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曹操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天下诸侯

第十二章 天下诸侯

公元184年十一月份秋收之后,我统领大军抵达汜水关前,因为消息不便,所以我六月份发出倡议,到十月(农历)份粮食收获,十月份诸侯们才陆续赶到洛阳汜水关外。

响应倡议的共有二十一路人马:第一路征南将军冀州牧朱儁;第二路九江太守袁术;第三路渤海太守袁绍;第四路豫州刺史孔伷;第五路兖州刺史刘岱;第六路,河内太守王匡;第七路东郡太守乔瑁;第八路山阳太守袁遗;第九路济北相鲍信;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路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路,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路北平太守公孙瓒(他带着刘备);第十五路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路吴郡太守孙坚(他刚刚当上);第十七路陈留太守张邈;第十八路琅玡太守韩馥(一个买官的家伙),第十九路益州牧刘焉;第二十路南阳太守袁盎。其中,益州牧刘焉和西凉太守马腾只是表示了精神上的支持,并没有派兵来,显然,即使他们想派兵,也做不到,益州太远,而西凉到这里要经过董卓的领地——这好像是在找死。

但是军队却异常地庞大,由于刚刚发生过规模庞大的瘟疫,各地区人口都有大量减少,但是壮劳力的损失比老弱妇孺的损失小得多,因为他们抵抗力强,这使得各地丁壮比例增加,诸侯们招兵募粮比较容易。我带了全部郡兵三万人,外加三万辎重兵,全副武装,文武鼎盛。把于禁和王越留在家里率领差不多一万家兵家将们驻扎在城堡里保卫谯郡,我是很放心的。其他人,冀州牧朱儁因为原先就统领大兵团,后来又牧守冀州,且又路途不太遥远,因此动员了十万大军来会盟。渤海袁绍四世三公,受到了河北各地同僚、贵族的资助和推举,也带了五万多大兵。袁盎是袁绍的叔叔,本来是中央的高官,后来见到朝政不稳,袁家在洛阳的人又不多,便积极地谋了一个南阳太守的职位,可惜南阳被黄巾蹂躏过甚,人口锐减,暂时还没有恢复过来,但总算南阳是天下第一大郡,因此钱粮丰足,统兵也有八万。其他人多则三四万,少则两万,各带粮草,或多或少,一齐汇聚在汜水关外。除了我之外,其他人大都是临时动员的农民,而我则是精锐的久经训练的常备军,只有朱儁拥有五万精锐中央军(原是用来震慑河北黄巾的)。

我刚刚抵达,这里就已经有好几路人马在等我了,司隶、兖州和豫州的诸侯路很近,所以最早抵达,接下来是并州的诸侯,我谯郡兵马却来得迟了些。到了之后听到消息,说董卓已经对庸州(汉代是司隶的一部分)实施了大规模动员,兵力也急剧上升,然而雍州人口却不多,庸州四郡弘农、京兆、冯翊、扶风加起来全部人口也就只有一百万,董卓却动员了超过二十万人,使他自己的总兵力超过了五十万,与关东联军的六十万大军抗衡。

这一次会盟的兵力超过历史上的那次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因为历史上的那次会盟比这一次的晚5年,当时的关东人口数量因为经过了反复多次的黄巾之乱和饥荒损失得更多,而现在因为我的缘故更快地解决了黄巾战乱,前后不超过一年,所以损失的人口相对要小得多。

我以为我带来的十万吨粮食已经很多很多了,不料袁盎袁术带来的更多——粮车前后连接,看不到首尾望不到边,浩浩荡荡来到关前。袁术这时候年轻而且谦恭,他的叔叔袁盎则肥头大耳,颐指气使不可一世。袁术面貌英俊,气度高华,真是一个翩翩佳公子,他跟我差不多大,也才28岁。我率领手下文武去迎接袁氏叔侄,他们两个则装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来,袁盎对我道:“这就是名满天下的曹孟德吗?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我打着哈哈,随便跟他们寒暄了几句,称赞说:“两位袁将军真是兵多粮广,孟德后生晚辈,如何敢比?”

袁术却笑了笑:“这事还都是你的功劳,没有你的地瓜(他指的番薯),我们哪来那么多粮草!”

