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温暖一席
赵骥见赵羡还没回来,便对他们道:“你们先摆到,我出去看一下。”
赵骥来到大门口,见街面上已明显少人走动,一些临街的铺子里已掌了灯,昏黄的灯光泻到街上,使整条街变得明暗相间起来。
李东来到赵骥身边,往街口看了看,道:“老爷是不是又遭哪个拉起喝酒去了?”
赵骥正准备答言,却看见远远的一个人走来,虽在昏暗的光线中看不清面貌,但看身形象是赵羡,便道:“回来了。”
待那人走近,果然是赵羡。
赵羡藏青色的绸袍外面,套着一件布满卍字纹的暗红色褂子,脚穿千层底的布鞋,头上戴着瓜皮帽子,从腰里悬下一块巴掌大的鱼纹老玉,手里头拿着一圈由九颗金黄色大珠穿成的佛串,口里边哼着川剧《王婆骂鸡》,悠哉忧哉走来——
我的鸡是有名的
山上飞的是野鸡
地上跑的是家鸡
五颜六色是锦鸡
麻麻渣渣是麻头鸡
高耸高耸是高脚鸡
矮窟矮窟是太和鸡
......
李东忙下了大门前的台阶迎住他:“老爷,你啷个这时候才回来哦,二少爷等你吃饭哩,家里来客了。”
赵羡的表情还沉浸在刚才的唱词中,对李东说的事情漫不经心,问道:“哪个来了嘛,你恁个惊诈诈的?”
李东笑道:“李家嫂嫂来了。”
赵羡哦了一声,说话已走到院门,对赵骥笑道:“码头上客栈里来了一沷川剧班子,说是从顺庆府来的,要在客栈的茶馆里唱几天戏。我听了一下午,这沷班子硬是唱得好哇!”
赵骥笑道:“唱得再好也顶不到饿噻,莫光顾听戏,你下午在茶馆里吃些点心没?”
赵羡道“打了个幺台的。你舅母儿来了,你就该先开席嘛,等我做啥子,人家大老远从李家湾来,这阵肯定饿得遭不住了。”
李东忙道:“饿倒不会饿,李家嫂嫂两娘母一走拢,二太太就吩咐给她们煮了两碗醪糟鸡蛋吃了。”
一边说话,三人已进院来到上房。
赵羡与蒋氏见了,李润也赶忙上来给姑父磕头请安。
赵羡道:“两年没见,雨辛好象又长高些了哇。”雨辛是李润的字。
蒋氏笑道:“他姑父说的是,娃儿些都还在长,我下午头一眼看到文阁的时候,觉得他也长高些了。”
屋里的人都笑起来。
见寒喧得差不多了,李东禀道:“老爷太太,晚饭已经备好,是不是与李家嫂嫂边吃边摆?”
赵羡没有说话,眼睛看着李氏。
李氏问道:“又听戏去了?”
赵羡答是。
李氏道:“这么暗才回来,又被哪个戏子迷到起了,是花旦还是老旦?”
赵羡脸上一红,忙道:“夫人莫开这样的玩笑哦,李家嫂嫂在这里,还当着晚辈们的面,这话要是传出去了,人家还当我老不正经哩!”
李氏大笑道:“身正不怕影子歪,哪里就怕人家说了。”
命开饭,李东忙先去了,蒋氏赶紧走到李氏另一边,跟魏氏一边一人挽着她,香儿紧跟着,赵羡、赵骥、赵亮、李润一众人,都跟在李氏后面,出了上房,往内院南厢走来。
南厢一溜排着四间房,紧挨着东边的头一间,就是赵家的内宅饭厅,众人走不了几步就到了。
一进屋,见马氏不在,李氏便命赵骥赶快去请。
言未毕,马氏由丫头林儿挽着迈进门来,一边笑道:“请啥子请,我这不是来了么。”
李氏笑道:“大太太来了,我们就可以入席了。”
这间饭厅高大轩敞,屋中央摆着一张可坐十余人,漆得乌黑发亮的大圆桌,周围安放着一圈同样颜色和材质的镂空圆凳。
桌面上早已很讲究地摆放着十几个晶莹剔透的大白磁盘,里面盛着清蒸良水鲤鱼、红烧钻子牛肉、爆炒泡椒腰花儿等正宗良州川菜。
席中间还放着两个大钵,一个里面盛着白果炖乌鸡,一个里面盛着良州特产酸菜粉丝二混汤。
莫说李润,就是蒋氏,见此丰盛筵席,也只觉得喉咙里直转口水,又不敢吞咽,怕弄出不雅声响来,被亲戚们笑话。
正对着门口,在桌后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几乎遮去了半壁的图画,上面画着一个圆润肥硕的胖男孩儿,赤身抱着一尾身丰肚满的金黄色大鲤鱼,男孩的身下是碧绿连绵的荷叶塘。这画名为“莲莲有鱼”,谐“年年有余”。
画下的座位便是首席,李东请赵羡上去坐了。待他坐定,其余人方才落坐。
