看,林大森他们明显处于下风。
“那是我父亲的近卫军!“艾拉惊恐地说,“他们一定是追踪到了这里!“
托马克面色凝重:“情况比我想象的更糟。我们得想办法帮他们。“
苏丰年看着战场,突然想起了什么:“艾拉,你父亲重视面子吗?“
艾拉不解地看着他:“什么意思?“
“我是说,如果有一个堂堂正正的理由,他会不会改变主意?“
艾拉迟疑片刻,点点头:“我父亲虽然固执,但很讲规矩。如果有合适的理由,他可能会考虑。但什么理由能让他接受我和外族人在一起?“
苏丰年没有回答,而是从腰间抽出那把艾拉送给他的小刀,举到空中:“托马克,这把刀在你们部落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托马克仔细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是酋长的祖传仪式刀!通常只在最重要的仪式上使用。艾拉,你怎么会有这个?“
艾拉低下头:“那天我帮父亲整理宝物时,看到了它...我知道这对父亲很重要,但当时我太想给苏丰年一件礼物...“
苏丰年露出一丝微笑:“那就对了。我有一个计划。“
他简单地向两人解释了自己的想法。艾拉的眼睛越瞪越大,最后几乎不敢相信:“你确定要这么做?这太危险了!“
苏丰年坚定地点点头:“没有别的办法了。“
托马克也赞同:“这计划虽然冒险,但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计划确定后,托马克先一步走向战场,高举双手示意和平。战斗暂时停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伟大的莫尔卡兰酋长,“托马克高声喊道,“有一个挑战者想要见您!“
人群缓缓分开,一个魁梧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他身披华丽的羽毛斗篷,头戴贝壳和骨头编织的王冠,正是莫尔卡兰的酋长,艾拉的父亲。
“谁敢挑战我?“酋长威严地问道。
这时,苏丰年背着艾拉从灌木丛中走出,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他们。酋长的脸立刻阴沉下来:“放开我的女儿,外族人!“
苏丰年轻轻放下艾拉,然后从腰间抽出那把祖传仪式刀,高高举起:“我,苏丰年,以这把神圣之刀为证,向您发起挑战!根据你们的传统,我要求决斗的权利!“
酋长看到那把刀,脸色立刻变了:“那是我的祖传仪式刀!你怎么会有它?“
艾拉上前一步:“父亲,是我把它给了他。作为我心意的象征。“
酋长愤怒地瞪着女儿:“你...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知道,“艾拉坚定地说,“在我们的传统中,拥有酋长的仪式刀的外族人,有权向酋长发起一次挑战。如果他胜了,酋长必须答应他一个合理的请求。“
酋长的表情阴晴不定,显然在挣扎。一方面,他不能违背祖先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不想接受这个挑战。
林大森和沈明月困惑地看着这一幕。沈明月小声问道:“这是什么情况?小苏要和酋长打一架?“
林大森摇摇头:“这小子是不是傻了?那酋长壮得像头牛,他哪是对手?“
苏丰年却神色从容。他知道,这是唯一的机会。
终于,酋长做出了决定:“好,我接受你的挑战。但如果你输了,不仅你要死,你的朋友们也别想活着离开。“
苏丰年点头:“我接受。“
决斗的规则很简单:两人各持一把木棍,站在一个画好的圆圈内。谁先被打出圈外或者认输,谁就输了。
林大森急忙跑过来:“你疯了吗?你打得过他吗?“
苏丰年镇定地说:“大哥,记得我在船上时跟你说过的吗?我从小在山东农村长大,最擅长的就是棍法。每年夏天,村里男孩子都会拿着竹竿比试,我从没输过。“
林大森半信半疑:“可那毕竟是孩子的游戏,这可是生死之战啊!“
“放心吧,我有分寸,“苏丰年拍拍林大森的肩膀,“以前在乡下,我们打架就是不服就干,讲究的是实在。这酋长虽然壮,但我看他身子僵硬,肯定是很久没实战了。“