原来,很早的时候,就有几个谯郡农奴偷了番薯藤逃出去,后来被袁家利用了,几年工夫就种得漫山遍野,仓储如山,他们家是大官僚大贵族大地主,田庄只有比我更多得多。

我心里郁闷了一阵,但是也知道这种事情是免不了的,所以脸上还是笑呵呵的,道:“仙人赠我仙种本意,就是为了惠及天下,袁司空(袁盎)善加推广,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袁家叔侄都是大笑,我便摆下酒席招待二人,袁术在长辈面前显得颇为拘谨恭敬,袁盎则一副老子天下第一自居,但他看我军士雄壮,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也不敢小觑了我。

三天后袁绍和朱儁都到了,大家搞起了大规模的社交活动,部下将领之间也是你来我往,不亦乐乎。所有诸侯里面自然是我最有钱,军队里面,也是我的军队最精锐最富有待遇最好,大家都很羡慕。这世界上有钱未必什么都办得到,但是没钱却是什么也办不到的。我有钱,便自然可以尽情结交朋友,关键时刻他们就会支持我些。袁家可以盗走番薯甚至玉米,但是在工业技术上的学习可没那么简单,况且工业需要的是一系列技术,偷走一两样用处不大。况且要比发展技术,我用不着害怕天下任何人,因此袁家的财富目前已远不能和我相比。然而令人惊讶的事,将领的分布变得特别有意思。赵云居然是朱儁的麾下小将,而关羽则是河内王匡的手下,我的手下好不容易找到了他,却发现年轻的他拿着一炳破铁刀在王匡军中充当校刀手,真是暴殄天物啊!文丑自然是袁绍的,还有张合、高览。因为袁绍也没有在洛阳干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来,因此没有得到士林的尊敬,田丰、沮授、审配、辛评等等也都还没有追随他。

找到了关羽、赵云,我心里面暗暗高兴,虽说我此时将领有得多,而且可以挖掘的大将总是能找到的,并不一定要依赖于历史上的名将,不过我也很欣赏这两个人,便耍一点手腕,用三桶葡萄酒换来了关羽,用两件宝甲换了赵云,这样便宜的价格,我没有道理不要。王匡和朱儁虽然感到奇怪,但并没有拒绝。赵云和关羽则是莫名其妙,尤其是赵云,这时候才十八九岁,好在这两人虽然性情忠义,不过古代的忠义也有自己的规则,王匡和朱儁并没有如何对他们“恩”,他们也只需要报之以一般的“义”。我以“国士”待之,他们自然会报我以“国士”的义。关羽和赵云这时候还没有被刘备那一套忠刘爱汉的思想毒害,只要我用另一套教导他们,倒不担心他们以后会被刘备拐跑了。

送给他们每人一套武器铠甲、每人一匹骏马,还有金银若干,暂时先充当我的亲卫再说,另外又送他们兵书战策,附赠关羽一部春秋。我投他们所好,给关羽的是钢制单刀、八十斤大长刀(比青龙偃月刀略好),给赵云的是宝剑银枪,银盔银铠。

汜水关前盟军大营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大家都美其名曰等候天下诸侯会齐,其实是谁也不愿意单独上去挑战,自损实力。我拉着曹斌、许褚、荀攸、戏志才等一大帮文武拉帮结派搞外交。戏志才这人很有交际能力,他给我仔细分析了哪些诸侯可以笼络,哪些诸侯该保持距离,甚至成立了一个小小的情报机构,每天派出几十个细作四处打探诸侯和他们将领们的人品性情、生活习惯、才干嗜好。我看他的确很有情报才能,而且心思细密,干脆就拨给他一些钱粮,好多办些事情。

十一月初七,公孙瓒带领他那名满天下的白马骑兵和其他骑兵抵达了诸侯大营,顺便也带来了师弟刘备,刘备穷困,虽然生活无忧,却是没有余钱招兵买马,因为颜良的事情我们彼此之间还有些尴尬,但是因为这里面我和他还有颜良都算不上有什么过错或者谁对不起谁,因此很快也就和解了。公孙瓒的白马骑兵的确精锐,骑兵素质和马匹素质可以和我的骑兵队相媲美,难得的是他的白马骑兵对真的像传闻中所说的那样全是白马,在所有马里面,汉人认为白马最漂亮最尊贵,所以一般只有皇帝骑,臣子不能骑,诸侯骑、部下不能骑,主人骑,奴仆不能骑,也就是说,皇帝在场的时候,诸侯们就不能骑白马,依此类推,这是礼制的规定。但是公孙瓒身处幽州,手下良马无数,就光用白马来武装部队,这完全是一种炫耀。他的马虽然比我多,但是我的军官的西凉骏马却要胜过他的军官的,毕竟用培植纯血马的方法培育出来的,都是天下闻名的名马级别。此外,说到装备水平,我的军队比任何一支军队都强,公孙瓒也不例外。他看看我的骑兵队的马蹬、高桥马鞍、马蹄铁,一阵惊喜,立马回去也作了一些,大规模装备起来。

