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不为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经验总结

就这么的,唐平安便留在了小袁营。

当天晚上,袁时中便给他介绍了小袁营的主要头领,二哥朱成矩以及军师刘玉尺。

袁时中在小袁营的威信很高,因此,唐平安他爹赦免了袁时中,还给钱让他回去的事情,也让小袁营的其他首领,对唐平安有好感。

更因为唐平安只是一个读书人,要为父报仇,不惜和他们为伍,只为杀鞑子,就更是赢得他们的敬佩。

因此,每个人对唐平安都有好感,都比较尊重他。

这不,小袁营第二天便转移了,军师刘玉尺忙碌中,还给唐平安解释道:“鞑子主力在青州府和济南府一带,离我们比较远。但是我们连续杀了不少鞑子,特别是昨晚,更是让蒙古鞑子损失惨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鞑子主力要是来报复的话,我们是打不过的。”

听到这话,唐平安点点头。

就当下的情况来说,不要说小袁营了,就是李自成所部,怕也挡不住满清军队的主力。

刘玉尺见他点头,就又安慰他道:“不过你放心,鞑子入关,是来抢东西的,这山东已经被他们抢了遍,容易打下的城池,都被他们打下了。他们的主力,基本上不大可能再跑来胶东这边,专门前来寻仇。”

“等回头,我们看到鞑子落单的,只要我们能吃得下,我们就再去收拾这些鞑子!那时候,再多杀几个鞑子!”他说到这里,拍拍唐平安的肩膀说道,“但是,你在我们这里的这段时间,一定要跟在我身边,帮到我,就能杀更多的鞑子,不一定要亲手杀鞑子的!”

唐平安明白,袁时中让他跟着刘玉尺,还有刘玉尺说这些话,其实都担心他不能认清自己只是一个书生,要跑去杀敌。

于是,他便认真回答道:“没问题,不过回头如何杀鞑子的事情,还是要详细说给我听才好!”

刘玉尺一听这话,便笑了,他理解唐平安的心情,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这个自然没问题的!”

他却不知道,他其实没理解唐平安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用意。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唐平安主要便是跟着刘玉尺,参与一些战前讨论,保障小袁营的后勤,分配物资等等,其他比如游骑侦查,上阵厮杀之类的,就都和他没关系。

但是,他会去问袁时中,也会去问重新成为游骑的赵继德,他们是怎么做的。

这一日,又和满清军队的外围鞑子军队干了一架之后,刘玉尺这边有点忙不过来后勤方面的事情,便来到唐平安的营帐找他。

因为匆忙,他没有在门口停留,直接掀开帘子进去了。

这进去一看,他发现,唐平安正在那认真写着什么。

于是,他一边走过去,一边带着点好奇问道:“唐公子在写什么呢?”

刘玉尺之前其实已经听说了,唐平安经常在写什么。不过当时他也不怎么在意,毕竟小袁营中大部分人都不识字,看到会写字的就好奇,而他和唐平安都是识字的,要写点什么,就很正常了。

此时,他其实也没有刻意打听,只是撞见了,就顺口一问而已。

唐平安听到,抬头看了他一眼,也没有逼着他,又低下头去写字,同时回答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些想法,写下来回头可以翻翻,不容易忘。”

这时候,刘玉尺已经走到他这边了,低头一看,确实有些惊讶了,道:“唐公子,你咋这么个写法?”

就见唐平安写字,竟然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方式,完全和别人不同。

唐平安有肉身的记忆,因此会写毛笔字。在小袁营中,他发挥我军的优良传统,每次战事之后,都会总结战事,并且写下来。

一开始的时候,他也是顺从这个时代,从上到下,从右到左来书写。

但是,他很快发现,第一,他不习惯;第二,他要画图之类的,就感觉别扭。

最终,他还是改成自己顺手的事情,注意力可以更集中地放在总结战事的方面。

此时,他听刘玉尺问话,便抬头看向刘玉尺,笑着说道:“尝试下新东西,反正是写给自己看的!”

刘玉尺一听这话,顿时若有所思,他感觉,唐平安这话的意思,该是他在小袁营的日子,也是他在尝试新的生活方式,所以连带着写字都和以前不同了。

忽然,他又有点惊讶,指着唐平安所写又问道:“这又是什么,这么多不同的句读?”