林大森还想说什么,沈明月拉住了他:“让小苏去吧。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决斗圈很快准备好了。酋长拿着一根粗壮的木棍,站在圈的一边;苏丰年则选了一根较细但更长的木棍,站在另一边。艾拉站在圈外,神情担忧地看着两人。
随着一声号角,决斗开始了。
酋长率先发动攻击,挥舞着粗大的木棍向苏丰年砸来。苏丰年不慌不忙,侧身闪过,同时用木棍轻巧地点了一下酋长的腿部。酋长踉跄了一下,但很快稳住身形,再次冲向苏丰年。
两人就这样你来我往,斗了十几个回合。酋长的招式狂野粗犷,力大势沉;苏丰年则灵活多变,借力打力。渐渐地,酋长的动作开始变得迟缓,呼吸也越来越粗重。
“怎么样,酋长大人,累了吧?“苏丰年一边闪躲一边调侃道,“在我们大明,有句老话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您这把年纪,还是别太逞强了。“
酋长听不懂他的话,但从语气中也能猜到几分。他怒吼一声,使出全力向苏丰年冲来。
就在这关键时刻,苏丰年想起了小时候在河边和伙伴们打闹的情景。他灵机一动,等酋长冲到面前时,突然矮身,用木棍横扫酋长的双腿。
这一招打得酋长措手不及,他重重地摔在地上,滚出了决斗圈。
现场一片寂静。莫尔卡兰的战士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无所不能的酋长,居然被一个瘦弱的外族人打败了?
苏丰年也松了一口气,他走到酋长面前,伸出手:“酋长大人,您没事吧?“
酋长没有接受他的帮助,自己爬了起来。他脸色阴沉,但还是说道:“你赢了,外族人。按照传统,你可以提出一个要求。“
苏丰年深吸一口气:“我要求娶艾拉为妻,并且希望我和我的朋友们能在莫尔卡兰村自由生活,不受干扰。“
酋长脸色更加阴沉:“这是两个要求。“
“这是一个要求的两个部分,“苏丰年坚持道,“一个没有另一个的保障,就没有意义。“
酋长沉默了许久,最后看向艾拉:“这真是你的心愿吗,我的女儿?“
艾拉走上前,挽住苏丰年的手臂:“是的,父亲。我爱他,就像母亲爱您一样。“
提到艾拉的母亲,酋长的表情似乎软化了一些。他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叹了口气:“很久以前,我也曾为了爱情对抗整个部落。那时,你的母亲来自敌对部落,所有人都反对我们在一起。“
艾拉惊讶地看着父亲:“我从不知道这事。“
“因为最后我们赢了,那段历史就不重要了,“酋长苦笑道,“但我忘了自己曾经的样子,反而成了阻碍你幸福的人。“
他转向苏丰年:“外族人,你有勇气,也有心。如果你真心爱我的女儿,我就答应你的要求。但有一个条件:你必须遵守我们的传统,举行正式的婚礼仪式。“
苏丰年大喜过望:“当然!我愿意遵守任何传统!“
林大森和沈明月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沈明月感叹道:“这小子居然真成了?看来我们要在这里多待一阵子了。“
林大森点点头:“是啊,不过这样也好。船还没修好,我们也没地方可去。既然当地人不再敌视我们,就权当是在这里度个假吧。“
沈明月若有所思:“说起来,我们来这里已经挺久了。你有时候会想家吗?“
林大森望着远处的海面,轻声说:“每天都想。可是,家在哪里呢?我们离开大明这么久,就算回去了,还会有家吗?“
沈明月没有回答,只是轻轻靠在林大森肩上。两人静静地看着苏丰年和艾拉被莫尔卡兰的族人围住,开始讨论婚礼的细节。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在这个遥远的海岛上,漂泊的灵魂似乎找到了暂时的栖息地。但是,无论栖息地多么美好,心中那份对故土的思念,对家的渴望,始终如火种般燃烧不熄。
唯一的区别是,对有些人来说,家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家是一个人,无论在哪里,只要那个人在身边,就是家。
苏丰年看着艾拉的笑脸,突然明白了:也许,这座荒芜的小岛,就是他的家了。
至于林大森和沈明月,他们的家在哪里?是遥远的大明,还是彼此的身边?这个问题,或许只有时间能够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