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3章 来自军区的重视

厂长办公室。

烟灰缸里已经积了不少烟头。

王德贵亲自给陈参谋续上热茶,自己也点上了一根烟。

“老陈,这次去军区,关于咱们厂改良63式的后续,首长们是个什么态度?”王德贵吸了口烟,有些急切地问道。

陈参谋端起茶缸喝了一大口,驱散了些旅途的疲惫,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和欣慰:“老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他放下茶缸,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我这次去,不光是汇报情况,还亲自从前线带回了第一手的实战反馈!”

“实战反馈?”王德贵眼睛一亮,“怎么样?咱们的枪,在南边那帮猴崽子面前,表现如何?”

“何止是表现如何!”陈参谋一拍大腿,“简直是打出了威风!效果相当不错!”

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王德贵:“这是A连以及其他几支装备了我们改良型63式的小分队,最近几次和猴子侦察部队遭遇的战斗简报。你看看!”

王德贵连忙接过文件,仔细阅读起来。

简报上记录了几次规模不大但异常激烈的边境摩擦和丛林遭遇战。

陈参谋在一旁补充道:“根据一线指挥员的反馈,换装了咱们改良枪的侦察分队,在和猴子同样装备AK或者咱们援助的56冲的小股部队交火时,优势明显!首先是精度提高了,特别是在三百米左右的距离上,能够有效压制对方火力点。其次,枪身减轻,后坐力减小,战士们反应更灵活,连续射击的可控性也更好。最关键的是,卡壳、抛壳不畅这些老毛病基本杜绝了,可靠性大大提升!”

他指着简报上的伤亡数字对比:“你看这几次战斗,虽然我们也有牺牲,有两个好战士没回来……”陈参谋的语气沉痛了一下,“但相比以往同等规模的遭遇战,伤亡率明显下降!而且,我们给猴子造成的损失更大!有一次伏击战,我们一个班八个人,硬是顶住了对方将近一个排的兵力冲击,最后还成功反杀了七八个猴子,安全撤离!带队的连长在报告里特别提到,要不是手里这枪好用,那次他们估计就回不来了!”

“好!太好了!”王德贵看得热血沸腾,用力一挥手,“这说明咱们的改进方向是对的!这枪,能在战场上救咱们战士的命!”

“没错!”陈参谋重重点头,“军区首长们看了报告,听了汇报,也是非常满意。当场就拍板了,后续至少再追加五千支改良型63式的订单!而且指示我们,要尽快完成技术定型,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五千支!”王德贵喜上眉梢,这可是笔大订单,足够厂里开足马力生产好一阵子了。

“这还只是第一批,后续根据部队反馈和需求,可能还会追加!”陈参谋笑着说,“所以啊,老王,咱们龙阳厂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王德贵连连点头,激动过后,他将目光投向了窗外06车间的方向,感慨道:“说到底,这最大的功劳,还得记在姜晨那小子头上!

没有他,咱们还在守着那堆没人要的老63发愁呢!”

“是啊,姜晨同志。”陈参谋也深有同感地点头,语气中充满了赞赏,“这年轻人,真是个难得的人才!不光枪改得好,听说……他最近还把你们厂的老锅炉给拾掇明白了?给你们省了不少煤?”

“何止是省了不少!”王德贵一提起这个,更是眉飞色舞,“老陈你是不知道,那小子就用了半个多月,捣鼓了几张图纸,带着人稍微改了改,咱们厂那几台老掉牙的锅炉,热效率愣是提高了百分之十还多!一年下来,省下的煤,够咱们烧小半年的!这事儿都惊动省里的那帮人了,派人来看了好几次,都说要当节能典型来宣传呢!”

陈参谋听得啧啧称奇:“枪械设计、武器原理他懂,这不奇怪,毕竟是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可这锅炉节能……这跨度也太大了吧?这小子,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谁说不是呢!”王德贵掐灭烟头,语气变得认真起来,“老陈,不瞒你说,我现在是越来越觉得,把姜晨放在06车间当个代理主任,都有点屈才了!”

他看着陈参谋,眼神中带着一种“吾家有子初长成”般的欣慰和期待:“这小子,能文能武,既懂技术,又有想法,而且干劲十足,还不骄不躁。你看他改枪,思路清晰,效果显著;搞锅炉,也是手到擒来,效益惊人。这种既能钻研技术细节,又有大局观和创新思维的人才,简直就是个全能选手!我觉得,咱们得给他更大的平台,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

陈参谋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老王,你的想法,和军区一些领导不谋而合。姜晨同志这次立功不小,而且他提出的那个‘以物易物’引进技术的想法,也得到了上级的重视和肯定。这次让你安排他作为前期联络人,去接触‘尼亚罗马’方面,本身就是一种考验和提拔的信号。”

王德贵点点头:“是啊,所以我才把这个担子交给他。我相信他能干好。只是……老陈,我在想,等这次接触有了初步结果,是不是可以考虑,正式提拔一下姜晨?比如,让他担任厂里的总工程师助理?或者干脆成立一个技术研发科室,让他来牵头?”

“嗯……”陈参谋沉吟了一下,“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快了点?他毕竟还年轻,来厂里的时间也短。资历方面……”

“资历算什么!”王德贵一摆手,“现在是什么时候?是和平时期按部就班论资排辈的时候吗?南边战火随时可能扩大,北边毛熊虎视眈眈,国家需要人才,军队需要好武器!谁有能力,谁能干出成绩,就应该大胆提拔,破格使用!我看姜晨这小子,就是块好钢,得用在刀刃上!”

他看着陈参谋,语气恳切:“老陈,我知道你有顾虑。但你想想,一个既能改进现有装备,又能提出引进先进技术思路,甚至还能跨界解决工厂老大难节能问题的人才,咱们不抓紧培养重用,难道等着他被别的单位挖走吗?到时候咱们哭都来不及!”

陈参谋被王德贵这番话说得也有些意动。

他了解王德贵的脾气,虽然有时急躁,但看人一向很准,而且是真心实意为工厂、为国家考虑。

姜晨的表现确实太过亮眼,用“全能型人才”来形容,似乎也并不为过。

“好吧,老王。”陈参谋最终点了点头,“你的想法,我会向上级如实反映。姜晨同志确实值得重点培养。至于具体的职位安排,等这次‘尼亚罗马’的事情有了眉目再说。不过,我们可以先给他压压担子,让他多参与一些厂里的技术决策和规划工作,看看他的潜力和格局。”

“行!就这么定了!”王德贵脸上露出了笑容,“我这就找机会,让他多接触接触厂里全面的技术工作。这小子,是条龙,不能总让他窝在浅水里!”

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那个年轻身影寄予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