紧挨着赵羡坐的,左边是大太太马氏,右边是二太太李氏;李氏旁边坐着蒋氏,蒋氏之下坐着魏氏。
马氏这边坐着赵骥,赵骥与大妈稍稍保持着一点恭敬的距离;赵骥之下是李润,再下是赵亮。
赵亮与嫂子魏氏之间留着席口,因人没坐满,李东命撤去席口的圆凳,以方便走菜。
众人坐定之后,李东持壶,从赵羡开始,给每人杯中都斟满酒,包括女眷。
当然在开席饮酒后,男人们应将杯中酒一口干完,而女眷则可随意,不能喝的只需轻轻用嘴唇沾上一点就行了。
斟上酒,李东就退到一边,侍立屋中,根据筵席情况命人布菜、斟酒,或者递毛巾和上茶。
李氏和马氏的丫头香儿、林儿,也站在各自主人的身旁,听候呼唤差遣。
在离桌几步远的四角上,各放置着一个巨大的落地烛架,上面都插着几支大蜡烛,齐齐亮着,照得屋里几乎纤毫毕现,哪怕是地上掉根针,落到了砖缝里,都能够找得见。
赵羡的心情也象这欢乐融洽的饭厅一样,又亮又暖,见众人都双眼望着他,有人执箸,有人摸着杯子,在等他说话开席,心里更加满满的,升起一股甜润的感觉。
他笑着端起酒杯,环视了一圈众人,最后眼光在李氏脸上逡巡,说道:“不晓得今天家里有客来,我看戏回来晚了,耽搁了吃饭,把李家嫂嫂和侄儿雨辛饿到起了。我啥也不说,先自罚一杯,给李家嫂嫂和侄儿赔罪哈。”
蒋氏还未及说话,李润忙起身道:“姑父说哪里话,侄儿岂敢当!”
他话未说完,赵羡早咕咚一声饮下一杯。
李东忙轻步上前,再给赵羡把酒斟满。
赵羡又端起杯,对李氏道:“回家太晚,夫人见责,当再罚一杯!”说完欲饮。
李氏一把封住他杯口,笑叱道:“行了行了,莫在这倚老卖老了,我们一口酒未喝,一口菜没吃,你倒想先连喝两杯。”
众人也都笑起来。
赵羡轻轻推开夫人的手,又让李润坐下,对蒋氏道:“闹个玩意儿。欢迎李家嫂嫂和侄儿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哟!来,我们全家一起举杯,敬一敬李家湾来的客人,请请请——”
众人赶忙都举起杯来,跟赵羡一起向蒋氏和李润相敬。
蒋氏一边饮酒,一边忙不迭对众人道谢,放下酒杯,又对赵羡道:“他姑父还是恁么笑笑和和的,爱闹玩意儿,对人又客气小意,又怜贫惜苦,我们李家遇上你们赵家这门亲戚,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哦!”
赵羡说李家嫂嫂客气了,又指了指李润,道:“我看雨辛这娃儿从小就聪明灵透,应该是个读书做官的料,只是啷个入了几年塾,嫂嫂就不让他读了呢,实在有些可惜。”
蒋氏放下筷子,叹道:“他姑父有所不知,象我们这样的人家,能跟着一个先生读几年书,莫说在李家湾,就是在我们那一带的七里八乡,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了,我们乡下好多娃儿可都没有李润这样的福气,全都是睁眼瞎。连读几句书都是烧了高香,哪还敢做啥子当官的梦哦,他姑父说笑话了。”
赵羡咂嘴直叹,李润红着脸不说话。
李氏道:“读不读书也莫来头,你看我们家赵骥和赵亮,一个不想读书,但刚成了亲就能当家理事;一个整天抱着个书死啃,也不晓得到底读不读得出来。”
赵亮听说,忙抗声道:“妈莫偏心,只要朝廷重新开科,我一定先考个秀才给你看!”
见他发急,李氏道:“好好,妈就等着当秀才老娘好不好?”
众人都笑着说赵亮一定能考中秀才。
李氏也笑了,又让大家莫光顾说话,还是多吃菜。马氏也向蒋氏请菜,几个晚辈又向蒋氏敬酒。大家有说有笑,一直吃到快近亥时才散。
晚饭毕,蒋氏和李润由李东带到客房安歇。
赵骥先跟魏氏将赵羡和李氏送回正房,又将魏氏送回房中,才匆匆出了中门,来到前院。
李东正在前院检视门户,见他又要出门,忙道:“二少爷,你忙了一天了,还不好生歇一歇,又要出去啊?”
赵骥道:“对门运求叔不晓得醒没醒?胡家药铺的胡掌柜说如果今晚不醒,恐怕就有些悬了。我不放心,过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