唐平安听他问标点符号,便点点头回答道:“是啊,不同的句读多点,方便理解,免得时间久了,会忘记当时写的意思。”

刘玉尺虽然是小袁营的军师,但是,他其实更多的,也还是个秀才而已。平时面对的,都是一群大老粗,此时和唐平安这个秀才,说到这写文章方面的事情,他明显更有兴趣,当即就好奇地问道:“你这句读都是什么意思?”

唐平安自然不会藏着掖着,便给他解释了一下,甚至这一页中没有用上的标点符号,他也另外找了张纸,给他都解释了一遍。

刘玉尺听了,不由得笑着说道:“唐公子不愧是官宦子弟,竟然用这么多不同句读,所以圣人文章的传承,都不会出差错了吧?”

他知道唐平安的爹是进士,还有他堂哥,也是进士,就只是崇祯年间,家族就出了两个进士,那绝对是让人非常羡慕,也让人容易联想到,估计唐家是有什么科举秘诀!

唐平安给他介绍的这些句读,简洁明了,方便记忆,更方便阅读文章,就被他认为,这怕是唐家科举秘诀之一了。

因此,对于唐平安毫不犹豫地说给他听,他内心也还是感激的,对唐平安也更有了好感。

此时,唐平安听到刘玉尺的话,知道他理解错了,不过他总不能说这些标点符号不是他唐家的,而是后世的吧?

因此,他就只是笑笑,然后又低头写了起来,同时说道:“我马上写完了,刘大哥有什么事情么?”

刘玉尺听到他的话,下意识地再看唐平安写的内容,同时回答道:“我们又救下了不少山东百姓,这次有不少想加入我们小袁营杀鞑子的,我有点忙不过来……”

说到这里,他有点惊讶地改口道:“……唐公子,你这是在总结这次的战事?总结得很好啊!”

唐平安的总结,不但有事前事后的记录分析,还画了地图进行说明,让人看了能一目了然。

他听到刘玉尺的夸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写完了最后几个字,然后才抬头看向刘玉尺,笑着说道:“只是一点想法而已,还正要请刘大哥指点呢!”

说完之后,他又拿出了一大叠稿子,和刚写的放在一起之后,便对刘玉尺又说道:“这些都是我在这些天内所想的,要不刘大哥有空帮忙看看,指点一二。”

刘玉尺以前迫于生计,在矿上当账房,写写算算,管管后勤还可以,当小袁营的军师,那真的是感觉有些吃力的。

刚才看到唐平安总结的一段战事,他就觉得眼前一亮。此时听到唐平安竟然这么信任他,都要送给他看,顿时就高兴地说道:“唐公子写得很好,我怕是没法指点,你不怕我看了之后,把你用心总结出来的好东西都学了去?”

一听这话,唐平安便笑了,道:“要是刘大哥觉得有用,能学到一些帮到小袁营,可以少死一些兄弟,多杀一些鞑子的话,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刘玉尺听了,很想提醒唐平安说,小袁营还和朝廷官军打仗的。不过他随即想想,还是没有说出口。

当天夜里,刘玉尺就拿了唐平安给他的战事总结经验汇总,去找了袁时中和朱成矩。

只是一见他们,便立刻拍着手中的那叠稿纸对他们两人说道:“老袁,老朱,你们快来看……”

朱成矩一听,便招呼刘玉尺过去和他们一起坐了,同时笑着说道:“好你个老刘,明明知道我们兄弟俩都不识字,还让我们看你写的东西,这不是出息我们么!”

“哈哈!”袁时中一听,跟着笑了。

刘玉尺过去坐了,然后认真地对他们两人说道:“不是,我是想说,你们看看这份东西,是唐公子所写的,好东西啊!”

“啊?”

一听他这话,不管是袁时中,还是朱成矩,都有点惊讶,互相看了一眼之后,袁时中很有兴趣地问道:“唐公子写了啥,让我们的军师都这么激动?”

刘玉尺把手中的稿子递过去,同时回答道:“这都是唐公子加入我们小袁营之后,他对每次的战事总结,真的对我们很有帮助!”

袁时中一听,很有兴趣地接了过去,借助篝火,翻了下,然后无奈地说道:“可惜我不识字!”

边上的朱成矩听了,跟着问道:“真的很有帮助?”

“当然!”刘玉尺毫不犹豫地回答了一句,然后看向袁时中,认真要求道:“老袁,我建议,别让唐公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