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当文豪从写历史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一切都是穷惹的祸!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这些票子的含金量。

里面有好几张都是大额度,这一加起来随便算算都不至于低于百元,放眼一整个巷子里面,也就只有几个大户能够拿得出来。

尽管放在桌上的也就数量并不多,那也足以彰显出顾清的豪横,而且说不定顾清的手里面钱不止这一点。

顾清从一些钞票的手里面拨出几张,看着房屋里面的锄头,上面还有泥土的痕迹,他就知道老妈叶凤兰不仅天天去地里面干了活,而且还在织布。

“妈,你养我这么多年了,这二百块钱就拿来给你养老了。该吃吃,该喝喝,别省着用。穷日子过惯了,也该过点好日子了。”

“我看看那地里面的活也别去干了,以后要是有钱,我每年都会往家里面寄一点。”

“别让地荒着就好,待会我还要去一趟大队里面,做一下返乡的手续,另外咱们的老屋子也要修一下了。”

“上面那个漏雨的孔现在都还在,我小时候跟别人玩竹蜻蜓的时候总被滴着。”

在场的众亲戚听到房子能够修缮了以后所有人都很高兴,毕竟现在还没有分家,这个房子修了他们以后的环境也能更好。

叶凤兰眼神里面丝毫没有对大叠钞票的喜爱,又将二百块钱退了回来,眼神里面充满了一些欣慰之色。

“你的好意妈心领了,妈不需要拿你这份钱,这钱你还是留着自己娶媳妇购买三转一响用吧,记得存着,别像小时候乱花就行。”

“妈不求你回报多少,只希望你幸福就行,这样就是你对妈最好的回报。”

顾清又将钱退了回去,在上一世月自己的老妈因为要给这个家里面赚钱过度劳累,导致一整个身体支撑不住劳累死去。

顾清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真正懂事起来的,在那以前他的性子似乎都有一种年轻人的叛逆,他现在肯定不会看着悲剧发生。

这一切都是穷惹的祸!

“妈孩子还有钱,地里面的活也别去干了,在家里面好好养老吧,别落下病根子了,你这钱要不收的话,孩子反倒不放心。”

叶凤兰见到顾清这样说才犹犹豫豫的见这钱收了下来,将钱藏在了鞋底下面,“你既然这么说的话,那我就先替你保管着。”

顾清点了点头,把带来的床单被褥全部铺好,有一些东西没必要再带,例如被褥之类,杂七杂八的东西占地方。

倒是茶叶这东西可以多带点,毕竟是经济性作物,又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疲劳的作用。

在顾清的推广下,燕京文艺的很多人都开始有了喝茶的习惯,有不少人想要花钱购买,但顾清大多数都是拿来送礼的时候使用。

“来了,谁呀。”

顾清刚安顿好,大门外面就传来了几声清脆的敲门声,木门的墙边扎着被打碎的玻璃瓶渣滓,这就是简易的防盗措施。

一打开门是几个身穿中山装衣服的男子,手上都拿着东西,有的拿麦乳精,有的拿二锅头,还有拿水果罐头的,看着就老实憨厚,一心为人民群众着想的样子。

其他人顾清都不认识,有一个人印象特别深,那就是当初送他去车站的县级干部对他也算是有提携之情了。

剩下的人估计也是多多少少有点小权利的人了,但是这些人都以这个县级干部为首。

以前他家的门槛连自家人都不愿意多久,现在他刚一回家,就有一副门槛要被踩烂的样子。

关键这些人还不嫌弃房间里面的简陋环境,还感叹顾清写出那样的文章有多么不容易。

说不定这些人今天来了,就是为了顺便解决下乡的事情。

县级干部主动握了握手,开口道:“顾清同志你好,欢迎回到家乡!”

“以前那明朝的刘伯温就曾经住在我们松州县,看你这称为可以称为‘小刘伯温’了。”

县级干部不愧是在官场里面爬滚多年的人,又经历过更早时期的洗礼,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各种夸奖更是少不了。

“各位都是县里面大队里面的干部吧,来来来坐,来就来了,还有拿什么大包小包的东西啊。”

顾清虽然嘴里这么说,但是收东西却是非常勤快,这些人的礼物不拿白不拿,要是不收的话,别人搞不好还以为不给他面子!

老妈见过最厉害的人,也就是大队里面的干部,哪里见的到县里面的大人物,县级干部这对乡下的老实人来说,可是通天的主儿。

叶凤兰赶忙从家里面拿了个杯子,倒了一点茶水捧了上去,另一边眼神不停的使眼色让顾清注意着点说话。

干部见顾清收下了东西,分了根烟过来就直接敞开天窗说亮话,开口道:

“顾清你也是个豪爽人,我们松洲县的人就喜欢直爽,不管做买卖还是平常交流,就不跟你扯那些七七八八的事情了。”

“来这里就是想请你帮忙写一篇弘扬松州县传统文化的稿子,帮忙宣传一下家乡,帮忙给松州县拉取更多的投资。”

“至于投稿要是燕京文艺不收,投市级的报刊和县级的报刊都可以,时限这一块也没限制,自然是越早越好。”

“投稿不管发哪里都可以领取额外补贴,另外市里面的人说我们作协最好加一下,以后有帮助。”

弘扬家乡的稿子是他原本就打算写的,松州县的位置虽然处于浙省,但是由于四周环山,哪怕是松州县上级的莲城市也非常贫穷。

如果说莲城市是浙省最穷的,那松州县在莲城市里面也可以经济水平也可以算是倒数了,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当地的茶叶和美食。

至于作协这玩意,虽然说不是个交流写作的好地方,但是里面却有不少的优质人脉,各行各业的都有,也是值得进入的。

顾清捧了捧手:“言重了,我身在松州县,写着稿子本就是我份内的事情,作协那边要填什么手续流程麻烦告知我一下。”

“另外对这个返城的事情……”

还没有等顾清说完,干部连忙指的是旁边的国字脸男子介绍道:“这位就是你们公社的干部,他今天来就是解决你这个返城的事情的。”

“你先委屈一下坐车陪这位干部回老地方,把一些手续都办了,麻烦一下你,到时候你就能变回城里户口了。”

顾清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所有事情都能解决了,返城这件事情说难也不难,是有限定名额的,但是放到一整个松州县想来县里面也是会有分寸的。

而且还有车,这样的话我能省一些功夫,要知道他之前待的那个小山村开自行车估计得开上半天才能上去,有的地方自行车都上不去,可见有多偏僻了。

“能不能麻烦大队队长多走点路,去之前我还得找一个朋友。”

“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