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上影VS中影
到了第二天,张思明从梦中惊醒,发现窗外景色已近黄昏。
关于剧组的人员分配问题,张思明打算去求助王尽松帮忙,扯虎皮、拉大旗,这一招他很在行。而且这是好事,他相信王尽松根本找不出丝毫拒绝的理由,学生有出息,才能反衬出他这个当班主任的教导有方。
“什么?!两千万!!”
王尽松人都傻了,一个大一新生,能拉来2000万的投资,如果不是从张思明嘴里亲口说出,而且也晒出了收据给他看,他是断然不会相信的,实在离谱,说出去都没人信。
“思明,如果可以,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做到的?”
不是王尽松喜欢探听别人隐私,而是他实在是太好奇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张思明简单概括了一下情况,一些细节方面自动省略,但即便如此,王尽松听完后还是觉得有些天方夜谭,怎么就到矿上拍一部小成本的电影,就和煤老板搭上线了?
不过王尽松也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张思明告诉他这么多,已经是看在他是班主任的面子上了,再追根究底,反而不美了。
无论如何,能做到这一步,那都是自己这个学生的本事,而他这个当老师的,自然是为之高兴,与有荣焉。
“思明,现阶段的电影市场,投资赌性很大,搞不好就会倾家荡产。你要拍电影我不拦着,甚至还会支持你,但提前是你要想好了,要有承担这个风险的责任,否则如果失败了导致一蹶不振,那我这个当班主任的罪过可就大了。”
王尽松倒不是在为自己开脱,而是担心一个原本有璀璨星途的明日之星,会因为一次重大失败的打击而被毁掉,那实在是得不偿失。
没人比张思明更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拍出来后将意味着什么了,但他不能说,因为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说出来反倒是会被人质问,你怎么就那么肯定你拍的电影,就一定能赚钱?
“老师,我想好了,而且我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张思明一脸的自信,他的底气,来自于不断被强化的记忆。
“那好,既然如此,坐下吧,我帮你做个预算。”
“首先一点,为了尽可能节省成本,无论是演员方面,还是导演亦或者摄影等等,都从我们学校的学生当中寻找,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实践的机会,甚至有些就算你不给他钱,只要管顿饭,都会很乐意加入。”
“两千万的话,预算还是非常充足的,除去掉我刚刚说的那些,就按照最高配置来,影片质量上绝对容不得丝毫马虎。”
“我个人一些建议,为了保险起见,三千万其实更好一点,毕竟这里面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而且我还没有讲宣传和发行的费用,否则可能还要更高一些。”
“如果你能再拉来一千万的投资,按照你给我看的剧本,才能最大程度上进行还原,否则一些故事情节方面就需要进行删改。而失去了完整性,恐怕届时你心中也会留下一个遗憾。”
其实这个关于这个问题,张思明也有在考虑,所以才来找王尽松再确认一下,同时也是想问问看能不能联系一下中影的人,见上一面,谈一谈合作问题。
张思明考虑的是中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上影(上海电影制片厂)亦或者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这三座中国电影界的巨塔。
“老师,剩下的投资我想拉中影入局,您觉得如何?”
“思明,虽然我们学校属于是中影的势力范畴,但我个人其实更建议你去上影,因为相比起中影的稳健发展,上影更喜欢扩张冒进,两者战略不同。你现在的这个状态,和上影更为契合。”
张思明觉得王尽松的建议还是很客观的,就目前来讲,确实上影要比中影更好拉投资,因为中影里有名望的大导演太多了,而他一个大一新生,第一次写剧本,第一次当导演,又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
“思明,你也知道,在影视圈,资历最重要,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根本就拿不到任何的资金。”
“不过你也不要气馁,起码你作为男主角参演的《盲井》拿到了银熊奖,这其中也有你的一份荣誉,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就是不知道上影的人吃不吃这套。”
“如果你没意见,我这两天帮你约一下上影的人,你们见一见,老师也就只能帮你到这里了。至于最后成功与否,那就要看你个人的本事了。”
张思明深呼吸了一口气,而后点点头:“那就麻烦老师您了。”
“不过在这之前,你要先见一见中影的人,当着他们的面让他们死心,以免为以后发生不愉快的事儿让人留下话柄。”
“一切听老师您的安排。”
有人帮自己出谋划策,没理由拒绝,而且这也是一个变相拉近师生关系的一个好办法,这在经济学中叫做“沉没成本”。
到了第三天的下午,张思明和中影的派来的人洽谈了片刻,结果不出所料,拒绝的非常干脆,根本没有一丁点回旋的余地。
张思明也没放在心上,之后便去见了上影的人,约在了一家咖啡厅,是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模样看起来非常斯文的中年男人。
“你好!”
“您好!”
简单握了一下手之后,对方便笑着开口道:“在今天的正式谈话之前,我能不能先看一下剧本?”
知道对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张思明也没有任何犹豫,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剧本递了过去。
“麻烦你稍等我片刻,我的阅读速度还是挺快的。”
确实也没让张思明等太久,也就不到十分钟的样子。
“实话实说,你的这个剧本我觉得很不错,而且是喜剧和爱情的结合,片名也非常有噱头,作为商业电影来讲我个人挺看好的,中影的人恐怕这次要看走眼了。”
中年男人嘿嘿一笑,他已经开始幻想等片子上映,如果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那将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对于中影垄断外国影片的进口和发行权,上影忍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张思明见状一笑,趁热打铁道:“我有所耳闻,中影垄断了所有外国影片的进口和发行权,而进口大片的票房收入却占了近年来全国总票房的一半,所以各地电影公司要求打破这一垄断,分享部分利益,以促进国产片的制作和地方影院的建设。”
“你小小年纪,懂得倒是不少。”
中年男人笑了笑,对于张思明的发言非常满意,不过觉得还是不够全面,于是补充道:
“其实从1994年开始,关于中影垄断进口分账片的讨论就开始了,中影其实也没有多少院线,他最大的权力就是引进,拿进口大片的排期来挤压国产大片是众所周知的。”
“你不跟他合作,他就在这个档期里放两部进口片跟你火并,放狗咬你,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
“但他是庄家,没人敢招惹他。”
“这种垄断,对国产片市场产生了制约和迫害,利用国产片之间的互相残杀谋求利益。”
“我们其实还好,最难的还要属那些没有特权的民营公司,没有任何保护,可谓举步维艰。”
其实今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到了八月份,随着华影挂牌成立,算是才部分终结了中影的进口分账片垄断地位。
这些,当下只有张思明一人知晓,他自然不会蠢到满世界宣传,而就是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和上影实现紧密的合作,雪中送炭,好过于锦上添花。
“剧本我很满意,我们之间的聊天也很愉快,一千万我们投了,不过我们要百分之四十的份额。”
张思明闻言眉头一皱,太多了,邢大明投了2000万,也才占50%的份额。
“最多百分之三十。”
“宣发由我们来做,这一点你可以完全放心。”
“百分之三十五,这是底线了。”
大不了不要投资了,他自己也需要一些份额,稳赚不赔的买卖,他没理由将份额都让出去,让别人得利。如果不是家里钱不够,张思明最多让出20%的份额都算顶天了。
“好,就百分之三十五,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张思明笑着和对方握了一下手,同时非常有侵略性的说道:“相信我,你们一定不会后悔今天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