刘备这人倒是尊师重道,听说郑玄在我哪里,虽然他只不过曾经坐在最后面远远地听郑玄讲了几天学,但是一口一个“恩师”的,问我郑玄的近况。又因为我和郑玄平辈论交,所以他虽然只比我小一岁,也自称后辈,这让我舒服极了。张飞还是跟以前一样爱酒,但又不太好意思跟我要,我看出了他的意图,便派人送了他一车美酒,他感激得不得了。

然而袁家的人却特别瞧不起刘备,正像三国演义里面写的那样,像袁家这样的世代名家十分瞧不起曾经沦落到织草席地步的刘备,袁绍除了在见面的第一次宴会上郑重地给刘备敬了一杯酒,说:“我非敬汝名爵,我敬汝是帝室之胄耳!”之后就再也没有正眼瞧过刘备。袁家这样的傲慢,偏偏很多人觉得他们这样的态度让人敬重,有几个诸侯崇敬袁家,一天到晚在袁家的大帐里面。那些自种身份,不愿去阿谀谄媚的,就来跟我结交。

十一月十五日,最后一支诸侯军队来自吴郡的孙坚也终于抵达了,他跨越了两条大河,长途跋涉三千多里,结果最早出发,却最晚到达,他的军队多是江东豪杰,并且像我一样多是青年俊杰,不像其他的诸侯,动员了十五六岁的少年和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充数,当然,充数这种事情,整个三国时期,谁都在干,军队里面兄弟兵、父子兵甚至爷爷兵孙子兵都多得不得了。

孙坚的武器叫做古锭刀,据说也是一件宝物,于是我便和他交换兵器互相欣赏,自然还是我的倚天剑略胜一筹,可是孙坚却毫不在意,根本就没有在这上头争强好胜的意思。他看了看我的紫金冠,又指了指自己头上的红头巾,笑道:“金冠沉重,孟德也不嫌弃,只恐于上阵杀敌有碍。”

汉代士人以帽子的品位级别显示家族、地位和风雅,像孙坚这样不肯戴帽子的人实在是绝无仅有的,我不敢笑他,说我这个紫金冠其实是钢盔,只不过外面粉饰了一下而已。孙坚点点头,也不说什么,我又教他后世出现而最近被我在谯郡引领成风尚的林宗巾(后世一种风雅的头巾佩戴方法)的系法,孙策倒是感兴趣了一下,学了之后,也并没见他怎么用,看来他是真的英雄,并不屑于干这种风雅的事情。他此时一心为公,没有半点私心,着实令人钦敬。

大家都到齐了,我便推举德高望重的中央军统领朱儁为盟主,我们也算共事过,而且相处得很愉快,无论兵力还是资历,他并不亚于袁派的袁盎。但是王匡鲍信等人则推举袁盎,还没有开打呢,诸侯们就产生了分裂。

我提议说,不如这样好了,我们诸侯大军可分为两路,一路在南攻,另一路从北面,南面盟主朱儁,北路盟主袁盎,哪一路先破洛阳,哪一个盟主就是正的,另一个为副,大家都说好。于是把诸侯平分两路,袁家的四家诸侯自然是一路,袁盎、袁术、袁绍、袁遗,再加上他们的门生和朋友鲍信、张超、王匡、孔融、韩馥、张扬。其余人是南路军,两路军大体上数量相差不远,但是北路军的粮草就要多很多了。但是这个时候不能分你的我的,应该一体为公才对,所以北路军交割一百万石粮食分给南路军,现在正是向天下展示自己英姿,收买人心的时候,所以袁家也没有推辞。

我们南路军攻打汜水关,北路军则开往虎牢关,来到汜水关下,骁骑校尉华雄列阵出马,我定睛看时,真是好一条关西大汉!注:关西是指潼关以西的秦川地区。

只见那华雄身材雄伟,虎背蜂腰,简直就像后世所见的施瓦辛格一般,无论身材还是相貌,都是凛凛一躯、堂堂一表!他手里捧着一把长刀,精光闪亮,头戴着一顶十分华丽的钢盔,镶嵌着一些金银,身上穿着烂银铠,浑身上下亮晶晶的。他站在汜水关城楼上,一副志满意得,小视天下英雄的样子。

“哼!”朱儁鼻腔里种种地哼了出来,他身经百战,朝廷上将,自然不会把这种后起之秀放在眼里,他说:“谁愿上前挑战?”

