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为蜀汉一谋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揣心思假意传密信

“马先生,这不是去武陵的方向呀。”

护送马良出城的小兵跟着马良的马走了一路,眼看这方向越走越西,终于忍不住开口发问。

“这的确不是去武陵的方向,这是去成都的方向。”

“成都?”

小兵吓了一跳。

马良突然停下马,然后将马头掉转过来面对着那向他提问的小兵:

“我本是汉臣,你亦是蜀人。此行不往成都,又该往何处?”

“这……这……”

小兵的第一反应便是要立刻掉头,前去回报朱褒。

只可惜他已经走出城中太远,再也没办法回头了。

数十个全副武装的甲士将他团团围住,正是马良从符节带出的那几个兵。

他们按照马良安排,自他和朱褒见面之后,便一直埋伏在城郊,准备随时护送马良离开。

“小兄弟,我非嗜杀之人,如今有两条路可供你选。”

马良拍拍马背,移动到那小兵身旁:

“要么你跟我回成都去,从此定居,此生不再返回牂牁,以绝口风;要么我不得已将你斩于此地,以除后患。”

小兵“扑通”一声从马上翻下,然后跪在马良面前,一个扭身便声泪俱下:

“马大人,我妻儿老小都在牂牁城中,我若是跟你去了成都,那便是要他们所有人的性命啊!今日就算是你斩了我,我也万万不可跟你去成都。”

马良眉头紧皱,最终还是动了恻隐之心。最后,他长长地叹了口气:

“也罢。我若放你回去,你可能够守口如瓶,就说我已经往东去了?”

“马大人之恩永生难忘!若是回去,就是死也不会透露您一句行踪。”

“唉!唉!都是天命。放他去吧。”

马良挥手示意围成一团的甲士让开一个豁口,放那小兵离去。

旁边的人想开口劝阻,却被马良拉住了衣裳,只得眼睁睁看着那小兵逃回了城里。

“侍中大人,这是何意啊?此人回去,必然出卖于您!”

“我知道。”

马良收起脸上的忧愁,然后眯起眼挑了挑眉:

“正因如此,我才要放他回去。不然谁来替我传这个话呢?”

“您这是……”

“且不要多问。我与步骘将军有约,这番便是还他的恩情了。走吧!”

马头调转,一行人便护着马良,一路朝着成都而去。

成都,丞相府。

马谡、杨仪、诸葛亮三人正聚在一起讨论国事。

“报——”

传令的人飞奔进来,将一卷密简递给诸葛亮。

“江阳太守刘邕的哨骑刚刚传来密信,说是江阳、牂牁两地的税钱已经尽数收了上来,并且还多出了一部分,以替陛下和丞相缓解压力。”

诸葛亮欣喜地一把抓过竹简,打开阅读后发现果然与那传令的口述并无二致。

孔明看完,立刻将竹简展示给马、杨二人看。

“我就知道!我哥哥他一定能搞定!”

马谡一拍大腿,也跟着笑容灿烂。

“这还不是多亏了丞相有先见之明,稳住了那前来刺探口风的丁厷?要不然,以那刘邕油滑的模样,怎肯舍得出这番力!”

杨仪不屑地撇嘴。

“不管怎样,这笔资金一到,眼前的问题便可缓解大半,季常当真是奇才。他人现在身在何处?”

“当初您与他约定一月,如今刚刚过去一半。我看季常多半是久不至蜀地,四处游玩去了。”

“威公!你莫要构陷我哥哥!我兄长他怎会是深陷贪逸之事的人?你若是再说这种话,我非要对你不客气!”

“幼常莫急。你哥哥新回蜀地,本就该有人领着再去熟悉熟悉周遭生活。如今事情已经办完,他若是自己愿意去了,反而是补了大家的操虑。都是好事,都是好事。”

诸葛亮笑盈盈地打圆场。

杨仪这人真有才干,气量也是真的小。诸葛亮这会不拉开,不知道日后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哼。”

杨仪摆了摆袖子,然后向诸葛亮行了个礼:

“丞相,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去吧。”

待到杨仪走远,那传令的小兵便递过来另一支竹简:

“丞相,这还有一封,是马侍中送来的。”

“嗯?那为何刚刚不拿出来?”

诸葛亮伸手接过竹简。

“传信的人嘱咐了,说是‘只可丞相与舍弟览之’。刚刚杨大人在,小的不方便拿出来……”

“知道了,你且去吧。”

诸葛亮拿起竹简,和马谡一同将其缓缓打开。

只见上面只写了寥寥几行话:

“良将于今日夜间抵达成都。丞相可使舍弟于接应,有要事相商。”

“您看!我就说我哥哥他绝不会在这种时候偷闲!”

“嗯。”

诸葛亮捋了捋胡须:

“可季常为何偏要选在夜间返回?是为了避谁人耳目?”

“这……我倒是猜不到了。”

“这样,今夜我与你一同去接他。”

“丞相,您日夜操劳恐累坏了身体,还是休息为主。就让我前去,等明日再向您汇报也不迟。”

“也好。那幼常便即刻动身吧。”

“是。”

马谡快步走出丞相府,全然没注意到在一旁的树荫里,正幽幽地站着一个人。

杨仪的确心胸狭隘,但他并不傻。

他出门时看到刚刚传信的人并未离去,就察觉到似乎有什么不对,便并未真正离开丞相府,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装作避暑,实则偷听。

刚刚他们二人的对话,以及那传令官的言语,已尽数被杨仪听了去。

“马良啊马良,你且把你的那般心思都收着。我倒要看看,你背着我在谋划些什么东西!”

说罢,杨仪也前进几步,沿着马谡刚刚离开的方向追了过去。

此时丞相府里明面上,便只剩下了诸葛亮一个人。

他将刚刚那几份书简收好,然后在桌子前一前一后摆上两个茶杯,亲自为两个杯子斟满茶水。

“他已离去了。”

一侧的帘子下传出一小阵骚动,随后马良便拉开帘子,径直坐在诸葛亮对面。

他其实早就快马加鞭,回到了成都。

只是碍于一些原因,回到成都之后,他只私下见了诸葛亮一个人,就连自己的弟弟马谡,都不曾透露过。

“你就那么信威公会派人去打探?”

“此番成败,全在威公。只希望他不要突然改了心性才好。”

马良哈哈一笑,端起茶水一饮而尽,然后喝得太快呛了喉咙,本身好好的剧目被他平添了一丝喜剧色彩。

“季常。”

诸葛亮拿起扇子,想要说些什么,但又觉得不好开口,便轻轻唤了一声,算是征求马良的意见。

“丞相有话,但讲无妨。”

“你在吴地……可是受了什么刺激?”

“此话怎讲?”

马良疑惑。

“此番再见,让我觉得你似乎变了许多。国事虽重,但万不可失了心性。你近来谋略密而近妖,但总处处不近人情,不顾情感,全把各人各事当做工具。需知我等入朝为官,一是为了陛下,二是为了黎明百姓。我怕你深陷其中,成了权力的奴隶。”

“……”

“季常,政论你有见地,我不疑你;只是你返蜀已近一月,消息已经传开,你之亲眷,却不曾见你去见过。前几日我前去马府,秉儿还问起我你的事来。莫要误了家事,徒添遗憾。”

马良低下头,不知该如何言语。

“丞相说的是。且待这眼下之事处理完,我再回家好好见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