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章 图画采薇
陈翊升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是啥子大事情哩。因为我们有六七十号伙计,这么多人一起吃饭,要搭好几张桌子,灶房摆不下,干脆就懒摆得,吃饭时用手把碗端到,在院子里往地下一窟就行了。良州的醋坊酒坊都是恁个的。”
赵骥道:“在院子里吃,那要是下雨呢?”
陈晟笑道:“那就窟在墙边边下吃噻。”
众人都笑道:“对头对头,这墙边边底下宽,淋不到雨。”
赵骥环视了一下灶房檐下,果然比别的屋檐要宽一些,便道:“你们先将就到,我一定会给你们修一间大饭堂,无论刮风下雨,都在屋里吃饭。”
众伙计道:“东家仁义,我们等到起。”
大家说说笑笑回到前院,陈翊升对赵骥道:“东家,我看时辰也该差不多了,是不是现在就下锁?”
赵骥道:“都料理完了?”
陈翊升道:“这也是每年的陈规,该遮的遮,该盖的盖,都弄好了,只等东家来最后看一遍,就好关门下锁。哦,对了,今年值守的人是陈晟,在掌柜和伙计们都走后,他会在这里守到明年开春儿。”
陈晟正跟着,面上神情有些不乐意,赵骥便道:“陈晟是新伙计,还是留个老伙计吧。”
陈翊升道:“东家,陈晟虽进醋坊时间不长,但还算机灵,做活路也卖力,早已熟悉了醋坊的各道工序,对这院里各个地方也都十分清楚,心也还细,照看个把月门户不成问题。再说他是新伙计,正该留在这里,让别人回家过年。”
其他伙计都道:“对头,陈晟又没成家,屋里头又没得婆娘,他回去做啥子嘛,不如留在这里看门照屋。”
众人说完大笑,陈晟脸红不语。
赵骥知陈翊升是想磨砺陈晟,也晓得陈晟有股子冲劲,可又觉得陈晟身上少了一点沉稳,怕有啥不妥当之处,但陈翊升已经做出了安排,并且这样安排也是为了让其他伙计都能回家过年,若再另派他人,似乎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便压下了心中的隐忧。
对陈晟笑道:“城里过年比乡下还好耍些,年三十我派人给你送好吃的过来。”
陈翊升忙喝道:“还不快谢谢东家。”
陈晟高声道:“谢东家赏!”却是模仿门口那乞丐的声调。
陈翊升脸色一变,骂道:“给老子的,啥子不学,要学个讨口子,我看你以后也就是讨口的命!”
伙计们忙劝道:“掌柜的莫发气,这年跟腊月的,可莫要乱封谶。”
在东家面前,陈翊升也不好再骂更难听的,只恨恨地盯了陈晟两眼,就命他跟到,又带着几个贴心伙计,逐一检视门窗,亲自给库房下锁,贴上封识。
然后将一串粗细长短都跟筷子差不多的铜钥匙,交给陈晟,严厉而庄重地道:“从今天起,这串钥匙就交给你了,你要象保护性命一样保护它。人在钥匙在,人不在了钥匙也要在!听明白了吗?”
陈晟将钥匙紧紧攥在手中,对陈翊升和赵骥道:“请掌柜和东家放心,只要有我陈晟在,过年期间,我保证赵家醋坊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见陈晟话语铿然,态度坚决,赵骥忽然觉得,陈晟是陈翊升亲自调教的,其实对他不应有啥不放心的,遂心中释然。
对众伙计道:“我已命人包下状元街的状元楼,今天我们吃团年饭,一定要一醉方休,大家说要不要得?”
众人都哄然应好。
带着众人出了大门,门口乞丐已无踪影。
走了一阵,赵骥回身,陈晟还倚门而立。
见他止步,陈晟对他举臂扬了扬,便转身进了醋坊,将两扇大门吱呀呀地关上,从里面落下了顶门杠。
赵骥真切地看到了陈晟脸上向往的神情,心中有点不忍,又见站在身边的陈翊升,表情复杂,有点难受、决绝,也含有希望和欣慰。
赵骥便道:“陈掌柜安心回老家过年,我会照顾陈晟。”
陈翊升对赵骥深深一揖,什么也没说,就赶紧转过头去,似乎在极力忍住即将崩落的泪水。
来到状元楼下,李东身背搭连,早已等候在门口。
状元楼是商会会长黄宣沛的产业,由他的二公子黄祥伍经管。
赵骥走进酒楼,黄祥伍迎了上来,抱拳道:“赵二爷大驾光临,小店蓬壁生辉啊!赵老太爷金体安康,老夫人玉体康健!”
赵骥回礼道:“黄掌柜客气。会长老爷子龙体康泰,老夫人凤体无恙!”
