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信息发布相对滞后
1.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行业监管理念及体制机制滞后、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等体制机制障碍让黔南州服务业发展处于无监管或监管不力的状态。对中介服务、设计、租赁、物管、咨询、审计、学校食堂等缺乏有效管理,缺乏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指导与引导不明确,黔南州多元化的服务业监管体系尚未形成。首先,监管主体较为单一,服务业具有构成庞杂、性质差异和目标多元等特性,并且随着技术发展和分工细化,产业、技术、产品日益融合,需要具有综合性、专业性、灵活性和及时性的多元化监管主体,而当前服务业仍以政府为主导,呈现出多层级、垂直型管理的特点。其次,在物流、专业服务、互联网、文化创意等具有跨界性、综合性、混业性特征的服务业领域,缺乏统一的监管部门,只要业务涉及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都面临着多头监管、交叉监管的情况。与此同时,在一些服务领域还存在着监管缺失或监管真空的情况。特别是在新兴服务业领域,监管缺失问题较为突出,例如黔南州学前教育、教育培训等基本上处于一种放任状态,未得到有效监管。
相关标准体系亟待健全和完善。主要表现为一些重要行业标准缺失,严重影响行业有序竞争和规范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标准覆盖率远低于制造业,而在家政服务、旅游、文化娱乐、美容健身等生活性服务业以及专业服务业、电子商务、私募基金等新兴热点服务领域,服务提供的水平、方式、评价等尚无标准可循,这既影响了黔南州服务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又加剧了部分服务行业竞争的混乱和无序。
以学前教育为例,2017年黔南州共有幼儿园737所,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幼儿园预计规模和数量还会不断提升,然而在开园标准、师资条件等方面当前仍还未制定相关标准和指导性文件,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机制需进一步优化。一方面,促进多元化主体提供公共服务、公益服务方面,缺乏政府采购、补贴等激励促进的制度安排和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在投资引导促进方面,针对服务业的财政性资金投入、融资政策支持等方面还应更多地向制造业倾斜。2017年,黔南州内资(非私营)科研试验、科技推广应用、专业技术服务企业分别有6个、37个和87个,注册资本分别为9.67亿元、11.52亿元、21.09亿元。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分别有20个和36个,注册资本分别为0.49亿元和4.69亿元。因此,无论从企业数量还是服务质量来看,科研试验、科技推广应用、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都难以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
2.服务业行业统计内容不健全,信息发布相对滞后
从黔南州各县(市)近3年的统计公报来看,对服务业的统计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五大传统服务业,对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涉及较少,统计涵盖的内容和行业不够全面。此外,从查询大量服务业网络数据的情况看,黔南州服务业数据发布存在不及时、不规范、不全面等问题。以旅游业为例,我们在查询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旅游业等服务业相关数据时发现,黔南州服务业数据不完善、不健全等问题较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