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铁路企业为啥大都不上市?
铁路企业为啥大都不上市?
铁路行业是一个最为特殊的传统行业,具有天然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稳定属性,在历次的改革发展中,都必不可少表现出审慎的态度和稳步的操作。
本世纪初在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政企分开中,铁道部分离出了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之后分离出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现在这6家公司中,3家企业早已是著名上市企业,另外3家则对上市蓄势已久。这些企业整体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对较高。
但是,作为其本体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及其所属的铁路企业,受制于特殊的行业地位和产业形态,依然延习传统企业模式发展,而在资本市场探寻不多。盘点铁总旗下的上市企业,到目前为止,也仅有“广深铁路”和“大秦铁路”。
在铁路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融合市场中,作为以铁路运输业为主的铁总及其所属企业要不要整体或者分步上市运行,这是一个很多人关注和探讨的话题。尤其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国企改革非常清晰指明方向和路线图之后,铁路企业上市研究和操作当属重点课题。
从铁总实际发展看,其企业整体总量和市场价值,可位居“世界五百强企业”排行榜前茅,但从铁路发展实际看,在一如既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承接建设重任,秉承运输服务使命,保持稳定发展水平这样的现实需要下,大量的资金用于代表国家投资建设和公益运营铁路,难有较高盈利水平,持续发展中依然存在资金短缺、融资不易等实际困难。
对于铁路建设、运输服务、多元发展等方面看,铁总确实需要借助市场力量、资本运作来实现更大发展。铁路企业上市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上市运作,获得稳定的长期融资渠道和资本性资金,形成良性的资金循环,自然实现与市场接轨,推进现代企业治理,进一步提升铁路品牌的市场价值,实现资本增益,加快铁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当然,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上市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很多弊端,尤其是对铁路这样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社会反应敏感的行业,其企业上市很可能会带给铁路不必要的市场纷扰、大量专业信息失秘、管理责任加剧等问题,甚至还会存在经营管理失控的危险。
所以,从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国家安全可控和更好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大众的高度看,铁总所属企业不宜、也不能整体上市。但是,面对市场环境变迁、国企深化改革和自身发展需要,应该科学区分、精心布局,实现局部上市操作,这既可固守铁路本体之天然优势,又能唾手可得市场之利,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根据国企改革意见,应该对铁总所属企业进行认真定位,按照商业类和公益类进行科学区分。对铁路运输业企业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生产类非运输业企业可视为公益类企业;其他非运输企业,可定位为商业类企业。
公益类的铁路企业,按照社会功能和企业定位,所保持的是一个保本微利的稳定状态。这类企业是铁路的真正本体,应该长期保持独资或者以铁路为主体的国有控制地位,采取铁路主体投资建设运营干线、铁路和政府及社会企业建设和经营其他铁路、政府和企业购买铁路服务等形式运作,并探索创新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铁路建设,推动发展。在兼顾全国铁路路网完整和运营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对个别的合资公司可探索上市操作。
铁路真正需要产生效益的是商业性的企业,也就是非运输领域的多元化经营企业,涉及铁路站车商业、旅游饭店、文化传媒、商贸服务、地产建筑、工业制造等多领域。目前情形是,各铁路局非运输系统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制约着铁路资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铁路价值放量,在经营发展中无法充分获得融资机会,实现资本运作,引入先进理念和新的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和产业。一些企业在外部发展中,因铁路资金所限,需要较大资金投入,推动项目、规模发展时,只得依托银行信贷、社会上市企业融资合作,这种操作,铁路自身收益小、风险压力大。如果在现有的铁路生产布局下,每个铁路局非运输系统至少有1家上市公司,那么就可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将顺利桥接市场,从而导通和激活全国铁路非运输企业。
如,BJ铁路局现有三家“中”字头命名的公司,分部是中国铁道旅行社、中铁进出口公司、中铁世纪传媒公司。前两家公司原属铁道部直属企业,后改制入BJ铁路局所属,具有先天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价值。中铁世纪传媒公司具有较大铁路广告传媒市场地位。可充分整合有关资源,给予政策支持,从客运增值服务、工业企业和商贸服务、文化传媒三个方向,择机打造包装上市,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发展战略尝试。
除此之外,从铁总层面看铁路商业类的企业,如何充分整合和发掘资产资源优势,顺应国企改革趋势,进一步推动发展,可就铁路饭店、旅游服务等与市场接轨较多的领域,通过全路整合,创造机会,整体上市,充分享受融入市场和资本运作的诸多利好。以此探索,逐步带动其他铁路商业类企业更大发展,实现铁路商业类企业效益最大化,从而“反哺”铁路公益类企业发展,实现铁路企业良性循环发展。
(本文刊于2015年10月12日《国际金融报》)
【网友评点】
百度网友“移花宫大宫主”(2015-10-18 08:48):文章直面回答了“铁路企业为啥大都不上市”这一敏感问题,因为发改委过去讨论与研究的铁路改革方案不是这样。尽管如此,文章实际上明确告诉社会并公众:中铁总最新的企业改革方案,其基本方向属于公益类,不存在让私有资本参与到企业改革之中的可能,也就是私有资本并国际资本参与混改的原定方案已经被否定。
显然,中铁总不上市的改革方案,意味着具有公益属性的中铁总,将继续保持一直以来的统一并高度集中的国家资产的生产经营模式。
新浪微博@一个没有理解的记者(2015-10-16 10:34):好好看了这篇文字。我认为不上市的原因:一铁路并不缺钱;二、铁路而具有一定的事业性质。不能完全地资债自担,上市意愿很淡;不能完全的企业化剥离,上市IPO很难。
新浪微博@愤怒的1973(2015-10-12 19:40):不应该全部上市的,小部分可以上市,清朝都知道铁路必须是国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