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信息隐私:制度议题与多元理论
更新时间:2025-03-17 18:33:40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从微观-宏观层面结合隐私保护、数据产权、声誉修复和科技伦理等前沿疑难法律问题,以个案和具体法律问题切入,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娴熟运用最合用的分析工具和社会科学理论框架,展示出一幅在21世纪中国如何理解信息隐私的画卷,并实现了真正有解释力、有启发性的理论化。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4-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损害赔偿疑难问题研究
本书以损害赔偿重大疑难问题为线索,研究内容从损害概念、赔偿方法的理解等基本原理问题,到违反强制性规定之侵权责任构成、买卖合同标的瑕疵致扩大损害之赔偿等责任法中横跨公法与私法、合同与侵权的体系问题,再到纯粹经济损失、惩罚性赔偿等损害赔偿领域的“边界地带”。法律28.4万字 - 会员
北外法学(2020年第1期/总第3期)
《北外法学》是一本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主办,面向法学所有专业,突出国际法、国别法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设有国际法与区域治理、知识产权、中东欧国家法律研究、东南亚南亚法律研究、西亚北非法律研究、独联体法律研究、中国法律前沿等栏目。本书为总第3期,共包括15篇文章,分为刑事法研究、程序法研究、域外法研究、其他部门法研究四大板块。法律17.8万字 - 会员
信息网络犯罪规制的预防转向与限度
本书以预防刑法为理论基础,在刑法观念层面以保障社会发展的消极自由为导向调节预防刑法观,以比例原则作为信息网络犯罪规制预防转向的政策限度,以权利本位的法益概念作为其实质限度,以与法益具备规范连接、定型化的构成要件行为作为其形式限度,以消极责任原则指导下的刑事归责路径作为其责任限度,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化解‘法益侵害社会化与刑事责任个别化’间的冲突”这一时代理论命题,完成了“以类罪反思理论变更,以理论指法律23.4万字 行政法基础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法学获得长足发展,为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行政诉讼法》,确立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机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随后,《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一系列行政法律陆续颁布实施,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用法治护航经济行稳法律19.3万字- 会员
美国人工智能领域基本权利保护研究(山东大学数据法学丛书)
本书主要以数据隐私、平等权和生命健康权的保护为视角,探讨了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权利保护现状,试图为中国提供一份可能的域外智识参照;并指出选择性吸收美国经验中的积极优势,提高个人的基本素养,增加公众参与途径,扩容行业自我监管的空间,促成三方协作下的全程权利保护,可能是我国未来基本权利保护的方向选择。法律23.4万字 - 会员
刑事合规的理论前沿
本书对刑事合规问题进行了解读,涵盖了刑事实体法、刑事诉讼法、公司法的相关学科内容,并对刑事合规理论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从宏观上来说,探讨了刑事合规的政策底蕴、刑事政策与刑法教义学之间的关系、刑事合规的功能和具体内涵等;从微观上来说,对具体的企业合规问题进行了论述,包括民营企业的合规问题、金融合规问题以及其中极为重要的反洗钱规制、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合规政策的路径等。法律32.3万字 - 会员
虚拟的权利:中国古代容隐制度研究
容隐是指庇护亲属的犯罪行为,帮助其逃脱法律制裁。这种因私废公的行为被确定为法律权利,若在主张个人权利为国家权力之本的近代社会,尚属正常,但出现于强调君权至上的中国古代,则显得有些超前,不合时宜。那么,在中国古代社会,设立容隐制度的目的何在?社会文化与国家司法是否做好了真正接受这一制度的准备?容隐行为的正当性是否会被真正认可?容隐权究竟只是法条层面上的虚拟权利还是有司法保障的实际权利?本书依据法典及法律15.4万字 - 会员
信息隐私:制度议题与多元理论
本书从微观-宏观层面结合隐私保护、数据产权、声誉修复和科技伦理等前沿疑难法律问题,以个案和具体法律问题切入,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娴熟运用最合用的分析工具和社会科学理论框架,展示出一幅在21世纪中国如何理解信息隐私的画卷,并实现了真正有解释力、有启发性的理论化。法律18.8万字 - 会员
保险事故诉讼证明问题研究
本书作者基于对保险法上保险事故之证明问题的理论分析,在解决保险事故证明难问题方面提出了白己的独立见解和理论框架,包括适用第一眼证据、外观证据规则,区分权利障碍要件与权利成立要件,将权利障碍要件交由保险人承担证明责任,将意外险中“非本意性”要件倒置给保险人、将“疾病性”要件交由保险人间接反证,在因果关系证明中区分当事人与法官责任界限,在未履行出险通知义务的案件中强调保险人对要件事实的逐一证明等。法律18.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