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8 10:48:22
封面
内容简介
第五卷 佛陀和清虚的世界
第二十章 僧肇、慧远、竺道生
一 僧肇的佛学思想
二 慧远的佛学思想
三 竺道生的佛学异端思想
第二十一章 华严宗、禅宗
一 华严宗的佛学思想
二 禅宗的佛学思想
三 佛学的价值和局限
第二十二章 道教的发生发展
一 早期道教的发展
二 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三 隋唐道教和道家
第六卷 宋明道学
第二十三章 道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十四章 王安石变法和新学
一 变法主张
二 变法实践
三 王安石新学主要内容
第二十五章 道学的发端和初步形成
一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二 邵雍的“象数”学
三 张载的气化论
四 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
第二十六章 朱熹的集大成
一 基本思维方式
二 朱熹的天道观
三 朱熹的心性学
第二十七章 王守仁心学
一 王守仁学术思想的基本脉络
二 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及其他
三 心学的发展
第七卷 晚明和晚清变局下的中国道统
第二十八章 晚明和晚清的中国社会
第二十九章 明末清初的思想遗产
一 王夫之
二 顾炎武
三 黄宗羲
第三十章 晚清大变局中的两条主线
第三十一章 近代社会革命
一 太平天国运动
二 章太炎的民族革命
三 邹容的《革命军》
第三十二章 近代社会改良
一 冯桂芬
二 张之洞
三 郑观应
四 谭嗣同
五 严复
第三十三章 康有为
一 新学伪经和托古改制
二 保皇保教和虚君立宪
三 小康社会和大同之道
第三十四章 孙中山
一 建国方略
二 三民主义
三 孙中山的政治遗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