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巴在港島展拳腳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新巴」)在1998年3月31日透過公開競投,獲得政府批出中巴原有的88條港島巴士路線專營權,在同年9月1日展開服務。新巴接管88條巴士線後,只用一年多時間便走上軌道,包括添置新巴士、改善員工福利、加強巴士班次等。在購買新巴士方面,新巴購入低地台巴士,包括丹尼士三叉戟雙層空調巴士和丹尼士飛鏢單層空調巴士。最初,這些新巴士未能立即赴運,新巴只暫時購入中巴舊巴士提供服務。這些舊巴士最後只有空調巴士獲得保留,並加以翻新。至於非空調巴士在4年後全數被淘汰,只餘一輛丹尼士禿鷹型(車隊編號:DM6,現已退役)改作開篷巴士行走山頂纜車接駁路線15C,現時亦已被淘汰,成為全空調化車隊。
1999年,新巴首輛在港裝嵌的巴士為市民服務。新巴更自資引入超低硫燃油作廢氣排放測試,推動環保,並於同年獲得7條將軍澳九龍經營權巴士路線。2000年,新巴的「新巴資訊旅程」系統啟用,乘客可在巴士旅途中獲得即時資訊及娛樂,並推出八達通巴士轉乘優惠計劃。年底,新巴購入歐盟三型巴士,成為全港首間訂購歐盟三型巴士的公司,並宣佈全線車隊轉用超低硫燃油。2001年,新巴完成在全線車隊裝上八達通收費系統,不斷提升巴士服務。2004年3月,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及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一所多元化交通服務公司——Merryhill集團有限公司,新巴成為該集團的成員。2004年12月,Merryhill集團有限公司改名為新創建交通服務有限公司,並沿用新創建集團的主標誌。之後,城巴亦歸入該集團,發揮協同效應。
新巴

資料來源:《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年報》(2005-2013)
城巴

資料來源:《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年報》(2005-2013)

過渡期的新巴暫用中巴的舊巴士。
2011年,新巴和城巴申請延長專營權。根據《2011年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龍運巴士有限公司及城巴有限公司(機場及北大嶼山巴士網絡專營權)的專營權事宜》文件可見,兩間公司頗積極推動巴士業務。城巴更進一步發展北大嶼山及機場巴士服務,詳見:「城巴旗下巴士的總數由2003年的164輛增至2010年的172輛,以應付乘客需求的增長。自2003年起,城巴落實了51個服務改善項目和41個服務重整項目。城巴每日載客量,由2003年約41,500人次增至2010年約62,000人次。城巴每年提交其後五年的計劃,當中包括服務改善和重整建議,以提升其服務及網絡效率。五年計劃亦包括購置及更換車輛的計劃。根據城巴的五年計劃(2011-2015),城巴計劃購置共約130輛新巴士(佔車隊75%以上),以更換舊巴士。」
乘客數量(千人次)

資料來源:《2013運輸資料年報》、《2012運輸資料年報》
新巴發展亦令人欣喜!根據資料可見:「整體而言,新巴的營運和網絡效率均有改善,巴士數目由2003年的732輛減至2010年的704輛。自2003年起,新巴落實了402個服務改善5項目和211個服務重整6項目。新巴每年提交其後5年的計劃,當中包括服務改善和重整建議,以提升其服務及網絡效率。5年計劃亦包括購置及更換車輛的計劃。根據新巴的5年計劃(2011-2015年),新巴計劃購置共約250輛新巴士,主要用作更換舊巴士。」
2012年4月24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同意批出為期十年的新專營權,給新巴和城巴。新巴新專營權有效期為2013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1日,城巴新專營權有效期則為2013年5月1日至2023年5月1日。兩間公司繼續為港島市民提供優質巴士服務。