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2章 闹市寻人
陈翊升满脸喜色,凑近他道:“东家,我们一共带了四瓮醋来,交了一瓮上去,用于名特产品的全省评比,剩下三瓮上展览会。可没料到,尝过我们醋的人都非得要买,展会头天摆出来,还莫半天,三瓮醋就卖了个叮当光!”
赵骥叹道:“是呀,当初来参展时没想到这一层。刚才黄会长他们就在说这事,各家的掌柜东家也都气得不行。”
陈翊升笑道:“我看莫啥好气的,东家你看这是啥子?”
从怀里掏出一沓纸来。
赵骥接过去一看,全是要求赵家醋坊供醋的契约文书,数了一下竟有九张之多。
在这些契约中,有要一百瓮的,也有要两百瓮的,赵骥心中有些不踏实,问道:“陈掌柜,量恁么大,这些文书能兑现吗?”
陈翊升道:“按照省城的叫法,这叫合同,只要双方签字画押了,就必须履行,否则就要到法院吃官司,要连本带利赔人家的损失。”
赵骥跌脚道:“就是呀,你一下接这么多合同,到时我们要是交不出货啷个办?”
陈翊升道:“东家莫急,你再仔细看一下,我都没签字哩。一来是等东家到了再做决定,二来我对秦二掌柜的水源莫啥把握,要是我们签下这些合同,他蟠龙山下的泉水可就切切实实卡着我们的脖子啊!”
此话犹如惊雷滚过赵骥的心头,不禁呆住了。
赵亮并未注意到赵骥的神情,对他们的谈话也毫无兴趣,道:“哥,我想到处去看一下。”
赵骥没应他,陈翊升忙命一个伙计带着赵亮去逛,嘱咐不要出园,早点回来。
良久,赵骥叹息一声,对陈翊升道:“我看还是先莫忙签这些合同才稳妥!”
陈翊升心有不甘,道:“要说只是损失了一些供货,倒也没啥大不了的,可就怕因此失去了对省城商家的信誉,他们改签良州其他的醋坊,我们今后要想再打进省城恐怕就难了。”
赵骥心乱如麻:“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没有万全之策啊!”
陈翊升道:“东家好好想一想再决定吧,展览会还有好几天才结束,也不急在这一时。”
又说有好几家商号的老板听说赵家醋坊的东家要来,都争着要做东请赵骥,问是否应约。
赵骥说等两天吧,现在心情繁杂,等理出个头绪来了再说。
晚上,陈翊升来到赵骥所住的花间一壶酒客栈,说是黄宣沛在离百花潭不远的一个大酒楼摆下两桌酒,请良州来参加展览会的各位东家和掌柜。
赵骥不敢怠慢,忙带着赵亮,和陈翊升一起,赶赴黄宣沛的酒宴。
吃完饭回来,已过亥时,陈翊升将赵骥和赵亮送回客栈,便也回自己的客栈歇息去了。
百花潭虽属成都较偏远的地方,但毕竟是省城,晚上却也店铺大张,灯红酒绿。
又有那明妓暗娼站在街边兜揽生意,不仅对街上行人拉拉扯扯,还往人满耳里灌着软声浪语,真是让人不胜其烦。
赵亮本想乘夜四处去逛一逛,被赵骥喝住,带回房间。
赵亮嘟哝了一阵嘴,就在灯下看起自带的书来,不久也就忘记了刚才的不快,脸上现出津津有味的神情。
第二天起床,赵亮看着赵骥,几次欲言又止。
赵骥知道他心中所想,又想起昨晚喝斥了他,心中有些歉然,便笑道:“是不是想去看你的彭姐姐?”
赵亮脸一红,避开赵骥的眼光,低声道:“彭姐姐说她在成都女子学校教书,让我到了成都去找她,她要带我在成都玩儿。”
赵骥正想要赵亮去看看省城的新式学堂,有了彭姮容,不正是替自己省事省力之人么,便问他知道彭姮容的地址吗?
赵亮道:“彭姐姐说她们学校在盐市口。”
赵骥道:“这个地方我倒是听说过,是成都的中心地带。那我今天也不去展览会,哥就陪你闹市里找故人,红尘中寻知己了。”
赵亮喜道:“哥,没想到你也是出口成章啊。”
赵骥笑道:“啥出口成章,不过随口一说而已。我可没读过几本书,你又不是不晓得。”
赵亮却一本正经地说道:“书上说一个人兰心蕙质,锦心绣口,原本也是天然生成,学是学不来的。”
赵骥笑道:“哪本书上说的?”