他话音未落,诸侯们后面的的一大群将领就都纷纷叫嚷起来:“我!”“小将愿往!”

不料别人都在争论,有人却已经上去了——乃是江东猛虎孙文台手下大将韩当。

孙坚自己是一个快意恩仇、是非分明,刚强勇烈的伟丈夫,他的手下也一样血气十足,英气袭人,韩当二话不说扛着一口大刀骑着匹黄膘马就冲到汜水关前骂阵,不一会儿关门大开,冲出来一员武将,自称是副将胡轸,上来应战。两人乒乒乓乓打了几个回合,韩当一刀就把胡轸砍成了两半。汜水关上一阵惊呼声,韩当得意洋洋地割下胡轸的头,示威般的向汜水关上摇了摇,带回去向孙坚请功。

孙坚手一挥,带领数千江东豪杰直冲了过去,他们多没有头盔,但是悍勇十足,我想帮他一下,奈何关前地方狭小,容不得许多兵,只好罢了。孙坚冲锋了几下,损失了一二百人,但汜水关城池虽不高大,也不容易攀登,城墙的最外面一层是砖石所造,倒也陡峭。这样子攻了一阵,我也不甘示弱,派出曹志和夏侯廉统帅的两支共四千人的刀盾兵去攻城,也损失了一二百人。

朱儁看看已经达到了试探的目的,就让大家先休息一天,明日再战。

当天晚上吕虔的工程兵开始会合其他诸侯的兵马大造器械,攻城椎、云梯等等。因为这是一个小关,所以我们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用不着制造井阑之类的大型攻城器械。

第二天一大早收到昨夜送来的消息,就听说昨天吕布镇守虎牢关,北路军猛将轮番上阵,结果接连被吕布斩杀,一天里面就折了方悦、穆顺、武安国、文丑四员大将,士气大落,一时之间束手无策。尤其是文丑,本来袁绍是不舍得派他上的,但是袁家不能没有表示,坐视其他诸侯损兵折将,便让文丑上阵,不想文丑这人血气上涌,硬要跟吕布拼个你死我活,吕布乃是天下武学最高境界的武痴,文丑就练一辈子也不是对手。我暗暗一笑,本来嘛,最强悍的武将都在南路军这边,袁家华而不实,虚有其表,吃点亏总是难免的。

众将会齐,又去攻打汜水关,我派典韦上前挑战,却见城上多了不少将领,原来昨夜华雄担心守不住,便从洛阳请了援军来。

典韦纵马上前挑战,不一会儿华雄领着五百骑兵背关而阵,典韦骂道:“华雄小儿!快快出来受死!”

华雄大怒,拍马冲上前来,手起一刀就向典韦劈了过去。虽然在力量方面,典韦已经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但依然不敢只用单手抵挡。双手武器可以把人的臂力发挥到最大,而单手武器则常常更多地运用腕力,因此除非绝对力量相差很大,否则单手去抵挡人家双手还是不现实。

两人你来我往,打得火花四溅,让人看的心惊肉跳,典韦越打越兴奋,不断发出怪叫声,他的戟虽然是单手武器,但是分量不轻,慢慢地站了上风,双手急速地挥舞,华雄只办得招架而已。

我见到华雄本已经生了爱才之心想要收服他,但看着典韦这个样子,只恐华雄已经没有生还的机会,便嘱咐了许褚几句,让他上去掠阵。许褚听了掣起双刀便走到走到阵前,看着典韦厮打。

不出我之所料,典韦果然在呼叫中一戟将华雄打下马来,正要顺势结果了他,许褚用刀架住说:“主公教饶他性命!”

典韦一愣,说:“哦。”并不敢违抗。

早有几个亲兵上去,其中包括赵云,几个人制住华雄,其他人用绳子绑住他,赵云得意洋洋用枪尖指着华雄的脖子,好像华雄是被他打下马的一样。年轻就是年轻,始终不够稳重。我心里想着,皱了皱眉。

“还有哪位敢出来对敌?”这回轮到许褚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