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产业、行业发展不均衡,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协同效应差

近年来,尽管黔南州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但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仍不健全,服务业相关政策支持不够完善,黔南州服务业发展总量规模偏小,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市场主体整体呈现出的小、散、弱状况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经济运行中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服务业综合实力仍然较弱,缺乏高新技术、高端制造业的支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和发展空间。此外,服务外包、服务贸易等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黔南州服务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服务业占比较低,第二、三产业分离程度不够、发展速度较慢。中介服务、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服务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不高,内部结构仍不合理,发展环境仍然不佳。从服务业实际运行情况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重工业轻服务业的观念。鼓励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综合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例如,供地及水电价格过高,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行业建设标准和统计制度仍不完善。此外,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发展作为服务业的基础动力没有得到体现,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不同步,农业“接二连三”效应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对第二、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工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2016年,工业产值占35%,而就业人口仅为15%;服务业总产值和占比虽有增长,但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仍然不高,相关配套服务的“最后1千米”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新兴服务业发展未形成成熟的规模和系统,服务业对农业、工业的促进作用仍未能充分有效发挥。从服务业内部看,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服务业数量及从业人数较少,人才稀缺,科技含量不高,发展基础薄弱。

一般来说,服务业发展到目前这一阶段,“2∶3∶5”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既能够更好地发挥第一产业“接二连三”,第二产业促进第一、三产业发展的作用,又能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服务升级功能。但从2015—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第一、二、三产业均值来看,福泉市第一、二、三产业均值占GDP比重分别为10.07%、44.6%、45.33%;龙里县第一、二、三产业均值占GDP比重分别为11.74%、62.12%、26.13%;贵定县第一、二、三产业均值占GDP比重分别为13.86%、43.87%、40.94%。即使是在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都匀市,2015—2017年的第一、二、三产业均值占GDP比重也分别为8.25%、35.23%、56.51%。平塘县第一、二、三产业均值占GDP比重分别为31.7%、18.22%、50.09%;福泉市、龙里县、贵定县、都匀市等县(市)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