赵亮挠头道:“我不记得了。”
赵骥道:“我看是你各人胡诌的吧。”
两人说笑着出了门,来到街上,向人打听去盐市口的路。
赵亮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洋车,道:“哥,我们也完盘洋格,坐洋车去要得不?”
赵骥见他跃跃欲试,不忍拂他的意,便道:“要得,就完盘洋格。”
两人招了辆黄包车,坐了上去。
车夫问道:“老板儿,去哪里?”
赵亮道:“我们去盐市口。”
车夫一弯腰提起车把,嘴里喊道:“好嘞,坐稳了哈。”就飞一般奔跑起来。
洋车的座垫下有弹簧,在青石板街上跑起来上下颠簸,人的身子也跟着一抖一震,特别舒服。
赵亮兴奋地直叫,在车上歪来扭去地东张西望。
一会儿喊赵骥看这里,一会儿又喊赵骥看那边,弄得街上行人侧目。
赵骥笑道:“你莫现宝了,安静地坐着吧。”
赵亮却道:“哥,我又想起两句古人的诗来。”
张嘴吟道: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赵骥撇嘴道:“这是词吧。”
赵亮却不以为然地道:“诗词诗词,何必分得那么清呢。”
赵骥道:“你啷个总抄古人的旧句,能自己做一首吗?”
说完却立时心头大悔,暗祷他千万不要闻听此言便又翻着眼睛开始作起诗来,那在这省城闹市之中,可真是丢人丢到爪洼国去了。
好在赵亮只顾兴奋地观看街景,对赵骥的揶揄之词并没放在心上。
赵骥这才放下悬着的心来。
到了盐市口,果然人车纷然,更加闹热。
成都女子学校在这一带很有名,洋车夫直接便将赵骥和赵亮拉到了校门口。
下了洋车,赵骥还在付车钱,赵亮就往校门口直奔了过去,对守门的女人说要找在这里教书的先生彭姮容小姐。
那女人说彭老师正在上课,让他在门边上等着。
赵骥走过来,透过校门的铁栅栏,只见校园里绿树成荫,草坪如毯,还有一幢高大漂亮的三层小洋楼。
从小洋楼里面,传出来一阵阵女子整齐的读书声。
见赵亮看得有些痴了,赵骥道:“你看这洋学校如何,想去读吗?”
赵亮脸上羡慕与失望相交织:“人家这是女子学校,不收男子。”
赵骥笑道:“这省城新学堂多得很,又不全是女子学校,总有收男子的学校噻。”
赵亮没有说话,只管往学校里面使劲儿看。
突然,一阵电铃声响,把两人都吓了一跳,弄不清是何声音。
稍倾,就见一群群的女学生从小洋楼里涌出,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女,穿着洁白的衬衣和青色的齐膝短裙,清一色地剪着短发,或谈笑或追逐,既显得活泼新潮,又青春靓丽。
赵亮看得既恐惧,又高兴,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连赵骥也觉得新奇亮眼。
两人正呆望着,守门的女人领着一个漂亮的女子走来。
那女子穿着乳白色的绣花旗袍,脚上穿着高跟皮鞋,婀娜聘婷。
赵骥定睛一看,正是彭玉石的千金彭姮容,只不过她的头发不象在良州时那样披着,而是在头上挽了一个发髻,与当时相比起来,显得更为端重成熟。
彭姮容笑吟吟地来到他们面前,叫道:“原来是赵二爷和赵四爷啊,真正稀客。你们哪时候来的?”
赵骥忙对彭姮容深深一辑:“我们来成都参加全省名特产品展览会,顺道来看看你。”
赵亮却红脸低着头,目光不敢看彭姮容。
彭姮容笑道:“展览会我晓得,在百花潭那边嘛。赵亮,你啷个象不认得我一样呢?”
赵亮抬起头来,目光傻傻的,嗫嚅一阵,竟说不出一语。
赵骥笑道:“你不是天天都在念叨要来看彭姐姐吗,啷个彭姐姐到了面前,你却又不说话了?”
赵亮狠狠剜了赵骥一眼,恨不能吞了他一样。
彭姮容哈哈大笑,一把挽起赵亮的胳膊:“唉哟哟,还不好意思了。你在良州做我的向导,带我游览了你们良州的大佛寺、锦屏山,到了成都,就由我来做向导,带你们游成都的青羊宫、武候祠和杜甫草堂,要不要得?”
赵亮终于有些还阳,连道:“要得要得,这些地方我一直想去哩。”
赵骥说自己事情多,就不去了,请彭姮容带着赵亮逛,并让赵亮多看一看成都的新学堂,他想把赵亮送到成都来上学。
彭姮容爽快地答应了,又请赵亮晚上住她家去,说明天正好是星期天,她先带赵亮逛一天,然后晚上和她先生一起,请赵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