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用户是社会性动物
人类的大脑最多只能容纳150个人的稳定社交网络,一旦人们的社交圈超过了这个值,就很难再维持巩固的社会关系了。所以微信、QQ、Facebook上的通讯录越长,联络频率和亲密程度就越弱。
当我们在朋友圈可以看到50个人发布的信息时,一切信息都是有价值的。当我们在朋友圈可以看到100个人发布的信息时,某人今天吃了什么可能对我没有影响,但是他分享的一篇文章可能对我就有影响。当我们在朋友圈可以看到150个人发布的信息时,我们在意的是这个人所在圈子的文化对我的影响,即我们关注的是人-信息-文化。
进化论人类学家研究了动物的社会群体,他们想知道社会群体中稳定的关系数量是否与脑容量有关,他们将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地域的社交圈容量都记录在案,他们确信这个数字是经得起文化、地域和时间的考验的。他们认为25万年前人类的脑容量就与现在相同,于是他们开始研究狩猎者聚居的远古社会。他们发现,在新石器时代,一个农村的平均人口数量就是150人,基督教哈特派定居点的人数、罗马标准部队的人数以及现代部队的人数也是150人。
基于对动物的研究,人类学家推断人类社交圈的人数上限大约为150人,这个限制是指你能与其维持稳定社交关系的人数,在这样的团体关系中,你能够了解每个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在人们的生活圈里,人数远比150人要多,其实150人是指联系紧密的社交圈规模。如果一个社交圈的生存压力很大,那么它会稳定在150人,并且在地理位置上相距很近;如果生存压力不大或者组织人员分散,那么社交圈的人数上限会更低。这意味着对当今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数字应该达不到150。在社交网络中,一个人也许会有1000个微信好友,10000个知乎粉丝,然而,这些关系并不是坚固、稳定的,这个社交圈也不是每个人都相互了解并紧密聚合的团体。
在如今的社交媒体中,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强关系,而是弱关系,弱关系不需要人人都相互了解,不需要扎堆在一起,这里的弱关系并非指不重要的关系。人们觉得社交媒体非常有趣是因为它让人们能够轻松快速地扩展弱关系,而这些关系在当今社会太重要了。如果你感觉自己并非身处此种弱关系的圈子之中,那么你可能会觉得被别人疏远、孤立,从而感到紧张。
在社交网络中,很多关系都是弱关系。在设计一个注重社区关系的产品时,需要考虑其中的交互是为强关系设计的还是为弱关系设计的。如果是为强关系设计的,就需要设计一些能让用户近距离相互接触的功能,让他们可以在圈子中相互联系和了解。如果是为弱关系设计的,就不要以让社交网络中的用户直接联系或近距离接触为主要目的。
关于社交媒体的讨论随处可见,但是社交媒体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种用于社交的软件或程序,可以用来更有效地在线宣传业务、组织或品牌。但是如果你凝神思考一下,就会意识到所有的网络交互其实都是社交。打开一个网站是一种社交行为,在直播软件上收看世界杯足球比赛也是一种社交行为。
与他人交往时,人们会遵循社交规则和规范。假设你今天约朋友去星巴克喝咖啡,这时你在咖啡厅靠窗而坐,等待她的到来。她走进来和你打招呼,同样,她希望你会与她互动,并且遵循特定的礼仪。她预期你会看着她,准确地说,是看着她的眼睛。如果你们是第一次约会,那么她会期待你面带微笑。之后的聊天内容取决于你们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若你们有共同的爱好或者喜欢对方的着装打扮,你们会聊得很投机,也会很愉快;若你们没有任何共同的爱好,也不喜欢对方的打扮,那么你们可能会加快聊天的速度。你们对于如何互动都有所预期,如果有人违反了预期,就会让对方觉得不舒服。
网络互动遵循的规则也是一样的,当登录某个网站或使用某个线上程序时,你会对网站的反馈以及交互方式有所预期,这样的预期大多都对应人际互动的预期。如果网页没有反馈或加载时间过长,就如同聊天对象无视你一样。在设计产品时,要多思考用户会如何与它互动,产品的交互是否符合人际交往规则。很多产品的可用性设计规范其实都和人们对社交行为的预期相关,遵循基础的可用性规范能迎合人们对交互的预期。
人们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如写信、发邮件、面对面对话、打电话、发即时消息。一些研究者很好奇人们使用这些媒介沟通时的诚实度是否有差异。研究者通过日记式研究指出:在发邮件的时候,说谎者一般会比诚实者多打一些字,而且说谎者通常不使用第一人称(我),而是更多地使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你、他、她、他们)。有趣的是,研究中的很多人并不擅长判断自己是否被骗。打电话时说谎的人最多,写信时说谎的人最少,人们在使用电子邮件时比使用纸笔时的态度更消极。
如果你正在设计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的调研,要明白人们在使用电子邮件时比使用纸笔时的态度更消极。如果你在做调研或收集用户反馈,要注意电话调研的反馈不如邮件或纸笔反馈更准确可信。面对面、一对一地收集用户反馈才是最有效的。
所有的社交媒体都不同,要辨别哪些是用来联系亲朋好友的,哪些是用来联系陌生人的,这一点很重要。比如微信上的联系人主要是你熟悉的亲朋好友,尽管你们对很多事情的观点都不同,而探探会将你和陌生人联系起来。人们像被编写了程序一样,会特别地关注亲朋好友,适用于联系亲朋好友的社交媒体更能激励用户,也会获得更多的忠诚用户。你有可能每天查看50次微信,而只查看5次探探,因为微信上的人都是你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