黄祥伍笑道:“都好都好。只是赵二爷这龙体凤体的,可不敢当,这要是在前清,可是了不得的僭越之语,要被治大不敬之罪。”
赵骥道:“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宣统皇帝如今只坐在紫禁城里当皇上,紫禁城之外就都是袁大总统的天下了。”
黄祥伍道:“还是这民国好,啥都可以说,啥都可以做,百无禁忌,不象前清,这禁忌,那避讳,弄不好就抓人抄家,真是让人不能过安生日子。”
二人谈笑之间,李东已安排几十名伙计在楼上楼下入了座。
酒楼伙计热火朝天地倒茶上水,众人欢声笑语,使得楼里热气氤氲,气氛融洽,把腊月间那咬人的天寒地气,统统都隔在了楼外。
黄祥伍请赵骥上楼,亲自带到二楼一个临街的豪华大包间。
屋子中央摆着一张檀木大圆桌,四周一圈圆凳。在东西两面靠墙,还摆着几张座椅,座椅之间拼着小茶几,上面放着白瓷盖碗茶,供客人小憩饮茶之用。
在主位正对的墙上,挂着一幅《采薇图》,画着两个束巾长须的老人,白袍赤足,相向而坐,神情栩栩,呼之欲出。
赵骥被图画所吸引,黄祥伍道:“这副画是道光年间,我曾祖父从流落到良州的一个落魂商人手中购得,但一直不敢对外人讲,更不敢公开挂出来。现如今民国了,老汉儿说又是我们汉人坐了天下,这画终于可以得见天日了,命我挂到了这状元楼来。说是宋朝的画,我也不知真假,前几天有个食客仔细看了这幅画,说不是原作,是仿的,管他圆的方的,我看着挂在这里不错,就一直挂着了。我这是酒楼,又不是书斋画坊,有什么打紧,你说是不是,赵二爷?”
赵骥点头道:“我也不懂画,但伯夷叔齐的掌故却也晓得,不管这画是不是真迹,总归是表明了不甘当亡国奴的心迹和气节。黄二爷,我看挂在这里很好。”
见赵骥同意自己的观点,黄祥伍很高兴。
入座时,赵骥到首位上坐了,李东请陈翊升到赵骥左边落座,又去把醋坊各个工序上掌火的大伙计,也就是大师傅请了进来,共有六人,依次坐了。
赵骥右边的座位空着,那是李东的座位。
黄祥伍把李东也拉入了座,道:“今天我来服侍赵二爷,李爷尽管坐到。”
便喊上菜,又拿起桌上的白瓷带把细颈壶,从赵骥开始,给众人逐一斟酒。
见他如此善意殷勤,赵骥连称不敢,李东、陈翊升等众人也对黄祥伍道谢不止。
黄祥伍道:“各位爷光临敝店,是在下的衣食父母,该我谢谢各位爷才是。”
一个酒楼伙计端着一个红漆大木盘走进来,木盘里放着两样菜肴。
黄祥伍放下酒壶,从盘里端出一个青花大瓷钵,放在桌子中央。
钵里是稠波耀荡的一钵汤,汤中还有一根若隐若现的蛇段。
陈翊升道:“这个天还有蛇啊?”
黄祥伍笑道:“此菜名叫陆游过良水。”
赵骥有些纳闷,此菜以陆游取名,一定是跟陆游到过良州有关,只是这道菜看起来,跟陆游有何联系?
黄祥伍有些得意,掩饰不住心中喜悦,道:“这是一条乌梢蛇,是我们酒楼腌制的腊蛇,和着良州白果文火煨炖而成,汤浓味鲜,各位一尝便知。因为乌梢蛇是在陆地上游走,所以这道菜就叫着陆游过良水。”
赵骥哈哈大笑,连声呼妙,心想下次把赵亮带来尝尝这道菜,这个书呆子一定会喜欢。
黄祥伍又从木盘里端出第二道菜,却是一个方形大瓷盘,里面立着一块牛排骨,厚嘟嘟的排骨肉上,撒着鲜嫩发亮的香菜末儿和葱花儿,排骨下方有一个圆鼓鼓的猪小肚儿。
赵骥心中一动,猪肚是腑脏之物,谐音杜甫,这道菜名定然和杜甫有关。
果然,黄祥伍笑道:“赵二爷笑呵呵的,看来已识破机锋了。”
赵骥道:“这猪肚肯定是谐杜甫,只是这牛排骨一时不知何指。”
黄祥伍引导道:“您看这排骨象啥子?”
李东脱口而出:“象一面山。”
黄祥伍喜道:“象啥子山?”
李东一时语塞。
赵骥细看了看排骨,沉吟道:“迎风壁立,顶部苍翠,倒是有点儿象对面的锦屏山。”
黄祥伍跌足赞道:“赵二爷果然好眼力,这道菜名正是叫着杜甫游锦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