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点为某市某区某村,该村居住着数量较多且相对集中的农民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212份问卷,调查对象均为农民工,其中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为91.5%。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情况见表1-1(未报告缺失人数)。
表1-1 农民工基本信息
从表1-1可看出,被调查样本中,男性务工人员的数量远高于女性务工人员的数量,平均年龄约为32.55岁,大多数农民工均已婚且育有子女。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一般为初中及以下,少部分为高中或中专。他们以租房为主要居住方式,月均收入在各个层次均有分布,一半左右的月均收入低于1999元(1999元以下的比例为44.8%)。他们外出务工的持续时间约为8.52年。
本研究是在某市拟取缔、拆迁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背景下进行的,该村目前仍然有一所为农民工子女创办的学校。为了启动农民工群体的情绪体验,问卷情景的设置正是利用这一背景条件展开。
(二)调查内容
1.群体认同
该问卷采用Leach等(2008)的内群体认同多层次多维度模型的测量方式。这一模型中内群体的认同包含着两个层次:一是群体水平的自我界定,这一层次包含个体自我刻板印象和内群体同质度两个维度;二是群体水平的自我投资,这一层次包含团结度、满意度和集中度三个维度。问卷经心理学博士生和留学归国的博士翻译后形成。调查问卷共设14道题,采用7级量表记分,1表示“非常不赞同”,7表示“非常赞同”。
鉴于该问卷尚未进行中国化,先对该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结果显示,KMO值为0.77,表明这些题项适合做因素分析,然而原问卷中测量团结度的三个题目均在其他维度中有载荷且载荷值相差较小,因此考虑将其整个维度删除。删除团结度的三个题目后,进行第二次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同上。根据以下原则对项目进行筛选:最大因子载荷值小于0.4;在不同因子上有相近载荷且难以解释;共同度小于0.3。结果剔除在两个因子上有相近载荷的题项1项。余下题项的KMO值为0.72,表明这些题项适合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群体认同问卷包含了三个维度(见表1-2),分别命名为“群体水平自我界定”、“群体水平满意度”与“群体水平向心度”。
表1-2 群体认同因素分析的各因素载荷
2.群体愤怒
问卷利用农民工子弟学校搬迁为背景,采用《南方都市报·深度周刊》关于上海“关停并转”农民工子弟学校一年后政策实施情况的真实新闻报道为问卷阅读材料(该报道描述了农民工子弟在校如何受歧视)。在阅读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情景后,要求被调查者就愤怒情绪进行评定。采用7级量表记分,1表示“非常不强烈”,7表示“非常强烈”。
3.社会支持
改编自Zomeren的研究。社会支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观点支持,另一方面是社会行动支持。其中社会观点支持两题(α=0.62),社会行动支持两题(α=0.63),采用7级量表记分,1表示“非常不赞同”,7表示“非常赞同”,信度分析结果表明测量社会观点支持和社会行动支持题项具有可信性。
4.群体效能
改编自Zomeren的研究。采用7级量表记分,1表示“非常不赞同”,7表示“非常赞同”。
5.归因
内、外因各一题。问卷采用7级量表记分,1表示“非常不赞同”,7表示“非常赞同”。
6.行为倾向
在群体愤怒被评定后,要求被调查者评定他们参加集体行动、向外群体寻求帮助以及接受外群体帮助的可能性程度。采用7级量表记分,1表示“非常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