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效率:规模、利润与需求的最优解](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52/45656352/b_45656352.jpg)
自序
企业永续增长的核心
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中,究竟是什么推动如此伟岸蓬勃的历史进程?起起伏伏的周期轮转中,如何把握规律顺势弄潮?大浪淘沙的商海沉浮中,昔日英雄留给后人的宝藏密匙究竟是什么?
纵观过往百年发展历程,虽然全球和各个典型经济体多次面对不确定因素,如战争、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和流行病等等,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挑战如何巨大,通过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梳理,总能从经历过周期的历史中找到答案。这些发展逻辑帮助我们在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时,找到确定的底层逻辑与逻辑规律。
通过对典型经济体(日本、美国、中国等)经济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看到各个经济体的发展都会经历萌芽期、增长期、调整期、成熟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相似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总是遵循从“大”到“小”、从“易”到“难”、从“基本”到“升级”的过程,从满足大多数人的总体基础需求演进到满足小部分人的个性升级需求。消费者喜好变化、业态和渠道变迁、品类和风格更替等等,都是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规律所引发的。
企业的发展首先需要识势,也就是理解并顺应经济发展阶段的规律。回顾过往,所有成功都是有意或者无意的顺势而为,而很多失败也是因为没有识别趋势,并及时建立起周期转换中所需的新能力,从而在时代前行的滚滚尘烟中消亡。
各个经济体的阶段发展转换源自需求和约束之间的动态平衡,个体需求依照马斯洛的需求层级逐步升级,社会需求来自主体人群稳定的需求满足。而决定需求升级速度的是约束释放的速度,约束包括时间、空间、资源和群体间的协同共存关系。纵观古今、横看中外,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人们的需求升级层次和价值诉求维度都是相对固定的,个体和社会的约束因素也没有改变,唯一变化的是每个维度上的“数值”和“权重”。需求和约束所构成的现实世界随着约束的释放而扩大,随着需求的满足而稳定下来,这种“扩大”和“稳定”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中,中国不仅实现了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迎来了社会文化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完成了从传统单一的同质文化社会向弹性多元的异质文化社会的转变。在当下中国经济从增长期向调整期转换的关键拐点,笔者基于动态效率理论诠释了周期变化的底层逻辑,并为企业提供有效平衡企业规模、利润和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方法论,即企业将客户(群)个性化体验需求的满足作为动态效率的核心决策要素,并依照该决策要素对企业利益(成本×效率)进行高效精准匹配,综合考虑企业利益(成本×效率)和客户利益(体验)的动态平衡关系。
在动态效率理论中,约束条件决定了空间边界,需求层级决定了空间容量,而价值诉求则是整体空间的主轴。每个人的需求都会以自我价值诉求为核心,依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逐步升级,广泛而一致的个体价值诉求构成了普遍的社会认知。企业持续不断增长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解决目标消费人群的需求与约束之间的矛盾,满足目标消费人群的需求,而企业增长的空间是由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成本、效率、体验三大维度上,针对目标人群解决痛点、满足需求的能力决定的,企业在这三个维度上的竞争力组合就是企业增长的空间。
大量前人的智慧和商业实践,为笔者提供了长期思考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理论和实践指引,也推动并督促笔者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完成了本书的撰写。
全书从动态效率的本质和规律出发,定义和诠释了动态效率理论中的关键要素(成本、效率和体验)的实践方法论,并进一步描绘出动态效率理论中的“好企业”的蓝图。全书结合大量商业案例,帮助读者理解企业持续增长的源泉,提供具体的思考与实践指引。本书的结构如下。
理论篇:主要讲解动态效率的本质和规律、需求选择和约束释放的关键要素是什么,让我们理解需求和约束动态平衡升级的底层逻辑,从而做到识势、顺势和驭势。笔者结合典型经济体(日本、美国)各个阶段经济发展特征,回顾中国经济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展望未来趋势。
成本篇:从战略视角定义了卓越“成本”管理的三大关键要素,即精准、精简、精细。“精准”指企业战略方向的取舍,正确的选择就是最大的成本节约;“精简”指把所有资源集中到核心价值创造的原点,去除一切非重点和非必要;“精细”指提高重点成本项的利用率。
效率篇:动态效率理论中的“效率”是指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更直接高效地交付用户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效率理论中的卓越效率管理需要满足快达、快通、快拓。“快达”一章中回答了如何高效识别和交付用户价值,如何高效提升用户价值贡献;“快通”从需求角度出发,梳理了以需求规划为导向的高效供应体系构建方法;“快拓”提出了识别、获取和快速拓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
体验篇:动态效率理论中的“体验”是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来源,体验虽然产生于顾客本体并且归属于本体,但体验好坏的衡量标准,实际是顾客期望值和感受值之间的差距。本篇定义了体验的演进过程和核心要素,始于好看(场、货、营销)、敬于好用(产品、感受)、终于好玩(交互、感知、场景)。
好企业篇:动态效率理论中的“好企业”能够做到外求变、内守善。面对动态的市场环境,好企业能够敬畏趋势、保持攻势、保持韧性,持续创造价值;同时能够通过信任同行、保持利他之心,对员工、对客户、对社会实现有意义的价值创造,实现超越增长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